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了怎么改不通过就这样吧!当个证据留在这!这个数据量可是百万人群数据!【...

@超笨比的小蘑菇 看完了你说的,我知道你可能不会认同我接下来说的话,因为没有谁的思想能简简单单因为几句话就能改变,我本人也几乎不在网络上发表言论,但我还是想回复你,因为你太傲慢了,你说女性一边享受着男性带来的科技成果,一边诋毁女性,任谁听了都会怒火中烧。
首先,诺贝尔是吧,女性确实少,但你闭口不谈的是女性为什么少。从直接原因来说,是女性教育的缺失,根本原因来说,是父权社会的压迫。先别急着怼,看完。
直接原因:诺贝尔奖是自1901年开始发的,这是前提,你先记住。
中国真正的女子上学时要追溯的清朝末年尤其是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从清政府允许女性上学直至民国时才有女性大学生。但那是有学校和学科限制的。真正全面开放性的允许女性上大学还是从我们新中国成立(1949,比1901晚48年)以后,真正实现了男女平等,不限学校不限学科,只要考取了就可以上。(话是这么说, 但思想的转变是很难的,在绝大多数人的思想里,女性与教育是不相关的,在那个年代,上学难,为了上学,一个家庭能让一个人去上学就很厉害了,在家里有女孩和男孩的时候,由于流传已久的、根深蒂固的、很难改变的,所谓的男性才是家里的顶梁柱的想法,在大多数能让孩子上学的家庭里,都是男孩去上学,随着国家富强,对学业的补助增多,大多数家庭都能支付起孩子上学的费用后,女性受教育的比例才逐渐增多,你觉得我说的那个年代的事情不对的话,可以回去问问你的家长,在他们眼里,那个年代的女性能受教育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当然,你要不认同哈括号里面的字,你可以自动忽略掉,别看这个括号,只看前面的,你就会发现,在中国这5000多年以来的文明里,女性受教育的时间,哪怕从清末开始算起,满打满算只有170多年)
看完中国,我们看欧洲,欧洲相较于中国,其实要早一些,并且清末时期开始有女子入学也是受西方思想影响的,那么欧洲是什么时候呢?我们以英国为例,毕竟每个国家都列一遍不现实,不要觉得这个例子是个例,因为英国已经代表了那个时候欧洲国家的顶层。19世纪以前,英国女子几乎没有机会受到正规教育,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英国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女子教育的重要性,由此拉开了近代英国女子教育的变革。
19世纪以前,男权至上,英国女性受教育只为找到如意郎君,而且是只有上流社会的女性的社会教育,即便如此,她们的受教育目的显得如此的廉价,你认为这样的情况下,能培养几个人才呢?进入19世纪以后,中产阶级为了提高自家的女孩在未来婚姻市场上的竞争力顺利钩到如意郎君,她们会刻意把女孩培养成淑女,让她们接受一些基本的教育,知书识礼,学会修饰自己,装点家庭。但女孩接受正规的教育是不被赞许的,一些保守男性认为女性接受教育、长才干是一件危险的事,如约瑟夫德迈斯特就曾说过“知识对女性来说是最危险的”。中产阶级女孩并不是为成为好妻子、好母亲而受教育,而是为了找到好丈夫。教育的内容除了一般的启蒙课程外,主要就是学习一些在“吸引”丈夫方面十分有用的打扮的知识,如礼节、跳舞、唱歌、绘画、法语会话、精美针线活、钢琴演奏等,同时也学点外语、算术、历史、地理、阅读、写作、语法等知识,但基本上要求都不高,只要了解基本常识即可。正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明确指出的那样:“女子所学的一切,无不明显地具有一定有用目的:增进她肉体上自然的丰姿,形成她内心的谨慎、谦逊、贞洁及节俭等美德;教以妇道,使她将来不愧为家庭主妇等等。”同时,女红、管理家庭开支、支配佣人、指导孩子等也是必修课程,老师有时甚至会教女孩们如何梨花带雨,如何弱不禁风,如何尖叫和晕倒,以此来吸引男性的关注,激发男性的保护欲。教育带给这些女孩们的显然不是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真正意义上的专业知识,而是为人母的工具和手段。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迅速转型。工业革命带来了英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社会焕发出了巨大的生产力。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土地兼并的加剧,社会生产方式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广大女性,尤其是工人阶级女性,为了生存,不得不走进劳动力市场,进入到大工厂中工作,成为独立的催佣劳动者。随着工厂规模的扩大,工人人数的猛增,越来越多的女性从封闭的家庭中走出来,参与社会竞争,并通过自己的劳动,锻鍊了意志,开阔了视野,培养了自尊、自信、自强的性格特征,她们看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女性逐渐摆脱了以往家庭无酬劳动者的身份,成为了拥有独立收入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第一批经济独立的女性群体开始步入历史舞台。在英国女性的积极追寻下,19世纪中后期女性在教育发展中的变化是惊人的,女子在教育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权利。在初等教育方面,在1870年《初等教育法》颁布尤其是建立起强迫义务教育制度之后,女生得以和男生一道接受既定年限的初等教育。在中等教育层面,英国女性几乎有了和男孩一起受教育的机会。到1919年,英国1080所公立或受认可的中等学校中,有224所是男女同校的,相比从前女子只能在家中或女子学校接受基础教育的情况,女性地位已经有了很大提高。而在高等教育方面,英国大学不再是男性一家独大的局面。伦敦理工学院、威尔士大学等英国知名高等学府,都向女性敞开了大门。且女性在大学中学习的课程与男性几乎完全相同,而不是只能学些家政、理财之类的知识。看见了吗?1919才开始哦,距离1901年,晚了18年哦。
综上而论,你可以得出,哦,希望你可以得出,诺贝尔奖颁布的时候,世界各地的女性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受教育权,这就是诺贝尔奖女性稀少的直接原因,那我为什么说父权社会的压迫是根本原因呢?请你在上面再仔细看看,她们为什么没有受教育权?相信一位有着正常总结能力的人都能看出来。这里我就不多赘述了。所以我不知道你到底想从诺贝尔奖的男女比例中得到什么,哦,大概是想得到女性比男性笨的结果吧,但事实上,科学表明——这个科学表明你可以自己查,不要让别人告诉你,自己动动手,两性智商没有大差别。我还查了呢,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比例,白人可是占90%哦,你是觉得黄种人比白种人笨吗?所以我说你傲慢,你这句话的意思就像是资本家对打工人说:我都给你们发工资了,你们怎么还能说我在压迫你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