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点想法: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恋爱教育?

2019-12-21 00:34 作者:今天修bug了吗  | 我要投稿

学校教会了我们很多,但唯独谈恋爱是从小学到大学是不教的。我个人觉得这是一种挺悲哀的事情:教育者和长辈视恋爱(很多时候被叫做早恋)为洪水猛兽。这种现状直接的结果就是大部分人对恋爱当中的基本常识的缺失。

试试看,用两分钟时间,你能说出最常见的七个导致情侣分手的原因吗?

再用30秒时间,你能说出爱情当中最重要的三个成分吗?

——感情的开始需要吸引,感情的继续需要维持。

比起如何开始一段恋爱,我们更应该学习如何让一段恋爱继续下去。

我们要知道:

  • 一段感情是一定要双方都有付出的,单方面付出没办法长久。这是投入上的均衡。两个人三观要一致(至少不能出现太大的分歧),这是观念上的均衡

  • 情侣双方要学会沟通和理解。少用定性评价(你这个人太没用/固执/冷漠…了)。有的人会推荐《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是一本在国内水土不服比较严重的书,可以参考,但千万别照搬。

  • 情深不寿。用情太深实际上容易变成一种偏执,这种偏执让你没有办法好好的面对一段感情。“那个男生”就犯了这个错误,女生一没回信息就疯狂信息轰炸。(不过我也不能算有资格批评他,毕竟我第一段感情也犯了这个错。写出来希望看到的人能跳开这个无底坑吧)

  • 双方要互相信任,但又不能完全信任到极致。但也不能到一天翻三次对象手机的程度。

  • 同步和共鸣。特别是异地恋情侣需要一个同步情绪的方式,可以是共同的一部剧,可以是共同的一个爱好……怎么样都行。

  • 我们的婚姻不可能独立。我说的“独立”,意思是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肯定要面对对方的家长——家长是理性的,他们看到的是未来的风险和不稳定性;情侣是感性的,他们着眼于现在的甜蜜与美好。要学会说服对方的父母自己已经有了消除未来风险的措施。

  • 我们要规划未来。在学校做无牌情感咨询这么久,我最大的感想就是实在有太多对情侣因为对未来规划的不一致分手了……

我很推荐罗兰·米勒写的《亲密关系》这本书,真的,去看看,不会亏的。

谈恋爱不只为性,而是为爱

这句话听起来很贤者,但是我觉得有他的道理(因为是我说的)。有性无爱的男女关系我觉得不能算是一段恋爱。但是有爱无性……我觉得可能需要找一个正式的心理咨询师了解一下。

Sternberg提出的爱情三角理论认为爱情由三个成分构成:亲密、激情、承诺。亲密(intimacy)包括了热情、理解、沟通和支持;激情(passion)包括了性的唤醒和欲望;承诺(commission)包括了维护爱情的决心。三者缺一不可。

两本推荐书籍

  • 罗兰·米勒,《亲密关系》

  • 马歇尔·卢森堡,《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如我文中所说,我认为是一本“很容易水土不服”的书。也可能是我看的译本的问题。如果要看的话,我觉得可以学个将心比心和自我表达的思路,不然这本书就变成了另一种话术。


一点想法: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恋爱教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