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的行为。
感兴趣,好奇,等等让人引发冲动的因素,导致行为的改变。行为的改变是内在的也是外在的。
忽然看到冯远征在北京电影学院的表演课,觉得很多地方和我的了解是不一样的,在他的课堂上,是十分欢快的,并不是非常严肃的,者改变了我以往对于表演艺术家的印象。
冯远征的履历是非常优秀的,我喜欢尽可能多的去满足我自己的好奇心,对于他的资料我是尽可能的去了解过的,是以为值得尊敬的演员,甚至在教学这件事上,做出了一些变革性的贡献。
往往来说作为一位演员,被称之为老师的演员,在生活中事业上没有实际的行为去时间久作为老师这个词的责任时,他的价值在演员这个职业上是不能取得突出的价值的。我个人很佩服金士杰老师,他是台湾话剧的代表人物。
对于演员这个词的话,如果把它作为一种行业来说,一种身份来说为了能更清晰的归纳和总结对于这个行业的认知我自作主张的分一下类别
第一是根据工资角度来说,金钱往往是衡量一个人的社会价值的可靠的参考因素
第二是根据从事的工作种类来说,比如戏剧表演,话剧表演,电影表演等等类别
第三是根据研究者的角度来说,表演的风格,表演的专业性等等方面
第一,金钱的角度,比如横店的群演,特约演员,主演,配角等等角色根据能创造的价值给与不同的工资,那么工资少的演员就代表演员的专业性不够吗?我不喜欢用一种单一的标准去衡量一种分类。对于专业的地方戏种的传承人来说演出的钱不多,就代表他的专业性不够吗,俗话说的好,有了观众才有了演员市场的认可,是工资衡量的基本标准。但是观众的喜好是容易发生变化的,就在几千年前广大的群众,甚至帝王都喜爱傩戏但是代表现在的观众就一定喜欢傩戏甚至对于傩戏有痴迷的行为吗?
日本有两种戏剧狂言和歌舞伎,就是强烈对比的两种形式。
光鲜亮丽的外表往往是身份低微的现状,夸张恶俗的角色演员却赚得盆满钵.
表演往往就是不真实的,真实的表达,越接近平凡的时候,就不能使观众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了,被人民喜爱的艺术家,在表演农村的角色的时候,能够切实的还原,但是当真正的让一位农名来演绎这样的一个角色的时候观众肯定不会惊讶于他的演技高明。也就相应的不能产生观众的兴趣,这只是一种情况。
第二行业的不同,带来的身份的不同表演戏剧的专业演员,在电影里演出一个角色的话,这样能够算做他的演技高超吗,优秀的演员,往往能够准确的塑造多种角色,但是在传统的表演里面,往往一开始的选择变得十分重要,传统的艺术表达方式,发展成为现在的表演体系,其实就是包容性的不断加强,就像我们知道的一样,很多的京剧演员可以从事电影的表演,舞台剧甚至戏剧的表演,但是这种逆向的发展是十分难成功的,着眼现在的舞台艺术来看,规矩变得会更加的少,规矩的变少是文化繁荣的一种体现,接近真实的表演在现在的社会里更加的适合观众,我总是把京剧啊传统的戏剧做对比,其实这不是说我更偏向的喜爱传统的表演艺术。
传统戏剧的表演,是不会真实的流眼泪的,舞台上不会真实的出现马匹,不会出现车辆,根本原因是因为舞台的限制,但是往往这种不真实性会提醒你,这不是真实,用不真实的表演来演绎真实,这好像听起来很绕,我哦哦往往是这样给自己解释的,鱼香肉丝好吃并不是因为菜里有鱼的缘故。
第三,其实到了研究者的角度来解释问题的话,才能够更加的理解问题,表演是具有通性的,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艺术是具有通性的,以为演员能够演绎不同的角色,往往具备相同的规律,行为是收思想引导的,在不同的环境下,行为表达出来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喜怒哀乐不同的表达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传递信息的方式存在差别,这样的话就回到演员真实性这个话题上来,到底是演员演得优秀还是剧本写得优秀,比如说你在演绎一个角色的时候,还原度过于真实,甚至百分之一百的演绎了这样的剧本,这样的话,到底是演得好还是写得好?
不同角色的相似点,或者叫做风格,就是表演的专业性,风格是在有了一定量的积累的情况下产生的,并且是在众多优秀的作品中产生的。得到了这样的结论,会很惊讶都说做一件事需要意义,喜爱一件事总是需要结果的,形成风格的目标是需要的漫长的努力的,想到这里的时候,发现自己没有耐心,也没有时间,开始变得仿徨。
这样就变成了以为观察者,往浅了讲就是个看热闹的观众。
表演的形式变得不重要,内在的东西变成了你所感兴趣的核心。慢慢的你也会开始喜欢上除了银幕上意外的演员。
这就是表演对于我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