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间烟火,山河远阔——写在郭德纲于谦合作20周年的絮语

2020-12-10 08:04 作者:修者竹也  | 我要投稿

断断续续几天时间看了“德云社郭德纲于谦合作20周年开幕庆典北展站”演出。

老郭老了,于谦老了,20年了。

这个20年,应该是从俩人第一次合作开始算的,那时候老郭还是个愣头青,漂在北京,最大的渴望就是能找到个曲艺团,进入体制内,以后的生活能有保障,不要像他离开天津之前,他叫了很多年“先生”的那个人对他爸爸说的:“你儿子离开我,以后就得饿死!”

不要饿死,要活着。

什么能挣钱就干什么,哪儿需要人就去哪儿。

这种情况下,北漂老郭和端着铁饭碗的于谦第一次合作。

人和人的缘分多奇妙啊,2000年,他们第一次合作,那时候网络才刚兴起,我还不知道,以后这俩男人会给我这么多的快乐。


2004年,德云社开始有了名气,于谦那时候还没有加入德云社,去的少。有个朋友和我说,黄牛每天在德云社门口盯着,看于谦的车来没来。

从徐德亮王文林退出开始,媒体就一直追着问究竟,一向低调的于谦少见地直面镜头,字字句句都向着老郭。

再后来曹何退出,老郭像个怨妇一样每天哭唧唧,还埋怨于谦,嫌于谦把哪个都当好孩子。于谦像是给烦人的媳妇儿絮叨的爷们儿一样,不吭气,让着。

一向对外刚强的老郭在台上抓着于谦,让他发誓说不走,“你要走就五雷轰顶,劈碎了”,但是,“我要对不起你,先劈我!”

德云社挺过了最大的危机,于谦带着于思洋来给撑场子,小小的于思洋站在桌子上,奶声奶气地唱《我是一个兵》,唱“杭州美景盖世无双”。

看到这一幕,我脑子里很不合时宜地冒出一句:这两口子真是托妻献子的交情!


没被摁死的德云社一口一口地缓过了气。多少年来,在相声行业,德云社一家独大,“能跟德云社掰腕子的”,没有。

观众们一方面欣赏德云社的相声,另一方面也感佩德云社的搭档感情。

尤其是在当今流动性强的环境里,能有这样一份互相扶持、长期稳定、唯一排他、荣辱与共的感情,多么难得又幸运!


感情从哪来?从长期共同付出的努力来,从长期共同相互的扶持来,从长期共同经历的坎坷来,从长期共同分享的情绪来。

基于共同核心利益的感情牢不可破,甚至能超越血缘带来的先天联系。

好的搭档像默契的舞伴,你进我退、你抛我接、你来我往,你有闪失,我立刻顶上。他们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

如何成为好的搭档?有共同目标,对如何达成共同目标有共同认识,在有共同认识的基础上各自分工,不心疼自己吃了亏,不嫉恨对方占了便宜,不骄矜自己出了更多力,不埋怨对方拉了后腿。今天是我失误,你给我弥补;明天你出问题,我也会顶上。

有买卖有交情,才是一场搭档。

用于谦的话说:“就是为了一个爱好走到一起,中间没有任何利益冲突,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乱七八糟的东西。”


“他是德云社的领导,我是德云社的演员。”“我这皇后就是陪皇上睡个觉。”

亦庄亦谐的言语,坚定明确的态度,谦儿哥是老郭的避风港和定心丸。

而老郭呢?张口“谦儿哥”,闭口“你谦儿大爷”,台下的相处既亲热又恭敬,那是师哥。


以搭档为根基,互相参与彼此的生活,进入彼此的空间,熟悉彼此的家人,搭档成为朋友、成为至交、成为亲人。

感情的源头可能清浅,在岁月的流淌中变得厚重。

多年前,于谦提起自己一家和老郭一家吃饭,随口说“大惠”(指王惠)也在,语气熟稔得像说自己的家人。

多年后,郭麒麟展露出他的光彩,谦逊有礼,聪明努力,人们看不到老郭的那种锋芒毕露嫉恶如仇,却看到了于谦的温润和气外柔内刚。

用冯照洋的话说:“郭麒麟是我认为最该学坏的孩子,星二代、富二代,幼年失学,还有一个就是大林从小很少跟父母在一块儿,就这些原因都能促使孩子去学坏,他却没有。”“我希望有一天,我的儿子能像郭麒麟那样,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再看看冯照洋去给大林做饭投喂,年轻的大林抱着年幼的轩轩,大林能成长得这么好,于谦居功至伟!

郭麒麟好,就是未来的德云社好,是老郭的晚景好。

老郭有这么个搭档,值了!


都说老两口是德云社秀恩爱的祖宗,其实不过是情到自然的表达。

二十年的相互扶持,说出口的,无非是一句:



愿二位在下一个二十年里,依然貌美如花,龙马精神。

我等着于老师成为喜羊羊的那一天。

人间烟火,山河远阔——写在郭德纲于谦合作20周年的絮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