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玩笔不谈字”实则是一种庸俗

2022-02-28 10:55 作者:--单走一个6  | 我要投稿

  前言:本篇是由我在一个“笔圈不谈字”的视频下面的评论整理而来,所以有些地方会脉络不清晰,但不会影响对文章整体的理解。

——————————分界线————————————

结论:笔圈需要谈字,关键是看谈的是什么字,这个字不是指字是否美观这么肤浅的问题,而是你是否真正会使用钢笔,是否真的发展出自己针对钢笔一套独特的书写方法,真正体验到钢笔乐趣的人不仅仅只是停留在钢笔表面,而是一种内在的底蕴和驱动力。

“玩笔不谈字”这种流行的说法,看似在“高大上”地提倡尊重,实则是在以尊重之名,把钢笔圈的庸俗化,而你们原本可以更上一层楼。      

——————————分界线————————————

  笔性是可以决定字性的,也就是字的风格。你字这么丑,当然想当然的以为玩笔不谈字了。但这么一来,你的关注点就必然局限在钢笔的外在的玩法,而不是钢笔本身的结构,这样玩笔会是浅薄的。

  真正会写字的人,会利用钢笔的结构发展出一套适合自己的一套书写感觉,那种感觉只属于他个人,别人无法完全照办,这也是最大的魅力。天天买买买是玩笔,真正会用钢笔,找到自己的“道”何尝不是更“高级”的一种玩笔?

  我们总是有一个误区,钢笔和写字的分离的,实际上两者是相互促进,不分彼此的。就好比玩毛笔,你当然可以欣赏毛笔的做工,用什么笔毛什么材质的木杆,但如果没有会使用毛笔的笔性,毛笔真的就只是一支带毛的木棍而已。你的字很无聊,代表了大多数笔圈玩家的水平,希望你找到钢笔真正自己适合的写法,那是不一样的开阔世界。并且我希望,玩笔不谈字这个说法的本意是尊重别人,而不要成为某些人只会胡乱画画的借口

  笔圈需要谈字,关键是看谈的是什么字,这个字不是指字是否美观这么肤浅的问题,而是你是否真正会使用钢笔,是否真的发展出自己针对钢笔一套独特的书写方法,真正体验到钢笔乐趣的人不仅仅只是停留在钢笔表面,而是一种内在的底蕴和驱动力。但在我看来,玩笔不谈字只是一些不会使用钢笔的笔友为自己开脱的措辞而不是他们以为的尊重。

  其实大众对练字有一些肤浅的误解,这也是笔友爱犯的毛病,实则是庸俗还有庸俗为荣。所谓练字,究竟练的是什么?你们以为练的不是字型?其实书法远远没有这么肤浅。所谓书法,练的不是字形,而是笔性。每一个书写工具都有自己的笔性,每一个书写者都可以找到与之相处的书写习惯。我并不是肤浅的把练字和玩笔强行绑定在一起,因为钢笔本身的功能就是书写,既然要书写,就一定需要了解笔性,这与是否好看无关,而与书写本身相关。而你们以为所谓的练字,其实只是肤浅的描画和造型,所以才会有太多二极管思维的笔友,把玩笔和书写分离开来,还是说振振有词,其实只是没有找到钢笔的笔性,说一些看似颇为尊重他人的话罢了。

  字、笔虽然是分开的,但两者内在是分不开的,毕竟笔是字的表达工具,字的笔的结果,并且两者会是相互促进的,绝非庸俗意义上的两者毫不相干,不然你玩笔只会玩了个寂寞,掏空了个钱包。

  请注意,我从来没有在聊字的美丑,因为那都是外在的东西,根本不重要。而笔性是你对用钢笔写字的感受,你的笔性是杂乱无章,形成不了自己风格,这才是原罪。

  很多人的玩笔,无非就是掉入了消费主义买买买,图个无限种草的快感,其实他们对于自己真正需要什么钢笔的写感是不了解的,只会觉得:哦,这个不错,那个也不错。

  你会发现,所谓字好的人,无非是在用书写工具的结构书写,在用一种感觉书写,那种感觉,与字的好坏无关,而关乎内心的解放。

  崔寒柏在描述自己写字的感觉时有一个比喻;那种感觉就像是杠杆,一切都是杠杆在发力,荡过来荡过去。其实这就是完全掌握笔性后的自然表现。你眼中不再有具体的字形了,而是一种形而上的感觉,感觉一到,啪一个字就出来了。

崔寒柏临兰亭,美不胜收

  b站里,懂钢笔字的人不多,云帆算一个。懂秀丽笔的人不多,小为算一个。他们都形成了自己的感觉,我也形成了自己的感觉。与他们都不相同,但各有独特。

云帆金豪世纪随写
小为秀丽笔书写

  

笔者提倡大量的自然书写,从而训练笔性,这也是唐人尚韵的根本原因。这是用金豪9056抄周易的节选
笔者半年前的字,那时候字还很稚嫩,但已经能看出在为摸索出属于自己的笔性而做努力了
这是所谓“笔圈不谈字”的一个up主视频里的字,可以看到他根本无法建立起自己与钢笔之间的书写系统,杂乱无章。他所谓“笔圈不谈字”的依据是什么?他说:反正字这个东西,好好写能写好,一随意写就被打回原形,所以字要和笔分开。这实则是对真正的书写认知不到位的结果,是一种庸俗。这其实也是广大笔友们的现状。

我跟小为的理念书写习惯很像,但是由于书写工具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风格,所以书写工具的可以决定书家风格的,而反过来,书家的风格是可以选择书写工具的。

  钢笔角度更统一,所以我的字更像汉简、隶书、颜体,秀丽笔的角度更多变,所以小为的字造型更加丰富有趣。人来选择笔,笔反过来来影响人的风格。但不管是那种,我们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感觉和适合自己的书写工具,这才是练字的目的。我现在在写字已经完全是钢笔的感觉了,给我个秀丽笔我是完全找不到感觉的,因为我已经跟钢笔形成一套完全融入自己血液的系统,这就是风格固定化了,这也是每个玩笔的人需要寻找的内心统一而不是浅浅一句“玩笔不谈字”就草草了事,这与尊重无关,只有自己有关。

 我现在拿起钢笔就是钢笔的感觉,一入纸随手写就是钢笔的书写感觉和构架,而水笔、铅笔、等等完全无法给我带来这种感受 ,这就是钢笔的“笔法”,这与庸俗意义上的“练字”无关,与字是否“美观”无关,与字的“描画”无关。

   打个比方,有人爱的是无数个不同的女人带来的刺激,而有人喜欢的是女人本身,谁更懂女人?我爱的是钢笔结构的本质,而你仅仅喜欢外在的装饰,谁更懂钢笔?

  年少时喜欢搜罗各种钢笔,寻找各种不同的写感,但其实随着对笔性的熟悉,其实大多数钢笔我并不适合我。因为这时,我的笔性和风格已经固定了,对钢笔的需求也只是停留在那“固定”的几个“老朋友”身上了,其他的笔不是不能写,而是真的没必要了。就好比鲁迅,一生写了五百多万字,但他经常用的毛笔只是一根叫“金不换”的蝇头小楷,非常非常的固定。

  米芾知道吧?人家是书法家,但是笔墨纸砚都会收藏,但是如果他根本不会书法,他根本不会去赏玩那些笔墨纸砚,所以爱好是相互影响的,没有任何一个爱好是独立存在的。就好比很多笔圈的朋友,因为玩钢笔,有的爱上了手账,有的爱上了读书,有的爱上了书法,有的爱上了手工……爱好相辅相成,相互成就,不会独立存在的。单纯消费玩笔当然也可以,不过你的考虑你的钱包到底能否配上你不断膨胀的欲望,玩到最后,怎么说也得大文豪来一套吧?

  单纯玩笔里面固然有很多有趣的东西,但如果落实不到对钢笔本身的“期待”,就总感觉少了些“底蕴”或者说“内驱力”,就好像没了文化只有空壳,单纯玩笔我当然不反对,但我也不提倡,因为我们需要更高的追求目标,没必要仅仅停留在浅层处。

  这就好比藏书和看书的关系一样,藏书当然是一个圈子,还是一个大圈子,但如果这个人不喜欢看书,只喜欢收藏稀有的、有价值的书,只喜欢每天给书扫扫灰、摸一摸纸张的质感,其实也没多大意思,玩到最后,比的不就是个买书的财力和搜书的精力吗。

  类比到钢笔上,要是单论笔尖的写感,三四千的笔也就到头了,那再往上呢?不就玩玩莳绘、玩玩限量、玩玩设计,几万几万的砸。这跟藏书其实没多大区别,藏再多书也算不上文化人。藏书家值得羡慕,但终究是少数,没那么多人闲钱那么多没事往里砸钱。很多人买书主要还是七看三分藏,钢笔也是如此

  另外我不想看到笔和字呈现对立的态度,两者本就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无论哪一方有发展,都会对另一方爱好有促进作用。现在这种把字和笔隔离的氛围,实则把文人高雅的圈子庸俗化了、非黑即白化了,搞得好像笔圈只需要谈笔、买买买,字圈只会写字,人均英雄616一样,这样很智障。

  最后,很多人很容易有一个误解,好像我谈“字”是在谈书法,但其实不是,我从来没谈字的好坏,而是书写的本体感受,说大白话就是:你能不能用钢笔写的爽,并且这种爽只能是钢笔给你带来的,别的工具无可取代,这是只有钢笔给你带来的感动,有没有这种东西?要是没有这种东西,我们需不需要去追寻?还是说,仅仅把钢笔作为一个买买买,就像那些藏书家, 只藏不看一样?我想,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

  切勿把两者对立,我反对”玩笔不谈字”,正如同“藏书别看书”一样,没有恶意,而是每个人本可以向上再走一步,把对钢笔文化的热爱融入骨子里,为什么非要固步自封,停留在很肤浅的层面呢?

  你本可以更进一步,而有人却以尊重之名,把笔和字分开,甘愿做个傻逼。

“玩笔不谈字”实则是一种庸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