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创业,20年身价暴涨千亿成重庆首富:女性抢着给他付钱
有数据指出,新冠期间,全世界人民的生活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波及,不少人因此下岗失业,还有不少人因此丧失宝贵的生命,甚至有不少企业都面临破产的风险。
但这不少企业中,却不包括蒋仁生的智飞生物,这很多破产的人中,也并不包括蒋仁生。他就像逆着大盘行走的指数一样,在新冠期间,凭借自己与企业的实力,实实在在地狂赚了一笔。

赚了有多少?足足1000亿。
不少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做“恐怖的重庆首富”。到底是何许人也,能担得起这么一个绰号?
1、不甘平凡注定会成功
1953年,位于广袤中国大地西南方,广西桂林灌阳县水车乡同德村修水屯,一户姓蒋的人家,这一年新添了名男婴,排行第四,父母按照生字辈,给他取名叫蒋仁生。
不管在哪个年月,孩子读书都是大事,凭借着勤劳的双手,陆续养育了六个孩子,蒋仁生在这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按部就班地长大读书,在县城读完了小学和初中,后来又到全州读完了高中。由于时代的局限,处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蒋仁生,当时没能继续考取更高的学府,直接回乡做了乡里小学的民办教师,那个年代顺利上完高中的人本就不多,蒋仁生的学历在当时已然不算低,知识水平足够教孩子们入学的语文及数学。

后来同德村的村委副主任蒋大月,当年在读小学的时候,就是蒋仁生的学生。
在那几年教书务农的日子里,性格外向的蒋仁生不但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得一丝不苟,还利用闲暇时间不断温习功课,看着周围的一切,他感觉心里总有一股劲,支撑着他想要去更大的世界去看看。
皇天不负苦心人,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
平时下足了功夫的蒋仁生,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面对久等才至的机会,他不愿意错过一分一毫,就在那一年,24岁的他考取了桂林医学高等专科学院,即现在的桂林医学院。

后来的人总爱拿着专科生这个噱头来调侃他,对比马云、刘强东的学历,也许蒋仁生是比不过,但在特殊的年代,蒋仁生大专生的学历,已然不亚于后来的本科高材生。据说当年全国高考录取比是20:1,共计573万人报名,只有27.3万人被录取,蒋仁生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蒋仁生第一个人生转折点,报考了医学院的他,自然而然地开始与药品及医疗打交道,经过了专业系统的学习,毕业后的蒋仁生顺理成章被分配到了灌阳县卫生防疫站工作。
也许他没有想到,几十年后,他的人生会因此走上一个新的巅峰。
2、第一次抓住机遇
也许蒋仁生天生就是不甘于平凡的劳碌命,本来在防疫站已经小有所成,顺利当上防疫站副站长的他,依旧觉得如今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那时候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吹向祖国南部,蒋仁生的眼光已然顺着灌阳县的山山水水,飘向了更远的地方。
1999年底,蒋仁生不再等待,他认为当官并不是自己的毕生追求,在46岁这一年,蒋仁生辞掉工作,两袖清风地来到了成都市一家疫苗企业,干起了销售管理。也就是在这里,他认识了日后跟他一起合作的伙伴,刘俊辉与吴冠江。

2002年,三人凭借下海经商赚的钱,一同收购了重庆金鑫生物制品公司,这是一家现成的疫苗生产公司,蒋仁生给它更名为智飞生物,业务主打疫苗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蒋仁生的人生,走到2002年这一步时,一切看起来都是顺理成章,似乎运气来得刚刚好,家乡的父老乡亲提起他时,也会羡慕地说一句“命好”。
其实命运大抵是一种巧合,在刚刚好的时机,有些人刚刚好做了一些事,赶上了这趟东风,似乎不用自己多么用力,风的力量就会将人送上青云。
蒋仁生就是这类人中的一份子。

很多人说蒋仁生浪费了人生创业的黄金年纪,46岁才下海创业,快五十岁了才收购了自己的公司。但若是没有在防疫站近二十年的工作,蒋仁生又如何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将防疫与疫苗行当里的上上下下摸个门儿清呢?
如果没有那几年的工作经验,那么2005年那场流行性脑膜炎疫情中,蒋仁生未必能反应那么迅速。
那一年,中国爆发了新型C群流行性脑膜炎,与之前流行的A群脑膜炎相比,这次的疫情更为迅猛,感染性更强,杀伤范围更广,死亡率更高。
在当时,全国大部分疫苗都是针对A群流行性脑膜炎的,只有一家生物制品研究所能够生产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那就是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而非常巧合的,蒋仁生的公司,拿到了这个研究所的独家代理。

刘俊辉等人一开始并不明白蒋仁生为什么一定要一头扎进独家代理业务中,也不知道他为什么选择了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也许是注定,也许是巧合,总之,那次脑膜炎疫苗的销售代理权,顺理成章地落入了蒋仁生的手里,那一年,蒋仁生卖出了2000万支疫苗。
更加理所当然的,蒋仁生与他的公司,开始业内打响了名声,资本链条开始滚动,在他52岁这一年,蒋仁生迎来了自己真正的黄金时代。
3、第二次抓住机遇
2008年,由家族实际控制的智飞生物,完成了公司内部的4次重组,顺利上市。
2010年9月28日,智飞生物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成为重庆第二家创业板企业,上市当天,蒋氏家族持有股份市值达到107亿元。这时的智飞,无论是从规模还是发展前景来看,都与初创期不可同日而语,它不仅有着更大的体量,还拥有了自主研发的权限。

然而从2010年到2016年几年间,智飞生物却并没有如大家预料的那样直上九霄,截止2015年,智飞生物的营收都停留在7亿元左右,反馈平平。
真正让智飞生物再次在业内翻身的,仍旧是独家代理的路数,这一次的示例大家听来应该很耳熟,那就是HPV宫颈癌疫苗,包括九价、四价和五价轮状疫苗。
HPV疫苗最开始上市时候,一针难求,哪怕是到了如今,预约九价依旧是难上加难。靠着HPV疫苗,蒋仁生在2018年、2019年将销售额疯狂上提,分别达到了52.28亿元和105.87亿元,同比增长289%和103%。

两度摸到了攀升机遇的智飞生物,彻底实现了“脱贫致富”。
及至2020年,新冠疫情大势来袭。
每一次疫情肆虐的时候,医疗行业往往面临着阵痛与机遇,苦难是真实的,但对于研发制药公司来说,苦难的背后说不定也包含着宝藏。

智飞生物在疫情初始期瞄准了疫苗概念股,在2020年初的时候,智飞生物的股价还不到50元,经过了疫情的肆虐后,它的股价如今已攀升至134元,最高的时候曾经达到过190元。
如此一来,智飞生物的市值达到了2144亿元,占据50.7%股份的蒋仁生,在短短半年间,赚到了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这个年近半百才开始创业的男人,用两个十年,实现了疫苗研发行业的神话。
蒋仁生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作数。

如果没有自己近二十年的防疫站工作经验,蒋仁生未必能够在这个行业如鱼得水,如果没有足够沉得住气,蒋仁生不会迎来两次腾飞。
结语
当然,智飞生物并不是二战封神,它作为一家大型企业,目前走到了发展的高点,与此同时也迎来了新一轮的考验,能否保持如今的战绩,谁都说不准。
媒体推测蒋仁生在经历了新一轮腾飞后,也许会加大代理的投资,但蒋仁生本人似乎并没有这个打算,2020年的他正忙着套现,高位套现虽然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但适当放缓脚步,总比急于求成的冒进要来得实在。
有人说,智飞生物的未来面临着代理与自主研发之间的矛盾,那么蒋仁生又将如何化解这一场矛盾呢?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无法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作者:黑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