二战意大利游击队使用的冲锋枪盘点
二战意大利游击队使用的冲锋枪盘点
相信很多爱看老电影的朋友都记得一首略显悲壮的歌曲《啊,朋友再见》,这首歌曾经在1970年代风靡中国大陆。由于该曲当时是作为南斯拉夫电影《桥》的主题曲,因此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首南斯拉夫的歌曲。实际上,《啊,朋友再见》这首歌最早的主人不是南斯拉夫人,而是意大利反法西斯游击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爱好和平的意大利人民,不愿意成为纳粹和意大利法西斯的帮凶,却遭到了法西斯的粗暴干涉。面对强大的德意法西斯,意大利游击队奋起反抗,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斗争中,冲锋枪因为体积小、火力猛、生产使用简单而受到了意大利游击队的欢迎,并大量使用。

1.伯莱塔M1938A冲锋枪
事实上,历史上第一支投入战场使用的冲锋枪就是意大利的维勒·帕洛沙冲锋枪。这支冲锋枪并不是很成功,但是为后来的意大利冲锋枪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38年,设计师图利奥·马恩戈尼设计出一款冲锋枪,并在伯莱塔公司投产,命名为伯莱塔M1938A冲锋枪。该枪于1938年投产,一直生产到1950年,曾经大量装备意大利军队。

伯莱塔M1938A冲锋枪是一款比较优秀的冲锋枪,其具有比其他冲锋枪更好的射击精度。该枪采用了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可通过双扳机进行单/连发射击,前扳机单发,后扳机连发,能以每分钟600发的理论射速进行射击。
伯莱塔M1938A冲锋枪口径9毫米,使用9毫米巴拉贝鲁姆手枪弹,全枪长946毫米,枪管长315毫米,全枪质量4.95千克,可以采用10发、20发、30发或40发弹匣供弹。
在二次大战中,伯莱塔M1938A冲锋枪是意大利军方的主要冲锋枪之一。在意大利投入反纳粹阵营后,一些伯莱塔M1938A冲锋枪也被游击队员采用,用于和纳粹以及墨索里尼的伪军战斗。
2.FNA-B冲锋枪
除了伯莱塔公司生产的伯莱塔M1938A冲锋枪外,意大利游击队员还装备了由国家兵工厂研发的FNA-B冲锋枪。这种冲锋枪在二战期间也是意大利军方的制式武器,故而游击队也能获得一定数量。

相比英国司登冲锋枪大量采用冲压部件,FNA-B冲锋枪则使用了过多的机加工部件,这直接导致了价格昂贵。整体而言,该枪采用了可折叠设计,枪托可以向右折叠起来,甚至弹匣井也能折叠在枪管下方,以便携带。
FNA-B冲锋枪采用半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闭膛待击,可通过快慢机进行单/连发射击,该枪发射9毫米巴拉贝鲁姆手枪弹,枪托打开的时候全枪长790毫米,折叠后仅长526毫米,全枪质量3.205千克,采用20发或40发弹匣供弹,理论射速每分钟400发。
3.TZ-45冲锋枪
1943年9月,德国党卫军特种部队在军官斯科尔兹尼的带领下,对意大利的大萨索峰发起进攻,将被囚禁在此的墨索里尼解救出来。此后,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小城萨洛城建立了听命于纳粹的傀儡政府,也就是萨洛政府。
为了武装萨洛伪军,傀儡政府陆续购买了不同型号的冲锋枪,其中就包括了当时较为新式的TZ-45冲锋枪。在战斗中,一些TZ-45冲锋枪被游击队缴获,成为了游击队的装备。

从整体而言,TZ-45冲锋枪中规中矩,采用了冲锋枪常用的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以金属材料为主,配备类似M3冲锋枪的可伸缩枪托。值得一提的是,该枪是第一支使用了握把保险机构的冲锋枪。设计师詹多索兄弟将该机构设置在弹匣井的后部,射手必须抓牢弹匣,并向前按压保险,枪支才能射击。
TZ-45冲锋枪一共生产了6000支以上,多数为伪军采用,也有一部分被游击队缴获,反过来打击法西斯。该枪发射9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全枪长845mm/550mm(枪托伸出/枪托收缩),枪管长230mm,全枪质量3.2千克,采用40发弹匣供弹,理论射速800发/分钟。战后,TZ-45冲锋枪被缅甸方面看中,以BA-52冲锋枪的名义仿制生产。
4.瓦里拉冲锋枪
一方面,意大利游击队员大量使用此前意大利军队留下的冲锋枪外,另外一方面,他们还自己设计生产了一款冲锋枪,并命名为瓦里拉冲锋枪。值得一提的是,该枪名字里面的“瓦里拉”并非该枪的设计师,而是一个牺牲的游击队员。
瓦里拉冲锋枪由意大利普雷比勒斯市的一家弓箭厂生产,但是据说著名的菲亚特兵工厂的工人也参加了设计工作。该枪于1944年投产,主要装备意大利共产党游击队。

由于特殊的背景,瓦里拉冲锋枪在设计生产中采用了很多其他冲锋枪的技术和部件。从核心来看,该枪受到英国司登冲锋枪的影响很大,枪机、发射机、拉机柄都源自司登冲锋枪;而该枪的折叠枪托和折叠弹匣井则是借用了FNA-B冲锋枪,同时还借鉴了伯莱塔M1938A冲锋枪的双扳机设计;为了提高使用安全性,设计人员还参考了MP40冲锋枪的卡槽保险机构。
瓦里拉冲锋枪采用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发射9毫米巴拉贝鲁姆手枪弹,枪托打开后全枪长820毫米,折叠后长560毫米,枪管长170毫米,全枪质量2.8千克,通用FNA-B冲锋枪的10发、20发、40发弹匣供弹,理论射速550发/分钟。
由于瓦里拉冲锋枪是意大利游击队在二战期间临时生产的武器,再加上战争的损耗,目前只有少数瓦里拉冲锋枪留存下来。

5.MP38冲锋枪
当墨索里尼的独裁政府被意大利人民推翻后,纳粹德国进行了粗暴的干涉,并强行占领了意大利的一些城市——这一点在电影《罗马,不设防的城市》里面有很明显的反映。
面对残酷的德军,意大利游击队进行了坚决抵抗,同时通过缴获敌人的武器来武装自己。其中,最著名的战利品莫过于德军的MP38冲锋枪。

MP38冲锋枪的原型枪是MP36冲锋枪,最早是作为警用武器来使用的。1938年,德国装甲兵决定采用冲锋枪作为自卫武器,故而将MP38冲锋枪列装。这是自MP18冲锋枪后,第二款正式装备德国军队的冲锋枪,其采用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开膛待击,只能连发射击。在使用中,该枪暴露出安全性不高的缺陷,并改进为MP40冲锋枪,一起装备德军。
MP38冲锋枪发射9毫米巴拉贝鲁姆手枪弹,使用可折叠枪托,全枪长833毫米/630毫米(枪托打开/折叠),枪管长251毫米,全枪质量4.77千克,采用32发弹匣供弹,理论射速500发/分钟。
6.司登冲锋枪
在战斗中,意大利游击队员除了使用本国和缴获的冲锋枪外,还从盟国获得了一定的支援,其中就包括了英国司登冲锋枪。
在著名的敦刻尔克撤退中,英国军队丢盔弃甲,很多武器不是被德军缴获就是被遗弃在海滩上。为了武装军队,英国人看上了相对简单的冲锋枪。恩菲尔德兵工厂的两位设计师,谢泼德和同事特平合作,设计了一支冲锋枪,并命名为司登冲锋枪。

司登冲锋枪可以说是二战期间产量最大的冲锋枪之一,一共生产了375万支以上。由于是赶工的产品,该枪仅一切可能进行了简化,每支司登冲锋枪的平均价格甚至只有11美元。
司登冲锋枪一共由6个型号,其中大家经常看见的是司登MK Ⅱ冲锋枪。这种冲锋枪采用横向弹匣,固定式钢丝枪托,采用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只能连发射击。
司登MK Ⅱ冲锋枪同样发射9毫米巴拉贝鲁姆手枪弹,全枪长762毫米,枪管长197毫米,全枪质量2.8千克,理论射速约550发/分钟。
在二战中,司登冲锋枪除了装备英国军队外,还对友好国家进行了支援,意大利游击队也获得了一定的数量。
7.总结
在很多人的眼里,意大利人的战斗力就是一个笑话。但是实际上,意大利人不是不能打仗,而是他们知道,应该为谁打仗。
当独裁者和纳粹逼迫着意大利军民去侵略其他国家的时候,他们选择了“怠工”,以至于德国军官放出狂言:“如果意大利站在德国对立面,只要5个师就能解决问题!”
然而,德国军官错了。在祖国受到纳粹的侵犯的时候,意大利游击队挺身而出,与法西斯分子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最终解放了自己的祖国!
本文曾在《兵工科技》2022年20期发表,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