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大全阅读笔记:方法11 【行为设计表】
寻找“目标行为”和对应的“竞争行为”(妨碍目标行为发生的行为)
例如看书是目标行为,那么在看书期间刷手机就是竞争行为
从四个维度,分析目标行为和竞争行为
①“难度高低“”
②“诱因多少”(诱导行为发生的条件)
③“有无竞争行为”
④“行为奖励或惩罚出现的快慢”(例如刷社交软件会有即使快感,看专业书则很难看到结果)
利用竞争行为的原因改善目标行为(下图例子摘自书中)
总结来说就是
减少竞争行为的诱因,增加目标行为的诱因
增加竞争行为的难度,减少目标行为的难度
(通过改变先决条件来改变行为)


本方法使用了“行为分析学”的知识,通过特定方法分析行为,从中总结规律并利用,以增加自己的“有效时间”。我非常认同这一方法---就是将很多人说的“复盘”用科学的知识和具体的步骤规范化了嘛!
补充:正文中的ABC行为分析理论:A-anteceden先决条件 B-behaviour行为 C-consequence结果。其中:促使目标行为增加的结果—强化物&减少的结果—弱化物。
其中用来强化(或弱化)的行为的强化物(或弱化物),必须在行为完成后紧接出现才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