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1900~1945年间潜艇发展(E级和F级潜艇)

E级和F级潜艇

E1级潜艇
排水量:水上为282吨;水下为336吨
全长:41.24米
全宽:4.5米
武器装备:4枚457毫米口径的鱼雷发射管;4枚鱼雷推进:522千瓦(柴油);447.4千瓦(电池) 速度:水上为13.5海里/小时;水下为11.5海里/时
船员数;20人
F1级潜艇
排水量:水上为324吨;水下为394吨
全长:43.50米
全宽;4.70米
武器装备:4枚457毫米口径的鱼雷发射管;4枚鱼雷
推进:581.6千瓦(柴油);462.3千瓦(电池)
速度:水上为13.5海里/小时;水下为11.5海里/小时
船员数:22人
相比之前几代潜艇,E级和F级潜艇在外形、样式和设计方面都有了实质性的改良,同时艇内还配备了大量的美国创新科研的成果,E1号(在下水时被命名为鲣鱼号)于1912年2月加入服役,当时的指挥官是上尉切斯特·W.尼米兹。在1913年返回内陆继续他在大型舰艇上杰出的指挥生涯前,他同时还兼任若美国大西洋城艇舰队的指挥官一职。E1号潜艇在很多重要的创新方面都堪称先锋,这其中就包括了由埃尔默·A.斯佩里(Elmer A.Sperry)发明的回转罗盘。
E1号潜艇最初在尼米兹的安排下还使用了试验性的下潜用无线电传输和其他一些主要的试验品,在尼米兹担任舰长期间,他将潮水的二等司炉工沃尔什(W.J.Walsh)救起的英雄事迹还让他被授予了银质奖章。当时一个巨浪向沃尔什袭来,他很快就被大浪从船上卷走尼米兹潜入水中并让沃尔什保持漂浮状,直到他俩都被小船救起。
1917年12月,E1号离开新港前往亚速尔群岛并开始了其对抗U型潜艇的巡航旅程。战争结束后E1号又开始了试验工作,不断测试水下监听设备。
F级潜艇与E级潜艇在同一时间下水。第一艘F级潜艇F1号在1912年6月加人服役,被派遣到了太平洋鱼雷艇舰队( Pacific Torpedo Flotilla ) 第一潜艇支队,在1915年前都负责保卫美国西海岸圣地亚哥至圣佩德罗一带的海域,后来随舰队一起到了夏威夷群岛的火奴鲁鲁,为进一步的军事行动做准备。在之后,F1号返回了圣佩德罗,开始进行一些水面及下潜的战术研究演练。1917年12月17日,在海上演习的调遣过程中,F1号和F3号发生了碰撞,前者的左舷到轮机舱被撕开了一个巨大缺口,潜艇在10秒钟内沉没。艇内19人丧生,而其余人员则被他们的演习对手潜艇上的艇员救起。总共有两艘E级潜艇和4艘F级潜艇被建造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