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古代商业与城市

2022-05-23 08:21 作者:袁史部落  | 我要投稿

一.商业的发展

原始社会末期:原始商业

西周:工商食官

商朝:出现了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贝币)

春秋战国:私商出现,并逐步取代官商,成为主体,出现大的都会

隋唐时期: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联系。海上和路上丝绸之路兴盛。

商业贸易:出现闻名中外的大都会。西域、阿拉伯和波斯商人往来频繁。

宋:古代商业步入高峰期。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集市和夜市兴盛。

元: 纸币在更大范围内流通。

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出现新的特点:

①商业市镇兴起。②货币经济占主导地位。

③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④形成许多区域性的大商帮。⑤劳动力成为商品,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⑥区域性的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补充:著名的商帮

⑴含义:明清时期在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下,涌现出的地域性商人群体。

⑵代表: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

⑶活动及其范围:从经营盐业发家,涉足茶叶、木材、粮食等行业,发展到从事金融活动(典当、票号——经营存款、放贷、汇兑,也可为官府代解钱粮)。

   其活动范围除境内,还远至日本、东南亚、俄罗斯等地。

  ⑷认识:徽商和晋商都以经营盐业起家,反映了明清商品经济的繁荣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但这些商帮把财物运回家中,转化为封建地产,阻碍了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二.城市的繁荣---“市”的形成与发展

1.发展历程

秦代: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汉代:①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西汉时重要商业中心都设有专供贸易的“市”,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周边有围墙。官府设有专职官员市令或市长进行管理,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再有经营活动。)

      ②对外贸易逐渐发展(丝绸之路)。

南北朝六朝: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一些地点自然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      政府设立“草市尉”等官职施行经济管理。

唐朝:①“草市”作用已经十分显著,后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②“夜市”比较繁荣,说明原有的“市”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 形势了。长安西市有西域及波斯、大食商人经营。

 ③唐都长安城内有坊、市,坊与市仍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④唐朝市里还设有柜坊,是最早的银行雏形(存放和借贷),可使用飞钱(汇票)

宋代:①市突破原先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买卖时间早晚都可经营(市坊制度被彻底打破)。

        ②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集市,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③北宋时益州富商开始发行纸币“交子”,可以在市场上使用。

  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总的来说:

从周秦到唐代:⑴县治以上的城市才可以设市,官府统一管理。

         ⑵有明显的坊市限制和时间空间限制。

         ⑶城市功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经济功能不显著。

从宋代到明清:⑴县治一下的地方也可以设市。

         ⑵坊市界限被打破,时空限制被打破,出现晓市、夜市、草市等。

         ⑶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明清兴起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城市。

2.中国古代的三类城市

  唐宋时期:海上陶瓷之路的发展兴盛,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

  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交通要地,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


三.重农抑商——古代社会重要的经济政策

含义:重视农业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基本经济政策

1.原因:

⑴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

⑵其他原因:商人的不稳定性和流动性,与战国时期强调耕战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矛盾。

⑶农业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和小农经济是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充当者。

2.表现:

⑴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首次提出“重农抑商”。

 ⑵汉代:打压。汉高祖:限制商人生活用品,限制商人购买土地

       汉武帝:均输平准、盐铁官营、算缗、告缗

       影  响:私营工商业者受到沉重打击,无法与国家抗衡

⑶中唐以来:有所松动,官商分利,商人地位提高

⑷明清时期:强化。A.措施: 严格限制商人活动,重征商税,控制民间对外贸易

             B.影响:阻碍了新的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

3.评价

前期:积极,稳定小农经济,保障农民生产生活的稳定,有利于建立和巩固封建地主阶级政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维护国家统

后期:消极,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活跃,尤其是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依然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违背了经济规律,越来越压制、束缚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


四、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

1.社会生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推动商品经济的繁荣

2.国家统一,社会安定3.统治者对商业的政策

4.社会需求的扩大



古代商业与城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