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 大战前夕
因为汉军的根据地在东面而袁军的根据地在西面,蒋义渠在西面的防守不如东面,不过刘和为了让陈亮能快点从东南方向出城请求援军,只好对着蒋义渠的西北方向的军队发起冲锋吸引火力。蒋义渠见到刘和带了数千士兵冲锋说道:“不要管他们,他只是为了向东南方向突围的友军打掩护,他们往西面冲出去做不了什么,更何况他们更可能出不去。”
如蒋义渠所料,刘和冲了出来对着袁绍士兵方向射了几箭就撤退了。陈亮看到这个局面一时间想到了好几个逃出去的办法,但是都没有带着一群人跑出去的把握,于是让姐夫用袁熙作为条件,要求撤军或者让路。
蒋义渠的营长外,又传令兵大喊:“蒋将军,昌黎城内汉军来使,他说有二公子的消息。”听了这个消息,蒋义渠很激动,他担心袁熙的安危,如果袁熙出了问题,就算自己拿下了昌黎也没用,麹义的功劳更大,袁绍不喜欢他,连活路都没有,得罪了袁绍那他可不会管对方的才华和功劳。他担心自己难逃袁绍的怒火,这让蒋义渠很紧张。听到了袁熙的消息,蒋义渠赶紧邀请汉军的使者入营商谈。
陈亮作为热心市民代表大汉来讨论,看到营长内一群弓弩手指着自己,蒋义渠距离自己起码有六步,身边还有两个彪形大汉作为保镖,陈亮觉得直接俘虏蒋义渠事不可能了,于是拿出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了蒋义渠。蒋义渠看到一块玉佩,感觉有些熟悉,突然想起来这就是二公子的贴身玉佩,知道了汉军应该是真的俘虏了二公子也知道汉军来干什么。蒋义渠想要确认袁熙还活着,于是说道:“你带我们的使者去看看二公子,我要确认二公子还活着,才可以有继续谈判的空间。”
陈亮带着几个人回到城内,几个使者一见到袁熙就说道:“二公子,您受苦了。我们这就答应汉军的要求,撤军让你回来。”袁熙愤怒道:“你们这样又是何苦呢?如果因为我导致战局受到影响,你们觉得父亲会怎么处罚我们。我只会被责骂或者关禁闭,但你们肯定要被降职甚至下狱。而且你们又怎么知道你们撤军之后,汉军会放了我?”陈亮心道:袁绍的孩子里面竟然还有这么有责任感的人,竟然为了国家利益和战友感情不在乎个人安危,看来袁绍教育不行,袁熙没有学到袁绍的精髓——危险的事别人来做,自己躲在后面,比如他蛊惑何进招来外军杀光十常侍;让家人们留着陪董卓,自己在安全地区造反把叔叔袁隗置于死地。实际上袁熙本来不是一个热血青年,而是因为他被汉军俘虏了感觉回去争夺储君的机会丧失殆尽,他除了面子已经没什么可以失去的了,而且听说汉军对待俘虏不错,不会轻易斩杀俘虏,因此袁熙开始放飞自我,一直想着能给汉军添乱就算成功,这样就能保存自己的颜面。
鲁肃听了袁熙后半段话就不高兴了,竟然敢质疑大汉的信誉,在陈亮耳边偷偷让陈亮骂回去还击,陈亮自然理解谈判的时候鲁肃这种级别的官员对着俘虏破口大骂有失身份,于是对袁熙会骂道:“你竟然怀疑以为人人都是你父亲,说好了和公孙瓒瓜分冀州,结果联手拿下韩馥之后你爸就拒绝和公孙瓒瓜分冀州,许诺的话直接反悔。我们大汉最重承诺了,开战以来,哪次交换俘虏反悔过?”袁熙反驳道:“最近确实没有,不过你们的开国皇帝刘邦答应项羽和战作为条件让项羽释放了刘邦的家人,过了一会儿刘邦又进攻项羽,这种人建立的国家,又有什么信用可言。”陈亮心道:这事刘邦做的确实有点不地道,没想到袁熙读书还有点多。一旁的刘和听到有人侮辱他的祖先忍不住说道:“我家高祖面对强大的项羽,不得不违背承诺才能彻底消灭他,对付你们袁家这种小人物还值得我们违背承诺吗?你太高看你爸和你叔叔了,我们击败你们根本不需要用阴谋诡计。”袁熙继续挑衅道:“那你们这么厉害怎么还会被蒋将军包围,还要让我来帮你们求和。”鲁肃说道:“这个人不是做主的人,你们别和他多费口舌。如果蒋将军的使者信不过我们可以让我们写一份保证书。”袁熙开口道:“你一个小小的校尉写保证书有什么用?”刘和说道:“那我以未来的辽西王的名义写,如何?”袁熙继续嘲讽道:“辽西,现在还在我们袁家手里,就你还自称辽西王?”刘和忍着怒火说道:“那我以先祖名义担保总行了吧。”袁熙自然不会嘴下留情:“你有什么资格代表你的先祖?而且据我所知,你的先祖在守信方面不算高尚的人。”刘和听的十分生气,多亏鲁肃和徐盛把他拦住,不然就要当着使者的面殴打袁熙了。陈亮有点怀疑:袁熙这么毒舌,他有没有可能不是袁绍的儿子而是袁术的儿子,袁熙似乎继承袁绍的品质比较少啊。鲁肃保持冷静对使者说:“你们已经看到袁家二公子了吧。他还活着好好的,还不快点回去汇报!让蒋将军退军五十里,我方看到之后立刻释放人质!”使者回答道:“好!我这就回去。”袁熙热血上头突然大喊一声:“慢着,你告诉蒋将军如果他敢退军,我回去不会感激他,反而会恨他一辈子,恨他害我要背上祸害国家的骂名,更恨他让我以后再也没有机会竞争太子。如果蒋将军拿下昌黎城发现我死在这里,就告诉父亲这是我自己的决定,和将军没有关系,父亲那边自然会判断。”使者知道了,然后告辞回去。
一群汉军将领都被袁熙的铿锵有力话给震惊了,这还是那个优柔寡断不择手段自私自利的袁绍生出来的儿子吗?陈亮最先反应过来,上去就是一拳,把袁熙打的吐出了口水,然后陈亮对着廖化说道:“你一直想要看看双截棍的实战效果,今天我来示范一下。”愤怒不已的刘和赶紧附和添油加醋说道:“我们大汉一向仁慈,这样直接打俘虏不太好,我们这是劳动改造,让俘虏作为士兵的陪练。我先来,你们一会儿再上,来人,给袁公子上护甲。”鲁肃试图当和事佬说道:“辽西王和接下来要练手的将士,袁公子还有一定价值,你们别把他打死了,如果一定要打就快一点,发泄一下就可以了。现在是凌晨,而且刚刚打完一场小战斗,你们动静小一点别影响将士们休息。”刘和代表大家答应了,先拿出刀把往袁熙头上砸,然后让手下把袁熙按住跪在地上,给了他一记上勾拳直接命中下巴,士兵们给袁熙刚穿上的头盔都被打掉下来了,然后刘和才算消气。陈亮拿起双截棍准备展示双截棍细节,让士兵给袁熙一根棍子反抗,廖化心道:袁公子不失为一个勇士,可惜偏要与大汉为敌命中注定难逃一劫,我不应该多愁善感,抓紧时间学技术才是关键。陈亮虽然没有练习过双截棍,但是李小龙的电影看多了,招式基本记得,凭借他的内力,很容易便上手双截棍,袁熙本来力量差距过大,棍也不怎么会用,还被双截棍克制,而且已经被打了一顿,只能陈亮打的青一块紫一块。挨打了2分钟,袁熙突然想打到陈亮一下就算成功,这样起码能保住面子,于是向陈亮发起进攻,陈亮用双截棍拦住他的攻势,反手一棍扫到他重新戴上的头盔上,陈亮下手有分寸,让袁熙体验了婴儿般的睡眠,并没有生命危险。陈亮对廖化说道:“这种性格坚强勇敢的人最适合从事陪练这种工作。要是太怂的俘虏反而没有练习价值了。”说完就来了几个人把昏迷的袁熙抬了下去。廖化和一些其他士兵就安排等袁熙恢复了对着袁熙训练。
袁军使者回禀蒋义渠,把袁熙的情况和他的话都传达给蒋义渠,蒋义渠也下定决心,袁熙能救就救,不能因为他影响战局。如果这次为了袁熙这个注定当不了太子的小人物影响大局,那么不管是袁谭还是袁尚继承王位都可能会对自己清算,不管是袁绍的怒火还是未来太子的怒火都不好承受,那还不如获得一些功劳,让自己看起来更重要,不要轻易被针对。于是蒋义渠让使者告诉二公子要好好照顾自己,同时让使者通知汉军,如果二公子被汉军杀了,蒋义渠会屠城泄愤。因为使者要传达蒋义渠的信息给袁熙,所以昏迷的袁熙被冷水泼醒了。袁熙知道了全部情况,大义凛然地转告使者说道:“城内的居民是无辜的,昌黎只是刚刚被汉军占领,不要因为我而导致无辜的人被杀。”
陈亮听到了这一段,感觉这里有阴谋。如果让城内居民知道了袁家二公子为了避免屠城主动牺牲这种事,恐怕会让居民们感激袁熙的恩德,转向帮助城外的敌人。有很多人就是这样,要被屠杀了自然会反抗或者恨对方,不过如果说好了要屠杀,结果不屠杀,反而会感激对方甚至投敌。比如历史上的陈登一家没有因为曹操想要屠杀徐州而与曹操敌对;反而是逃过一劫之后不久就加入曹操阵营。陈亮亲自护送使者出城传信,避免他在路上宣传一些不利于大汉的言论。
蒋义渠知道了二公子竟然懂得配合自己的攻心计,本来他是计划不管二公子说什么都宣传二公子不怕死也不愿意让城内的居民被屠杀的光辉形象。可惜自己的使者被敌人重点盯防,没机会宣传,攻心计被破解,不需要懂歪脑筋,只能修建工程设备,准备强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