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假言推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知识点:假言推理(充分、必要、充要条件)
定义:假言推理是根据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分类:
1.充分条件:由条件推导出结果。通常用“如果 p ,那么q……” “只要 p ,就q……”的形式表示。
2.必要条件:由结果能推导出条件。通常用 “只有p……才q……”的形式表示。
3.充分必要条件:也即充要条件,意思是说,如果能从命题p推出命题q,而且也能从命题q推出命题p ,则称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且q也是p的充分必要条件。
有效形式:


例:1.
根据“只有梳理清楚文章的论证思路,才能准确把握文章主旨”作出推理,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①张三梳理清楚了文章的论证思路,所以他就能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
②张三不能梳理清楚文章的论证思路,所以他不能准确把握文章主旨。(否定前件)
③张三能够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说明他能梳理清楚文章的论证思路。(肯定后件)
④张三不能准确把握文章主旨,说明他不能梳理清楚文章的论证思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题说明:“只有……才……”是典型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有两种有效的推理形式,分别为否定前件、肯定后件。
考试运用:
2018年高考:4.下列选项中推理的过程与第⑤段画线部分相同的一项是( )(3分)
⑤我们先从简单的例子说起,如果人真的是情感的动物,那么一旦受到处部环境的刺激,就应不加控制地将情感表达出来,可是,被师长责备时,有多少人会回嘴或怒目以对?对于上司或面试的主考官,有多少人会直接宣泄心中不满的情绪?大概不多,除非打定“此处不留人”的主意!可见,人并非情感的动物。情感的运用其实有规律可循。用经济学的话来说,就是对成本和效益的考量:对师长、上司、主考官等宣泄不满,成本高而效益低,做了不划算,因此不值得这么做。
A.他只要是选手,就会进入赛场,现在他是选手,所以,他会进入赛场。
B.他只要是选手,就会进入赛场,现在他没有进入赛场,所以,他不是选手。
C.他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才会缺席,现在他没缺席,所以,他没生病。
D.他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才会缺席,现在他缺席了,所以,他生病了。
试题分析:
参考答案: B
解题说明:原文可缩写成:“如果人是感情动物,受责备时就会回嘴;可是他没有回嘴,因此人不是情感动物”,属于充分条件否定后件式的推理;对应B项:他是选手,他会入场;可他没入场,因此他不是选手。原文是“只要……就……”而非“只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