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马如何从一个屡次倒闭的手工作坊,发展成全球第一军火制造商?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全称洛克希德·马丁空间系统公司,英文缩写LMT。其前身是洛克西德公司,创建于1912年。当代的主业是航空航天设备和军火制造商。该公司在1995年与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合并,并更名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大家习惯称呼其为“洛马”。总部位于美国马里兰州。目前在全球有员工11万人,年营业额在600到700亿美元之间。在全球军工军火企业的排行榜上,洛马公司靠其产值,长期位居全球第一军火制造商上的位置上。现在洛马公司的最大摇钱树就是F35的生产线。仅仅这一个项目,就让超级大国和一大堆盟国在过去和未来的30年内,至少需要花费1万亿甚至1.2万亿的军费购买。加上F35在各国服役后的维护和零配件的长期成本,这又是上万亿美元规模的超级生意。总数超过

2万亿美元的巨大财富,基本都最终进了洛马公司的腰包。这也是洛马可以长期维持全球第一军火制造商的最大财源。当然洛马的财源绝不仅仅是靠F35战斗机。来看看洛马公司过去和目前的主要出名的军火产品,就知道其规模之大涉及面之广了。在大型飞机方面,银河C5运输机就是洛马的作品。这种巨运的最大起飞重量可以接近500吨,可以运输超过120吨的货物,在全球仅仅比安225巨运小,与安124是同一级别。而著名的C130大力神运输机也是洛马的产品。另外还有C141和C2灰狗运输机。战斗机方面,最早的隐形攻击机F117就是洛马的作品。除了现在的摇钱树F35,洛马还通过合作与收购等方式。把F22和F16这两种主力战斗机都拉入自己麾下。洛马通过整体收购西科斯基公司,也基本控制了大多数知名军用直升机的项目。

不仅仅是大飞机和战斗机。著名的U2高空侦察机和可以飞3倍音速的SR71黑鸟侦察机也是洛马的产品。另外洛马还有洲际导弹和卫星生产线。早期的大力神液体洲际导弹,以及作为超级大国水下战略基石的三叉戟固体潜射洲际导弹,也都是洛马生产。另外还有6个系列的军用卫星,比如马丁·玛丽埃塔系列。仅仅看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列举的这些相对出名的军火产品。就知道洛马一家公司基本就可以撑起超级大国海陆空天全系列武装的半壁江山。但是这么一家全球最大的军火公司,最早起步的时候,只是一批飞机爱好者搞出的玩票的手工作坊,而且还屡次倒闭。和莱特兄弟在1903年在小鹰镇的海滩上试飞第一架有动力飞机一样。1912年,有一点闲钱的洛克希德两兄弟,在加州的自家后院也搞出了一个手工制造水上飞机的小车间。到1926年,这个小作坊维持不下去倒闭了。到1929年,大萧条来了。接手洛克希德作坊的底特律飞行器公司也倒闭了。公司又被他人接手。

正当这种接二连三的倒闭霉运持续的时候,巨大的转机突然出现;二战爆发了!这家造飞机的小公司迅速起死回生,先后造出了B17和哈德逊轰炸机,还有P38闪电战斗机。P38就是击落山本五十六的功勋战机。二战期间,洛克希德公司彻底大翻身,其一家就生产了接近2万架的轰炸机和战斗机。二战后,洛马的高级开发部外号臭鼬工作室,设计了U2、SR71黑鸟和F117夜鹰。这些经典作品彻底确立了洛马在全球军火界的江湖地位。不过所谓月盈则亏、盛极必衰。洛马通过同时垄断F22和F35。导致其在顶尖战机设计制造领域,在超级大国内部一家独大。不但压制了其他设计单位的才华,而且洛马本身至今也无法推出靠谱的6代机。作为拳头产品的F35在生产了600多架后,暴露出来的问题成堆。被五角大楼强令极大的压低生产速度。由此可见,洛马的崛起,基本和超级大国利用二战崛起的时间线是完全同步的,同时也因为超级大国的整体衰落而一起走向下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