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院的少女
——记录下在修道院所度过的时光,如果你曾为此动心
那一天,少女只是凝望着,那座由花岗岩堆砌而成的教堂,夕阳的余晖洒落在华丽的雕纹下,向湖面倒映的斜影注入金色的柔光。波纹随风轻轻泛漾着,水中匀称摇摆的景色就像是一幅朦胧的点抹画,置身于此境,少女不禁为矗立在眼前的神圣感而晕眩恍惚。
如果就此拥有了虔诚的心和能够自愿双手合十,静静闭眼祈祷的信仰,那么一直以来向往着另一个世界的人们,想必自然会倾尽一生去侍奉那不可触及的存在吧。
少女走进教堂,两边立着宁静,素雅、磨得透亮的大理石雕,比镜子更清晰地照着少女的脸庞,在她眼眸的深处,一团黑影由道路的远处渐渐地向着她靠近。随着脚步声的加重,少女认出了他的真容,在申请成为修女时,他曾见过这位修道院长一面。
修道院长一手握着鞭子,一手向少女伸出表示欢迎,脸上浅浅的笑容透着寒意,射出的目光尖刻而又锐利,少女只是站在他身前就已经胆战心惊,不敢用目光与他对视,他与少女心中那民间流传的和蔼可亲的形象似乎是相差甚远。
少女低着头,颤颤巍巍地也伸出了手,在手臂一阵轻微的晃动后,少女过了许久才敢再看向身边的四周,此时,院长的身影已经消失不见,随后又是一段静的离奇的时间。
至于为什么少女要来这里,那肯定不是为了要将长发束之高阁,罩得住整个脑袋的修女服。非要说的话,大概就是祈祷能够想到星星,星星能给予幻想,而幻想就与童话一般美丽。当然,这是谎言。
————————————
对初愿什么的不感兴趣,说到底,少女从来就没有想过献身与神明,比起这个,少女的新生活已经开始了,她做完派来的活,拿着发下来的圣书坐在喷泉旁边,享受着光和水的沐浴,这段时光,对她而言舒适又惬意,非要形容的话,就像陪伴在院长说的神灵旁边
嘛,因为人是有原罪的,院长大人倒也真是辛苦,第一天还没结束,总得保持他那像是冻僵一样的笑容,还得费尽浑身气力,鞭打着少女,驱除走少女过去(其实主要是这一天)所犯的所有罪过。不过由于高声交谈是禁止事项,所以少女要忍受住雨点般刺在身上的洗礼和潮水般涌向喉尖的喜悦,事后轻轻抹去幸福的泪水,向院长表示着发自内心的感激。
飘落的羽毛不知道它最终的结局,撒落在泪痕的光斑也改变不了什么未来,少女无才无艺,好心的大家自然也没有强迫她屈身去俗世兼职,为修道院赚取那肮脏金钱而弄脏了纯洁的心灵,大家让少女每一天都在修道院不停地工作、祷告,如此轻松,还保持了所有的清纯,如此俭朴,又倍受院长青睐,常常施予少女神圣的鞭笞,少女初来乍到,就已经不断地得到神明的恩赏,恐怕圣女再世也要相形见绌了。
————————————
教堂里有一架信徒捐赠的钢琴,只可有院长和少女会弹,不过由于少女只会演奏渎神的旋律,所以院长就让她自己去练习圣乐,当然,同时不能忘了对一旁的圣象冥想祷告就是了。不过谱写不同圣乐的几位音乐家少女也大都知道,她也暗自佩服着院长高雅的品味。一般等演奏完后,少女要按照时间表回到房间休息,然后去迎接新的一天
虽然不知道是不是神明制定的作息,不过少女发自内心反感每天清晨5点半起床,维系2个半小时晨祷的制定,好在神明根本就懒得关注她的脑海,宽容地让少女能够一边机械一般划着十字,一边尽情自由遨游在幻想的精灵和异域的国度之中。
至于圣书那些要咏唱的调子,混水摸鱼,对少女来说怎么都没有所谓,反正比起忍受着酸胀的脚踝,不停地起身下跪,下跪起身,对着用什么做的都不知道的雕像磕头,还不能去方便的痛苦,一切都算不上什么。
————————————
对少女来说,忏悔是非常有趣的,关键在于少女每天的罪过多的连她自己都数不清,想在本子写什么就写什么,特别是像指摘之罪,只要不骂院长是傻瓜,稍微说说院长讨厌的嬷嬷和其他神父的坏话,那么这一天就能少挨很多鞭子。而且在过程结束后还能一把火把那些纸统统烧掉,再也没有比这更令少女心情舒畅的事了。
————————————
所谓顺从是一种美德,聪明反而是愚蠢中的愚蠢,少女很想笑这些教义,因为圣书中印刷的错别字到现在也没人敢改,毕竟唯一有资格改动的院长早就将圣书了然于胸,又怎么会去翻阅凡尘之物呢?不过如果让院长知道了,院长或许就能找印刷厂拿一笔不菲的酒钱吧。
————————————
少女也不在意俗世的出身,反正她也既不是无家可归或是智力残疾被送来接受救济的,也不是因为感情问题遁入空门的,她只是为修道院的景色所吸引,为与表面的神圣所相悖离的,截然不同的人性所吸引,为虔诚侍奉主的同学们那像是林中清泉般滢澈的眼神所吸引,为与外面不断的战争不同的“人间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这句话所吸引罢了。
————————————
一切答案在圣书里找寻,少女错了,那就是曲解圣书的意思,因为圣书是永远正确的。假如,少女只是想想,假如她也成为一心所寻主的肯定的木偶,假如她也模仿那些超出某些范畴的圣徒的举止她说的话也能编进圣书吗?少女不知道,反正使徒里好像也没有女性……
那些作息门禁,少女开始渐渐地无视,夜晚教堂的烛光可比花里胡哨的冷色调彩绘玻璃暖和的多,躺在草地上望着天上的星星,光再怎么微茫,也总是能触动感情的,在修道院这个需要压抑情感的地方,像少女这样会被牵动内心,不由为自然与色彩吸引住的人才是最为脆弱,最为痛苦的。
————————————
只进不出的监狱,没有期限,也没有念想,时间会消磨,会习惯,会麻木,会沉沦。少女每一天都得确认自己是否已经把心交付与了神明,不时都会去感受第一次来到修道院前的景色是否还她感到颤动与惊喜,但少女不知道这是反抗,反抗会勾起回忆,回忆会想起美好,美好会与对比现状,会产生失落,失落会使她更忧郁,忧郁要想着更多的罪与救赎,把一切推向一个分叉口,一个必须抉择的路口,要么投向神的温柔,要么跌进崩溃的深渊,无法回头。
也许神还没抛弃少女,但少女找寻的意义并不是神明,如果做一个浪漫的诀别,只是想一想……照耀少女的圣光刺得扎眼,她模糊的背影渐渐向着光道隐去,在被羽毛素裹,被天使牵着飞升的时候扔掉胸前的十字架,再从半空中抛着花瓣倏然坠下,用鲜血炽热的爱意浇灌马鞭草、百合、玫瑰……啊,可真是一场不错的梦。
少女悄悄弹着钢琴,依然是自己最喜欢的旋律,她回忆着为他人救济与祈祷的时候,对生的执念,对死的恐惧总是浸染改变着每个人的心灵,或是冰封剩下的时间,等待死神的来临,或是总是欺骗自己,回避不去谈及,少女这时会把十字架放进他们的手心,在窗外夕阳的余晖下虔诚地为他们做一段祷告,劝他们相信神明的存在。虽然少女的忧伤与处境和他们不一样,但少女觉得这份爱与温情才是神明真正存在的地方。
————————————
少女患了病,院长将她锁在教堂里,他告诉少女,只要祈祷和鞭笞自己就好,神明会帮助他的仆人的,如果她的信仰真诚。
寒风飕飕,熄灭了所有的烛光,霜花折反的月光射入了少女的眼睛,少女呆滞地注视了这束光好一会儿,然后,她脱去修女服,带着未曾有过的愉悦笑容,唱着歌,弹奏着最为轻快的音符,并与脑海中幻想世界的朋友们一一告别,或许这是少女第一次觉得修道院的生活是有意义的,也是第一次将自己交付与神明。
少女吞下了十字架,第二天就随着棺材埋进了更大的十字架底下。院长嗔着泪,向女修士们追念着少女的虔诚与功绩,再刻下碑后铭,大家都悲伤地离去,在第二年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想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