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商学院MBA提前面试备考的能力约束分析

顶尖MBA项目的考官评估申请人培养价值的方法,并非是将三种能力孤立、静态地排列,而是要考虑三种主要的约束,即申请人的年龄、能力结构以及表达效率。
(1)年龄
MBA申请人的背景评估有一个原则,即“所有的优势都应该除以年龄,所有的不足都应该乘以年龄”。显然,在MBA申请中,年龄有削弱优势、放大不足的作用。虽然不如职场中所谓的“35岁定律”那样直接和残酷,但是在条件相似的申请人中年轻的竞争者更具优势,这也是顶尖名校MBA入学竞争中的一个现实。从长期来看,年轻侯选人的学习能力往往更强,并且未来成长空间更大,回馈学校的可能性也更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学校只会用更苛刻的标准来审视申请人。
(2)结构
三大能力的构成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例如,青椒君经常会被问到这样的问题:211硕士和双非博士谁的能力更强?直观感受和实践经验都告诉我们,这种问题没有确定的答案。学校在MBA提前面试中总是面临类似的选择,他们的应对策略就是综合考虑申请人在多个维度的表现。
绝大部分申请人无法在所有维度上都优于平均指标,既有强项也有不足才是成功通过提前面试的候选人的一般写照。
短板可以有,但不能致命。致命的短板既包括学历、工作经验等硬指标无法达到报考MBA的最低要求,也包括申请人的履历中有明显的道德法律污点等。只要没有致命的短板,那么理论上申请人就有留在场上参与竞争的机会。
强项不必多,但一定要有。作为清北复交的MBA,一定要有过人之处,能与其他同学形成互补,无论是学习上、工作上还是资源上的,否则在超高的报录比之下,很难从分母爬到分子。
综合评判是一个极其容易被主观感受左右的过程,一方面,这让许多条件优越的申请人在面试中翻船,另一方面,也给许多资质并不突出的申请人逆袭的机会。
(3)表达
MBA面试的综合评估机制以及候选人的表达能力都会影响到学校对候选人能力的最终评估结果。这是因为,侯选人自己理解的能力与学校认可的能力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
从自身客观情况到自我主观认知,从自我认知到自我表达,从自我表达到考官理解,从考官理解到考官认可......申请人的真实培养价值到考官认可的培养价值,信息经历了多次的筛选、加工和传递,必然存在失真、丢失和噪音。我们可以用一个公式来简化这一过程:学校认可的培养价值=申请人的实际培养价值*表达效率。其中,“表达效率”决定了申请人在考官眼中呈现出的培养价值的上限。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