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敬虫子

2020-03-12 23:39 作者:第1000个OTAKU  | 我要投稿

一开始我并不明白,为什么三体人把逃亡主义看得这么重,甚至比罗辑琢磨出“黑暗森林”还严重。为什么北海如此执着于逃亡,连燃料都不带多直接就跑了。还有“思想钢印”中把人类必败打进去究竟有什么意义。(惠子的破壁究竟有没有成功我不好说,毕竟间接让北海拿到控制权蝴蝶效应

还有那句“都一样”。什么都一样?

“在那之前,要多想”......通过可视化的表现之后我突然就豁然开朗。

“逃亡主义”逃走的不是人类,而是火种。是三体人前功尽弃的可能。“逃亡主义”不好听,也许可以叫做“希望工程”。

我联想到玩过的《质量效应》系列,在玩3之前先玩了仙女座。现在回忆起来发现,仙女座计划其实就是“逃亡主义”最终实施。面对收割者,史前文明普洛仙照样被打到灭绝(剩一个)。人类面对三体的下场和着没差多少(也许好点,都不用打仗直接秒没了),所以仙女座计划与其说是为了开拓新世界和殖民地,不如说是为银河系被收割干净这个最坏结果做一个备份。希望在另一个星系的幸存者能收复银河系(当然仙女座还是搞得像殖民地的开拓者多一点)。毕竟跨星系航行无论在《三体》还是《质量效应》就是一张单程票。能往返的时候说明已经实现文明的层级跃迁。虽然这个希望也就和没有一样。

希望是什么,是失败快到99.9%了,无论小数点后的9有多少,总有一个1让失败不是100%

虽然希望和没有一样,但并不是没有。

想想,人类能进化到现在,不也是一个又一个的不知百分之0.1的多少次幂的“可能”堆积到现在的。所以就算只带了不到一半的物资,只有5条船,只要逃出去了,那就是火种没有熄灭,那就是有继续挑战下一个“远低于0.1%”的资格。为了这个目标,生还是死,确实都一样。死亡是对生命的威胁,也是对文明的馈赠。

虫子,就算被杀再多,只要一息尚存。就能卷土重来。

生死为何物?天地一浮游。



敬虫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