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简单聊聊我的三场考试

2020-12-28 13:35 作者:亦非_SGH  | 我要投稿

既然只是一篇随笔

那也就不排版了

连标点符号都懒得加了

更别说图了

现在是2020年12月28日,一个实习人正用着单位发的thinkpad,在b站上写文章摸鱼。

24小时之前,我还坐在研究生考试的考场里,对着卷子上的“基佐”和“军财合抱”干瞪眼。

在2020年的最后两个月里,我参加了三场国家性考试。国考、省考以及研究生考试。

首先,我郑重地告诫在看这篇文章的,还没有经历上述考试的同学,千!万 !别!学!我!

造成我自己需要应付这三场重大考试(其实应该算是两场,毕竟公务员考试的内容其实大差不差)的原因,其实是自己在决定方向时没有下定决心。而后又在家长的撺掇下,脑子一热,决定参加三场考试的。

所以,请诸位,千万不要这样做!!!

因为这两种考试的内容重合部分不多(除了思想政治方面),而各自认真准备的话必定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伤其五指不如断其一指”,还望各位有意参加这些考试的同学定一个方向,认真准备。

那接下来就聊一下这几场考试的感想吧。

公务员考试的职位选择我这里并没有什么很好的建议,基本上每个部门的各个岗位都有具体的专业要求(看下来学数理、工科的面还是挺广的)。我所在的上海市市考是先考试,再选岗位,不清楚其他地方的规则是不是这样。

公务员考试主要还是靠对于题目的熟悉程度以及平时积累。尤其是在申论部分,今年国考最后的大作文有很多人反应写偏了题。实际上是背模板造成的惯性思维。另外,作为一个数学黑洞,我真的觉得行测里面的数学逻辑部分都很难。所以我每次都是先跳过,去做后面的图推、材料分析这些内容,再回过头来考虑数学问题。但往往把后面的做完了,留给数学的时间也就只有5分钟左右了。特别痛苦。当然,也有数学好的人觉得行测里面偏文的内容有点难度。这个因人而异,个人建议对于数学逻辑部分多做题、多归纳,尽可能对题型熟悉。

至于省考中多出来的那个专业类考试项目,大家最好去找点相关题目做一下(或者报个班),这部分内容挺杂的。完全没准备的人(比如我)看到内容基本处于懵逼状态(大佬请高抬贵手)。

其实看到这里,读者应该可以发现我能说的内容其实也不多。这也是准备不充分的表现。当然,我身边也有同学去参加了考公的集训班,颇有高考的架势,祝他们成功。

说完公务员考试,再来聊一聊刚刚结束的研究生考试。

首先,在专业选择上,就我个人而言,是绝对要避开数学的。就我的数学能力来看,选了数学基本就是属于自杀。另外,作为一个应当被枪毙光荣的P社玩家,我选择了世界史作为专业方向。国内开设世界史的学校还算比较多,好学校挺多的。而且世界史下细分的门类也很多,应该可以符合很多人的自我兴趣方向。哦。对了,我就是这种抱着”为了兴趣“而去考研的学生。

在闲鱼上买好了各种二手的吴齐六卷本以及地图册后,我就把他们束之高阁了。

对的,束之高阁。

因为当时要面对11月底,12月初的两场公务员考试。本着先进先出的原则(老会计了),我决定先预习公务员。

那正式看考研的内容,也就是考前两个礼拜了。所以我觉得要是这波也能被我考上,怕不是祖坟直接把山给烧了。

看六卷本的时候基本上就是配合b站上的相关视频听,就当作挑重点来看。因为六卷本内容非常繁杂,几乎只要规模大一点的战役都要给你描述一下经过,很费时间。这种直接挑关键词的方法帮助我在四天水完了六卷本(其实现代史没怎么看,之前看完了《国际关系史》,又有模联的经验,在这个方面比较盲目自信)

至于政治,我基本上就是把考公的东西直接拿过来用。考完之后,有很多同学高呼“肖秀荣nb”,反正我是没看过他的押题。既然大家都押对了,那想必在政治上应该都拉不开分。

英语一的难度算是情理之中,也不算是意料之外。考前我只知道没有听力(上海考生震怒,doge),但没想到有翻译。这个翻译题算是真的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作文题目都不难,阅读除了最后两篇稍微纠结了一下,其他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

至于南大的世界史自命题,由于我之前看的都是历史学基础的考题(也就是中国史、世界史都考的那种卷子。你看,我准备的都是这种不对路子的),没有选择题,直接给你12页空白纸,这个场面确实有点震撼。我该答的都答了,答不出的也蒙了。出来之后看到本科历史系的朋友说旁边那位写满12页,那确实厉害。

那我最想谈的还是心态问题。其实,就个人愚见,考研的决定要素之一就是心态。我那个考场本来是有三个人考世界史的,结果第二天有个人没来。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但如果是因为前一天考的感觉不好就不参加后面的考试,真不至于。我这种三脚猫功夫,没皮没脸的人也考完了全部,就当作检验一下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也是不错的。198的报名费,我坐也得把体验坐回来。(来自考研气氛组的暴论)

其实从考研开始,很多人都处在焦虑的状态里面。就比如我那个nt学校,本来就说考研自修教室座位先到先得,固定下来。后面又变成了谁都可以坐。搞得人心惶惶。这种拍脑袋搞心态的事情,老师们还是少干点。

而且随着考试的临近,我的朋友圈里面不安、焦虑的气氛就更加厉害。甚至考完了试,心态直接崩掉的情况。再者,考完试大家紧绷的神经都会放松下来,但千万不要放得太快。(别学我晚上打电动打到五点钟,七点钟起床来上班这种nt行为)

另外,可以和研友交流。但不要交流太多,特别是那种后面还有考试的同学,千万不要因为别人考完了,出去玩了,自己的心也散掉了。(虽然到现在我还没有想明白我的同学为什么只要考两门199和204)

逼逼赖赖这么多字了,算是大体总结了一下年底三场考试的体验吧。

希望我这个反面教材可以给未来要考研、考公的同学做个警示。祝你们一切顺利。

简单聊聊我的三场考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