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厂商脱钩谷歌是假设还是必然?数据资产才是争夺核心!

有很多人对最近发布的小米miui系统的看法,在这个看法发布之前,其实大家可以先通过读读这段关于开源安卓的定义会更清楚安卓与miui的关系,这同样也涉及到国产系统定制厂商。
安卓系统是不是谷歌说了算?
Android 源自于 Google 牵头并联合众多企业成立的“开放手持设备联盟”(OHA)。如今,许多企业(包括 OHA 的创始成员以及其他企业)都在 Android 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这些企业投入了大量工程资源来改进 Android,使用户能够享用搭载 Android 的出色设备。
这些企业在 Android 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因为我们都相信有必要打造一个开放的平台。我们的用意是将 Android 打造成一个开放源代码(而非免费软件)平台,显然,Android 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众多志同道合的组织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携手打造了一个共用的平台。Android 的首要理念是务实。目标是打造一个每个贡献者都可以调整和定制的共用产品。
不受约束的定制必然会导致不兼容。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Android 开源项目 (AOSP) 还推出了 Android 兼容性计划,该计划阐释了与 Android 兼容的含义以及设备制造商实现这种兼容性需要满足的要求。任何人都能够将 Android 源代码用于任何用途,我们欢迎一切合法的使用。不过,要参与我们正在围绕 Android 构建的共通应用生态系统,设备制造商必须加入 Android 兼容性计划。
作为 AOSP 的主导者,Google 负责 Android 的维护和后续开发工作。虽然 Android 由多个子项目组成,但严格意义上,AOSP 这样只是出于项目管理的需要。我们将 Android 整体视为一个软件产品(而不是可更换部件的“发行版”、规范或集合),并依此原则进行管理。我们希望设备制造商只需将 Android 移植到其设备上,而无需实现一个规范或构建一个“发行版”。
其实从这个定义中,我们要明白,谷歌作为这个开源系统的倡导者,是有这个系统维护和后续开发的责任的,但是厂家在这个开源系统的发展中也是要有贡献的,可不是免费拿到系统装上就完事的,所以,安卓是免费的是不正确的说法,谷歌也不会给你一个厂家免费使用这个开源系统,加入到这个开发联盟意味着你跟谷歌是一个阵营的,需要为系统的发展提供你的支持,技术或者销量。
接下来我们看,谷歌的安卓系统使用品牌推广指南部分:
Android 名称、Android 徽标、Google Play 品牌以及其他 Google 商标均为 Google LLC 的资产,不属于通过 Android 开源项目提供的资源。
如果您想使用这些品牌,以表明它们与您的设备或服务之间存在关联,请遵循本页中的指南。所有包含或提及 Android 或 Google 商标的广告素材都必须经过 Android 品牌团队的审核和完全批准。请使用品牌申请表单提交营销资料以供审核。
这些指南与合作伙伴营销中心和 Google 品牌权限中的营销材料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资料来源:https://source.android.google.cn/setup/start/brands
简单来说,这段就告诉我们,开源的系统并非里面所有的东西你都可以使用的,首先谷歌很严格的区分了开源和不开源的资源,说明中提到的安卓名称,徽标,谷歌市场品牌和带有谷歌商标的都是谷歌的资产,你想要用就必须经过安卓品牌团队的审核和授权,属于营销需求来使用,这个可不是免费的哟。
这次miui12提供了很多新功能,那么这些功能有哪些是基于安卓10来定制的呢?大家可以通过这个官方介绍安卓10的部分来看这次安卓10系统的十大亮点:
Android 10 围绕三个重要主题构建而成。首先,Android 10 以其先进的机器学习和对新兴设备(如可折叠设备和支持 5G 的手机)的支持走在移动创新领域的前沿。其次,Android 10 的主要关注点之一就是隐私权和安全性,其中近 50 项功能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保护、更高的透明度以及让用户更好地控制相关数据。最后,Android 10 可让用户更好地控制数字健康,因此个人和家庭都可以更好地利用此项技术。
用户隐私设置
隐私权是 Android 10 的其中一个主要关注点,相关改进包括在平台中提供更强大的保护措施以及在设计新功能时谨记隐私性。Android 10 基于先前版本构建,并引入了大量变更(如改进了系统界面、让权限授予更加严格以及对应用能够使用哪些数据实施了限制),目的是保护隐私权并赋予用户更多控制权。

内容很多,直接复制这个链接在浏览器打开看即可:
https://developer.android.google.cn/about/versions/10/highlights
关于这个联盟官网我放在文章最后,有兴趣大家可以去官方看看具体这个开源的详细内容
开放手持设备联盟的会员如下:
电信运营商软件开发商商业公司半导体公司手机制造商
创始成员
中国移动
KDDI
NTT DoCoMo
Sprint Nextel
T-Mobile
意大利电讯
Telefónica
Ascender
eBay
Esmertec
Google
LivingImage
Myriad
NMS Communications
Nuance Communications
PacketVideo
SkyPop
SONiVOX
Aplix
Noser Engineering
The Astonishing Tribe
风河系统
Audience
博通
英特尔
迈威尔科技
Nvidia
高通公司
SiRF科技集团
Synaptics
德州仪器
HTC
LG
摩托罗拉
三星电子
2008年12月9日加入[9]Vodafone
Softbank
Borqs
Omron Software
Teleca
AKM Semiconductor
ARM
Atheros Communications
EMP[10]
华硕电脑
Garmin
华为
索尼爱立信
爱立信
东芝
2009年5月17日加入中国联通[11]
2009年5月27日加入SVOX[12]
2009年6月1日加入宏碁[13]
2009年9月30日加入MIPS科技公司[14]
2010年1月6日左右加入中国电信[15]
2010年1月15日加入中兴通信[16]
2010年1月22日加入Saske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17]
2010年7月12日加入联发科技[18]
消息来源:http://baike.eepw.com.cn/baike/show/word/%E5%BC%80%E6%94%BE%E6%89%8B%E6%8C%81%E8%AE%BE%E5%A4%87%E8%81%94%E7%9B%9F
http://www.openhandsetalliance.com/
我本身也不是做技术的,就是希望分享一下这个内容,有些地方说的未必准确,因为毕竟谷歌和厂家的关系属于鱼水关系,但是任何关系也有阶段性的问题存在,现在因为经济贸易的问题,中美之间的科技链必然会受到影响,那么,像谷歌的安卓和我们的厂家未来走向如何确实要值得我们去思考。
谷歌推动安卓开源系统的目的不是为了造福厂家和大众,而是因为从07年开始的信息通信革命已经对谷歌的原来pc市场有了影响,谷歌是一个技术公司,但是其营收来自广告收入占比一直很大,所以,谷歌是一家线上营销数据服务公司,它必须通过获取更多数据流量来实现为客户提**准在线营销的服务,从而实现业务收入的增长。
所以,不管开源安卓的未来如何,谷歌一开始就会想到利用这个系统去捆绑厂家,然后一起分割移动互联网市场的红利,因为苹果已经是独立的移动互联网流量的控制者,谷歌想在这个领域继续保持优势和竞争力,就要有自己的移动终端系统和厂家的支持,而且利用自身的软件全家桶来最终实现盈利目标。
那么,中国厂商在其中到底是什么角色呢?
其实一开始,我们作为一个硬件追赶的角色,无力打造自身的闭源系统,因为这个在国内没有生存空间,所以,拥抱谷歌是最好的选择,07年到14年左右,基本都是利用谷歌的成熟系统加上自己的UI定制来实现市场的快速占领,而海外市场基本就是搭载谷歌原生系统为主,来给谷歌提供收入,这也是谷歌愿意跟国产商家合作的原因,因为大部分海外销售的手机必须搭载GMS才能推出,不然你都没法销售,消费者也必须使用这些软件套件,绕开这个谈使用体验很不现实。
然而,随着中国和世界的手机市场销量基本停滞增长,厂家也开始发力自己的产品深度,比如华为,ov,小米等厂家开始构建自身的体系,尽管系统方面还没办法做到直接另起炉灶,但是基本都开始大幅的修改手机的系统内核,尽可能为自己的生态服务,所以谷歌的安卓和厂家们必然也走向了两个方向,一个想要继续控制厂家,一个并不想单纯的沦为硬件厂家被软件方拿捏,分歧是必然。
那么,身份的改变是因为国产手机市场的迅速崛起,华为为代表的高端品牌在国内迅速崛起,海外影响力也日趋强大,那么,国产系统呼声就逐步高涨,其实去安卓化的更重要是去谷歌化,不能再跟谷歌捆绑过深。
手机厂商门的角色发生了改变,从谷歌的追随者变成竞争者,加之中美的贸易战已经成为现实,所以,国产厂商后期发力系统研发是必然的选择,起码是作为厂家的一个技术储备去做。
总之,我们中国科技企业想要成为高端实体产业的玩家,有些路不得不去走,自研这条路是必经之路,也是通往高端的唯一途径。
华为,小米,OV等等国产厂家,面临的竞争无可避免,华为海外市场的受打压其实就是给国内厂家制造压力,华为发力海外的时候,国内尚且能轻松一些,但是今年以后的国内市场争夺战就是惨烈了。
所以,我们还是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在当前的机会下,抓住这一波换机红利,打造自己的系统级的竞争优势,争取在这一次工业革命中拿到头等舱船票,这关系中国科技企业的未来。
谷歌命门GMS与华为HMS的战争意味着什么?
首先我们都知道Androind 系统是开源的,但是goole 针对GMS 所提供的Search、Search by Voice、Gmail/Google Mail、Contact Sync、Calendar Sync、Talk、Maps、Street View、YouTube、Goole Play(原名为Android Markert)服务却是收费的,需要授权(即厂商需要获得GMS认证).
GMS认证作用及意义
国外许多运营商都要求供应商通过GMS认证,在国外一些运营商主导手机市场的地方,没有GMS认证走运营商渠道是寸步难行。同时在近期的安卓会议上谷歌一次性砍掉了没有前来参加会议的和出货量不及格的各大MADA厂商,更为强硬的是在接下来的2017第三季度将会开始强制进行GMS认证,否则一律不予以使用。
以上来自一家专门提供第三方检测实验室的服务内容来说明,GMS对于谷歌的意义非常之大,而且关系到核心利益,谷歌移动端的服务全部都靠这个系统来维持,所以谷歌跟厂家在海外版手机的合作必须是高度利益一致原则才行,小厂家基本你都没资格装GMS。
而华为HMS是未来华为手机突破制裁的关键点之一,现在的芯片主要受制于代工厂的光刻机,而HMS则是建立华为软件生态服务的重要一步,建立起能替代谷歌服务的基础软件服务,包括地图,搜索,视频,邮件,应用商店等系列,这样的东西一旦崛起,必将对谷歌市场有影响,起码欧洲市场会影响更多,还有一些亚非拉地区的市场,一旦获取流量少了,谷歌收入必然就下滑,所以,对于华为和谷歌,一个做硬件的,一个做互联网的,但是最终的决战都是在数据之上,未来的数据战争才是现在一切争端的目标!
未来是互联互通的大数据时代
掌握数据资产,你就掌握了未来,现在的争夺都是从3g时代开启的信息革命那一天就埋下了伏笔。你想让自己的企业在未来活下来,就必须在下一次信息革命中拿到船票,很显然,华为已经拿到了其中的关键部分,5g通信技术。而其他厂家将会在华为等科技巨头带来的整体性优势下,获得自身的发展空间,芯片技术的突破必然带动国产手机自研的企业更加有信心,而系统方面的劣势开始逐步拉小差距,未来更多厂家投入到系统研发的资源也会越来越多,我们看到将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没有一个厂家能完整的掌握全世界的数据,多元化是趋势,而谷歌一统pc时代互联网的年代也将一去不返。
是取代还是共存?
未来不是谁彻底取代谁的年代,而是我们必须共存和竞争,这才是世界文明发展的本来姿态,而靠一元论来领导世界的想法终将不会成为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