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八个“锦囊妙计”,让你的公文简洁明了(二)

2023-01-05 09:35 作者:遴选赵老师  | 我要投稿

05  精炼词语,句子成分共用

在公文语体中可以采用句子成分共用的形式,避免很多重复词语,使语意的表达显得非常简洁。

例如:“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民族,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创造精神的民族。”

可以把以上三个小句中的谓语成分集中起来,共用一个相同的主语和宾语: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勤劳勇敢和富于创造精神的民族。

这样句子就显得语意集中,句式紧凑,更便于理解。但运用成分共用要注意瞻前顾后,词语搭配合理。

06  恰当运用古词语

大量的古语精华正合乎公文语言简洁凝练表意确切的要求。当我们阅读古代典籍的时候,那些至今生命鲜活的精粹古语就会扑面而来。

例如:孔子的《劝学》中的“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不耻下问”;

《孟子》中的“天时”、“地利”“人和”、“苦其心志”、“浩然之气”;

魏征《谏太宗十思书》中的“居安思危”、“戒奢以谏”,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如果把这些古词语恰当运用到公文中,不仅使文章表达精练,而且还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另外古语词一两个字、几个字往往可以表达极为丰富的内容,这些特点正好切合了公文语体对语言词汇的要求。因而在公文中恰当使用古词语是必要的。

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古语词的某些缺陷,在使用时必须遵循时代性原则和意义明确原则。

07  使用公文专用语

公文专用语一般都有特定的含义,在长期写作实践中形成了言简而意丰的特点。这些专用语都是约定俗成的,在公文语言表达上十分凝炼简明,在公文写作中可适当运用。

例如:一篇“请示”的结束用语常常是“当否(妥否),请批复”,这样就比“是不是妥当,请给予指示,我们好按照指示去办理”要简炼的多。

又如在公文中经常出现的词“收悉”、“妥否”、“鉴于”,分别表示“收到并且了解”、“不知是否妥当”、“考虑到”,这些专用语的运用不仅使语言简洁精炼,而且也不会出现理解上的障碍。

能起到简练作用的公用专用语汇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开头用语:兹(兹有、兹经、兹因、兹由……),据(据悉、据查、据了解、据反映、据核实……),经(经查明、经研究、经审查、经会议讨论通过……) 等。

称谓用语:本(本部……)、贵(贵店……)、该(该公司……)等等。表态用语:同意、照办、即办、当即执行、坚决贯彻等等。

引叙用语:闻(欣闻、倾闻……),悉(欣悉、惊悉……)等等。谦敬用语:承蒙协助、承蒙惠允、不胜感激、不胜荣幸、大力协助等。

总结用语:总之、综上所述、据此、对此、为此等。希望用语:希(希予、希将……)、请(务请、拟请……)等等。

结束用语:此(此令、此复……)、特此(特此通知、特此通报、特此函达……),希、望、盼(希遵照执行、望贯彻落实、盼即妥善处理、盼复……)等。

08  明确语意,凝炼句子,力戒重复

比如一篇关于新闻发言人的《意见》初稿中有一段:

“明确新闻发言人工作范畴。要保障新闻发言人正常开展工作,确保其能列席重要会议、阅读重要文件、参与重大事件处置,了解全面情况,及时获取第一手资料,掌握重要信息,为新闻发布作好相关准备。要为新闻发言人开展工作创造条件,进一步规范新闻发言人的权责,为新闻发言人敢说话、愿说话、善说话创造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让新闻发言人进入知情圈、决策圈、行动圈。新闻发言人应能参加重要会议、阅读重要文件,可向本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建议开展新闻发布活动的时机、内容、形式和人选。”

这段中,重复的、不必要的意思颇多,“让新闻发言人进入知情圈、决策圈、行动圈”的提法也不确切。

应修改为:“明确新闻发言人工作范畴。要保障新闻发言人正常开展工作,确保其列席重要会议、阅读重要文件、参与重大事件处置,了解全面情况,及时获取第一手资料,掌握重要信息。新闻发言人可向本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建议开展新闻发布活动的时机、内容、形式和人选。”这样避免了内容重复,语言也比较简洁。


八个“锦囊妙计”,让你的公文简洁明了(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