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丨2022年浙江(杭州)全国科普日启幕

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9月16日,2022年浙江(杭州)全国科普日在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正式启动。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浙江省科协主席姒健敏,浙江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谢志远,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杨华勇等领导参加了此次活动。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10月份将召开党的二十大。同时,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精神,加快构建大科普发展格局。
为更好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激发科学梦想和科学志向,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全面提升,2022年浙江(杭州)全国科普日以科普之力,助力两个先行。
01
科学赋能成长 科普驱动未来

科普日活动以儿童歌舞《庆祝》开场,将科学家精神与激励爱国奋斗相结合,展现科学家坚韧不拔的科研精神,以及勇攀高峰的科技强国之心。

著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的故事展现着科学家的家国情怀、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科技未来离不开科学家精神的大力赋能,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杨华勇出席活动并为本次科普日送上了院士寄语。

同时,科普剧《新卖炭翁》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我们倡导了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和方式,绿色低碳也是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科学锚定未来,有活力,有创新,一个个精彩纷呈的节目,让我们看到了卓有成效的“浙里科普”,也奠定了浙江科技的别样精彩。
02
科普有活力 科创添动力
在2022年浙江(杭州)全国科普日上,“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正式授牌,在2022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期间,中国科协联合教育部、科技部等7部委联合发布了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名单,我省钱学森故居、竺可桢故居、苏步青励志教育馆、谈家桢生命科学教育馆、严济慈陈列馆、屠呦呦旧居陈列馆等6个基地上榜,成为“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这里,已然成为了科学家精神教育新的科普打卡基地,可以真切的感受到科学家的家国情怀。
与此同时,数智赋能领跑数字化改革,浙江省科协先行先试,围绕党和国家关于“一老一小”关键事,打造了“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群团助力‘双减’”两个应用场景,让全省200万名老年人、400万名中小学生享受到了数字化改革的红利和实惠。

在2022年浙江(杭州)全国科普日上,对于“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专项行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科普助力双减”优秀基地和企业都进行了表彰。

同时,近年来,杭州市决定全面推进杭州少科院体系建设,共青团杭州市委、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杭州市教育局、杭州市科技局、杭州市少工委以及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单位联合,结合现代青少年科普工作的需求,在各县区设立少科院分院和分站。以促进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的同时,更好的助力“双减”。
03
汇聚科技力量 助力共同富裕
今年浙江(杭州)全国科普日的主题是“科普助力‘两个先行’”,事实上,这一年,科普助力“共同富裕”也达成了实际成果。
科普日活动现场,记者兵分多路,记录下的一幅幅科普助力共同富裕的实践画面,这是浙江奋力推进两个先行过程中最生动的写照:
临安交口小学少科院活动如火如荼、余杭区致力于将科创资源转变为科普资源、衢州山区县的“你点我来”科普创新举措初现成效、台州的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让我们对于科普助力“共同富裕”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和体验。

科技创新永无止境,科学普及一直在路上。2022年浙江(杭州)全国科普日的正式启幕,接下来将有2000余场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在全省各地同期上演。让强健有力的“科普之翼”,飞向千家万户,以科学为未来开篇遐想,以科技为未来注入灵感,推动全社会形成热爱科学、尊重创新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