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你以为你在独立思考吗?你以为的真相就真的是真相吗?

2022-11-12 08:30 作者:54小郭  | 我要投稿

第一次听到“后真相时代”这个概念是看非正3.5季忘了哪一期钟逸伦讲到,牛津大学统计的年度热词Post Truth,Dylan讲,“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后真相’的时代,就总是情绪在先,事实在后。很多人是在了解事实是什么之前,就直接很武断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对于自己不了解的话题,谨慎地‘保持中立’相较于急急忙忙‘站队’是一个更加理智与成熟的选择。

很巧,不久后我在找书时就偶然看到了这本书。

读完了前言Part,就觉得十分想分享,但我现在时间不多,没精力做视频,就先复制一些文字来,有缘人见。

本书的展开首先基于“安第斯困境”的故事“竞争性真相”的概念、和“竞争性真相会影响现实”这三个重要论述。

第一、安第斯困境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藜麦不含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所有必需的氨基酸。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约塔姆·奥托朗吉在2007年热情地写道:“藜麦味道很棒,拥有令人满意的‘弹性’质地,是目前最健康的食物之一。”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故事: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他们的皇帝会用金制工具播下每个季度的第一批种子。这种所谓的“超级食物”甚至得到了联合国的认可,后者将2013年定为“国际藜麦年”。

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起初,他们认为这种价格上涨可以提高安第斯山贫困农民的生活水平。接着,有谣言说,由于北美和欧洲永远无法满足的需求,当地人已经吃不起这种传统食物了。2011年,《独立报》警告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藜麦种植区域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2013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关于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独立报》2013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

这个故事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加拿大《环球邮报》一则新闻的标题为“你对藜麦的爱越深,你对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的伤害就越深”。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这种来自安第斯山区的神奇种子是否合适。一位女士宣布:“我准备停止食用藜麦。”

“这是一个原则问题……祖祖辈辈将藜麦作为主食的人们已经吃不起这种食物了,因为像我这样的人创造了巨量的出口需求,推高了价格……即使没有藜麦,我们也能活下去。我将拒绝食用藜麦。”


这种认为被全球需求推高的藜麦价格影响了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人的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不过,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塞思·吉特和约翰纳·法贾多-冈萨雷斯对此则持保留意见。毕竟,藜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进入了南美最贫穷的地区。能够在海拔4200米生长良好的作物并不多,因此藜麦热潮对当地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不是吗?

三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他们发现,从2004年到2013年,三个小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尽管藜麦种植户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农民们正在变富,他们将这种新收入转化为支出又给周边民众带来了好处。那些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其平均生活水平是农民的两倍,这意味着他们的消费能力要高一些。这并不令人吃惊:秘鲁家庭只有大约0.5%的支出花在了藜麦上。藜麦从未成为当地人家庭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事实令人非常高兴,”塞思·吉特说,“最贫穷的人获得了利益。”

那么,藜麦消费量下降34%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很长时间里,两个国家的藜麦消费量一直在缓慢而稳定地下降,这意味着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粮食优先”智库的塔尼娅·科森在谈到安第斯山藜麦种植者时表示:“坦率地说,他们厌倦了藜麦,因此开始购买其他食物。”一位玻利维亚农学家指出:“1年前,他们只能吃到安第斯山出产的食物。他们别无选择。现在,他们有了选择。他们想要大米、面条、糖果、可乐。他们什么都想要!”

为了解藜麦的种植情况,本书作者也去了秘鲁科尔卡山谷。当地人向导告诉他,“国外需求绝对是一件好事,农民非常高兴,所有想吃藜麦的人仍然买得起这种食物。”“相信我,”向导笑道,“我们有许多藜麦。”她还解释了另一个好处。之前,秘鲁城里人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现在,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利马人终于开始尊重我们这些高原人和我们的传统了。”


乍一看,这个关于食物热潮、全球贸易和消费者忧虑的奇怪故事讲述了谎言被揭穿的过程。不过,故事前半部分的大部分陈述与后半部分的陈述同样真实。藜麦的价格的确提高了两倍。作为秘鲁和玻利维亚的主食之一,它对当地人来说的确更贵了。这些国家的藜麦消费量的确下降了唯一不正确的就是结论,即西方的健康饮食者通过剥夺秘鲁和玻利维亚穷人的传统食物伤害了他们。不过,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阿尔蒂普拉诺高原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制片人迈克尔·威尔科克斯专门为这个问题制作了一部纪录片,他说:“我见过一些反对食用藜麦的文字评论,比如,‘谢谢你揭示了真相。我不会消费玻利维亚藜麦了,因为这会伤害玻利维亚农民’,实际上,停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想想看,这样类似的的事和雷同的话语,我们太常见了。

在这个缺少合适背景的故事中,一组片面事实和受到误解的数字被编织在一起,改变了人们对某种食物的喜好和食用它的道德意义。我们将会看到,各行各业有经验的沟通者会通过片面的事实、数字、故事、背景、吸引力和道德呈现某种世界观,从而影响现实。在这个例子中,新闻工作者和博主出于最高尚的理由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他们由衷地为一个贫困群体感到担忧,害怕狂暴的全球贸易风潮的突然到来会危及这一群体的利益。在一些其他的许多例子中,政客、营销人员、社会活动家甚至公务员影响现实的动机就远远没有如此友善了。

真相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讲述真相的方式有很多,其中许多方式并不诚实。在大多数问题上,可供我们选择讲述的真相有很多。我们选择的真相会影响周围人对一个问题的感受和反应。我们可以选择鼓励人们行动的真相,也可以选择故意误导人们的真相。真相具有许多形式,有经验的沟通者可以利用这种多面性影响我们对于现实的印象。


第二、竞争性真相

比较下列陈述:

1.互联网拓宽了全球知识的传播范围。
2.互联网加速了错误信息和仇恨的传播。

两句话都是正确的。不过,对于从未听说过互联网的人来说,这两句话给他的印象是完全不同的。每个故事都有多面性。如果对一句谚语稍做调整,我们可以说,任何一组事实通常可以得出不止一个真相。我们很早就知道这一点:每个新手辩论者和犯错误的小学生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不过,我们可能不知道这些真相为沟通者提供了多大的灵活性。许多时候,你可以通过许多方式描述一个人、一起事件、一件事物或者一项政策,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实性。它们就是“竞争性真相”(competing truth)

时间倒退几年,想象你从未听说过藜麦。你在当地商店的货架上发现了它,并且询问附近的销售员。销售员讲述了关于这包种子的一个事实。它可以是以下这四个事实中的一个:

1.藜麦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纤维和矿物质,脂肪含量较低。
2.购买藜麦可以提高南美贫困农民的收入。
3.购买藜麦将会推高这种传统食物在玻利维亚和秘鲁的价格。
4.藜麦的种植对安第斯山的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

同后两个事实相比,前两个事实更容易促使你购买藜麦。通过选择某个竞争性真相,销售员影响了你的行为。他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你的当前现实。

实际上,他所做的还不止这些,他还影响了你对藜麦的看法。他将一组关于藜麦的思想和信念埋藏在了你的内心深处。这种思维模式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持续影响你的购买行为、语言和饮食。思维模式是指我们关于自己和周围世界的一组信念、思想和意见。我们的思维模式决定了我们对于事物的看法以及我们选择的行为。在你接触藜麦几个月后,当你和同事共进午餐时,你看到她选择了一份藜麦沙拉。如果你最初听到的说法是藜麦对环境有害,你可能倾向于对她的午餐选择做出苛刻的评价,你甚至可能劝说她换一种食物。最初的真相使你形成的思维模式在很久以后仍然会影响你的思想和行为。

而且,我们最初听到的关于藜麦的消息会先入为主地影响我们关于藜麦的思维模式。当我们对于某个主题一无所知时,我们很容易受到影响。不过,当我们已确定关于藜麦的某种观点,并且我们的思维模式已固定下来时,它就很难改变了。假设有人告诉我们,种植藜麦会破坏安第斯山的环境。三个月后,当某人提到藜麦的营养价值时,我们很可能会忽略、怀疑或遗忘这种信息。这是证实性偏差的一种形式。我们往往更容易接受与我们现有思维模式相符的真相,抗拒那些与我们内心观点相冲突的真相。


我们都在通过不同视角看待世界,这些视角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听到和读到的不同真相塑造而成的。其他人经常会有意或无意地引导我们看到真相的某些方面或某些解释。20世纪伟大的政治新闻记者、竞争性真相的使用专家沃尔特·李普曼写道:“我们的看法涉及的空间、时间和事物超出了我们的直接观察范围。因此,我们不得不根据其他人的说法和我们的想象将它们拼接在一起。其他人的说法成了我们感知到的现实的一部分。由于我们根据感知行动,因此其他人的说法也会影响客观现实。


第三、竞争性真相会影响现实


竞争性真相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模式,我们的思维模式又决定了我们随后的选择和行动。我们根据我们所相信的真相而投票、购物、工作、合作和斗争。一些真相终生伴随着我们,决定了我们最重要的选择,定义了我们的性格。不管我们面对的是什么议题,我们的思维模式都会决定我们的反应——包括剧烈反应、转型反应和力反应。


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许多思想和行为是由我们听到和读到的竞争性真相决定的。如果我们关心那些影响我们购买产品、支持政客、谴责公众人物或者为某项事业而斗争的因素,我们就需要理解竞争性真相的运作方式以及我们可以采取的行动。


需要补充的是,竞争性真相在道德上是中性的,这和一支装好子弹的枪或者一盒火柴类似,其使用方式决定了它们的影响。我们会遇到人们以各种方式使用的竞争性真相,包括善意和恶意的方式。


为简便起见,我们可以考虑三类沟通者:
1.倡导者(advocate):用竞争性真相营造比较准确的现实印象,以实现建设性目标。
2.误传者(misinformer):无意中传播歪曲现实的竞争性真相。
3.误导者(misleader):故意用竞争性真相营造他们知道不正确的现实印象。

基于以上三个重要论述,作者将竞争性真相分为以下4种组织全书行文:

第四、4种竞争性真相

1、片面真相。
我们的大多数陈述是真实的,但它们并没有传达完整的真相。这是因为,即使最为平凡的主题也是非常复杂的。真相的片面性是我们无法回避的沟通特点。我们对于历史的理解来自片面真相,而这种理解又会影响我们。要想很好地理解事物和事件,背景是至关重要的,但是背景可以有截然不同的描述方式。统计量和其他数字是竞争性真相的丰富来源,因为许多人有时并不理解这些数字的含义。故事已经成了我们的主要沟通形式,但我们的故事必然会遗漏许多相关细节。

2、主观真相。
人们会为谁对谁错而斗争,会为了自己的愿望在碎玻璃上爬行,会排着长队购买昂贵的产品。当你宣布某件事物很好、很理想或者具有财务价值时,你是在表述主观真相。由于这种主观性,它可以被改变。由于我们感知到的道德、吸引力和财务价值是我们的主要动力,因此理解如何改变某人的主观真相可能是理解如何说服他们做出改变的关键。

3、人造真相。
众所周知,语言具有灵活性。如果我们套用适合自己的定义,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改变语言的含义。类似地,我们为产品、事件和政策赋予的名字可以决定它们的成败。名字和定义都是人造的——它们是人造真相。用新的名字和定义迎合个人目的的沟通者实际上是在打造新的真相。人类善于打造抽象事物,包括货币、公司、政治实体和品牌。由于这些社会建构是人类的发明,因此它们是一种很容易修改的真相。

4、未知真相。
在决定投资、婚姻、教育以及生活中的其他许多事情时,我们根据最可信的预测采取行动。这些预测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的人对于未来持有不同的看法。在未来变成现实之前,在我们亲眼看到之前,它们一直是竞争性真相。我们也许永远无法发现关于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的真正真相,但它们也是数百万人的重要动力。对许多人来说,只要我们无法证明这些信仰是错误的,它们就是真相的一种形式。


我们也常听常说一些话,比如“未知全貌、不予置评”,比如“让子弹飞一会儿”……但可惜的是,一方面知易行难,正如书中所说,“真相是散落成无数碎片的镜子,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看到的一小片是完整的真相”,人们不容易主动怀疑自己已经相信、甚至一直相信的东西,更不用说一些人爆棚的“批阅欲”与“正义感”;另一方面,除了“置评与否”这个问题,很多人意识不到的是自己已经被潜移默化、无知无觉地影响了思维与性格:竞争性真相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到我们对事物的判断与选择。太过单一或不够权威的信息获取方式则让人的思想变得片面不客观。

正如一些减肥网站会告诉你,“你就是你所吃下去的食物”,对于信息也是一样,“你就是你所摄入的信息”。所以,所以我们要谨慎地选择自己获取的信息和获取信息的方式渠道,所以我们要对得知的信息有质疑意识,所以阅读需要博学之,慎思之,笃行之,否则容易: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


当然最后,对于「真相」这一话题的哲学性辩论、真相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等问题,不在本书的讨论范围内,这不是一部哲学作品。作者对于书中的真相是什么,给出的界定是:本书首先关注事实性真相,同时也关注被我们当作真相并且据此采取行动的陈述,包括一些主观判断、预测、断言和信仰。但并不包括虚妄。“我们不会考察谎言、另类事实、阴谋论、假新闻以及后真相时代的其他所有令人窒息的垃圾。许多作家、评论家和记者都在忙于揪出我们这个时代的说谎者和捏造者,他们已经做得很出色了。因此,我们会专注于那些隐藏在真相遮羞布后面的误导者。”


作者也不是一个认为真相只是个人意见的邪恶的相对主义者。“我对事实性真相持绝对主义观点:真相就在那里,即使我们只能抓住它的一些片段。不过,你将会看到,关于道德和价值判断,我持有更加倾向于相对主义的立场。考虑到个人知识的局限性,我愿意将来源可靠的事实看作真相,即使我没有亲眼看到。所以,我完全愿意承认,加纳是一个非洲国家,大卫·鲍威已经去世,猪不能飞。如果你是一个不相信这类陈述的怀疑论者,这本书可能不适合你。”(我常发现,很多人总是混淆“批判性思维”和“怀疑主义”、“怀疑论”、甚至“杠精”。)


你以为你在独立思考吗?你以为的真相就真的是真相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