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新皇后王巧新
2021年10月24日上海讯:
这是【闲聊记录】的第8位采访对象——王巧新,笑丫喜剧创始人。我们约在博库书城,她还带来了她的同事得龙,我窃喜“采一送一”。
杨
新姐好。我第一次去看的那场笑丫开放麦,你是主持人,我很好奇,你是怎么进入脱口秀这个行业呢?
新:一开始的时候,我是在电视上看到了脱口秀大会和李诞,他是我老乡,内蒙人,我就想去线下找他。于是搜了他们的演出,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那边有演出,那场我印象特别深刻,压轴的演员是史炎,他说他们还在招脱口秀演员,我就踊跃报名了。当时主要是开放麦的形式,通过在群里抢10个名额的形式,大概两周能抢到一次。
杨
你的初衷是成为一个脱口秀演员出道吗?
新:大概三年前,我刚生完我家老二没多久,有点产后抑郁,后来看有这样的地方可以放松放松就去了。当时觉得有人听我讲讲话蛮好的,不能说是一种发泄吧,是一种表达。后来有一些同行业的人也开始做脱口秀。我讲了一年以后,心想不如我也做一个自己的公司吧,然后就开发了一些业务:脱口秀、话剧、影视、少儿培训、口技、默剧、魔术等。
杨
同时进行这么多项啊。
新:对,做影视我其实是有点小私心的。因为我家老二当时得了一种罕见病,可能随时都会有事情,我就希望他能在影视作品里留下一些身影。结果因为他不能剧烈运动,电影没有拍成,这块现在就不是重点了。
杨
现在的重点是脱口秀吗?
新:嗯。因为脱口秀是让我受益的,它帮助我从抑郁里一点一点走出来。成立公司的时候,我没想过要赚多少钱,做成什么样的规模,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让大家开心。观众下了班,可以过来听听段子,演员也可以有表达的地方。
杨
所以你们的slogan“压力再大,记得笑丫”就是这么来的。
新:我记得当时想slogan的时候,觉得这个挺押韵的,“笑丫”的笑代表欢乐,丫代表丫头,我是这个行业里面为数不多的开公司的女生。
杨
我记得当时听说你是老板的时候就挺意外的,再想想你要管整个公司,就更佩服你了。现在笑丫有多少个演员呀?
新:现在有近四百个,基本都是兼职的形式。
杨
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的经历和不同的性格,人这么多会不会很难管呢?
新:我一直和他们强调:你们可以表达,可以分享,但是舞台不是泄愤的地方,要知道什么东西该讲,什么东西不该讲,尤其不可以在台上骂人。
龙:对,这是在中国,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遵纪守法,这个行业内出现过很多怼观众的事情,还有把观众骂到报警的。观众本来是来解压的,花钱看了演出反而更不开心,这样形成一种负能量的运转,就像滚雪球一样。
新:其实有些无伤大雅的玩笑可以开开,但是有一些演员为了取悦其他观众,生怼某个观众,就戳到人家痛点了。
龙:当你站在舞台上,你就是以一个演员、艺人的身份出现,要有最基本的素质。同时,不能突破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杨
是的,幽默且不冒犯人,是需要把握的。
杨
现在笑丫做的这么大了,新姐会有烦恼吗?
新:最近有一堆闹解约的演员。
杨
解约,为什么要闹?
龙:正常来说,员工如果到其他地方去演出,是需要向公司报备的。去年我们出了一个公函:同行业的俱乐部要用我们签约的演员可以,但是要双方签订协议。艺人和公司是有经纪约的,演出是要报备的,就像你晚上不回家吃饭也要和家里人说一声这么简单的道理。
新:以前是自由散漫惯了,现在这样他们就觉得我们以后可能不让他们去别的地方演,闹这个事情。我们其实很简单,就想把演员培养起来,做自己的内容,哪怕前期不能帮公司赚到钱都OK。公司帮他们宣传包装,拍艺术照,培训要租场地找培训师。但是部分演员就说“公司对我的奉献就一张照片”,“你有找专业的人评估一下这个培训课程值多少钱吗”。
龙:请问这个行业在国内才多少年,谁是脱口秀专业的?
新:其实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效仿一些经验和做法。
龙:我们的培训分支很多,表演、心理学、脱口秀架构。现在很多脱口秀演员连话筒都不会拿,这些都是有讲究的。
后来我特意带着辩证的眼光又去了一次开放麦,关注不同演员拿话筒的动作,确实有人没拿好。上台和下台的瞬间,每个演员们给我的感觉也不一样。
新:有些演员就觉得“把说脱口秀的技巧教给我就好了”。
杨
噢,比较注重内容,不注重形式。
新:脱口秀技巧的课每个俱乐部都有,很多基础性的理论都差不多。但是如果作为一个演员,站在舞台上是综合的,我是全面地去培养一个人的,像八爪鱼一样,每个爪子都要抓一抓。
杨
这个比喻很好。我记得第一次去看你们的开放麦是4月初,演出效果蛮超出我的预期的。
龙:商演笑咖秀会更好。
新:开放麦就是像开盲盒,赶上好的场就会觉得不错,赶上有的场那也确实尬。因为我们是要给新人机会的,所以只要报名就会让他们上开放麦。而且想让一个段子成熟,后期能够开专场,必须得经过一场一场的冷场,一场一场的打磨。
杨
我听说还有过只有一个观众的情况。
新:我自己讲只有一个观众的场子都讲了不下10场,那个时候招募观众真的很难。因为最早的时候没有上各大售票平台,就是在朋友圈、粉丝群里宣传,后来文旅局关注了这个行业,大家就开始走流程报批,慢慢慢慢就好起来了。
杨
嗯,你还记得你看第一场脱口秀吗?
新:我现在印象还比较深的是:我去听第一场的时候,当天的主持跟我进行了互动,问我哪里人,我说内蒙人,他说我没见过这么丑的内蒙人。
杨
我觉得你挺好看的,主持人怎么会那么说?
新:我估计是一种套路吧,因为后面的人看不见我的脸,我当时就配合地说是是是。
杨
现在好像不大能人身攻击了。
新:这也是我们笑丫提倡的,不管是演员还是主持人,都不能怼观众怼的太过分。
杨
嗯。现在这个行业起来了之后,你们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呢?
龙:资金方、场地方、演员,都觉得自己厉害。首先演员,觉得“没有我,你们赚不了钱”;场地方说“没有场地,你们去哪里演出”;资金方觉得“我不投资,你们怎么宣传”。
新:其实真的没必要这样,我们是非常愿意以各种形式合作共赢的。
杨
我印象中内蒙女孩都挺直爽的,不搞小心机。
新:真的没有时间搞,我每天跑场地、谈业务、管演员都忙死了,有空的时间陪陪孩子,有多余的精力写两个段子不好吗?
杨
冒昧地问下,你现在工作和家庭平衡吗?
新:不可能平衡的,现在家里是我妈妈做饭、接送孩子。可能因为我的性格很倔,在创业的第一年,我几乎没有早于半夜12点回家,所以一年内笑丫才打出了知名度,做了起来。
杨
我听说你有三个儿子。
新:两个,哈哈。这个段子应该是有个前提的,我说结婚就像养儿子,所以我老公也算一个。
杨
原来如此,哈哈。
杨
你们觉得讲脱口秀可以作为全职吗?
龙:暂时不要。
新:我觉得脱口秀可以作为一种职业来选择,但是要有耐心,前期需要很多的积淀。而且最好不要想着只做一个脱口秀演员,未来还可以当编剧、演话剧、管理团队等等。
龙:家里有矿的人,可以把这个当爱好。如果缺钱,白天打工,晚上演出,就可以同时拥有两份工作。
新:其实很多脱口秀演员赚的并不是那么多,很多人还是在背后写段子的。
龙:除非自己开俱乐部,既是演员、又是老板。
杨
你们怎么看待脱口秀的未来呢?
龙:郭德纲之前说过一句话:“相声演员,拼到最后,拼的都是知识和文化”。脱口秀的未来也一定是靠文化支撑的。
新:为什么呼兰和周奇墨的段子会让大家觉得高级?就是因为知识储备丰富。
龙:还有生活阅历。
杨
嗯嗯,我蛮认同的,毕竟脱口秀表演是价值输出。希望你们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演员,笑丫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