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字读音
本来是一个朋友问到姓名里面有“汶”字该怎么读,于是考察了汶字的意项,发现收获颇多。
1.明母文韵
wén
黏唾 “又遼東有汶城。《盛輔之云》卽孤竹國也。音文。”——《康熙字典》 2.明母问韵
wèn
水名(在山东)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登泰山记》 3.明母真韵B类
mín
汶山郡(汶山=岷山)汶/岷山郡在今四川 “漢人崏山崏江字作汶山汶江。以古音同讀如文之故。謂之假借可也。”——段玉裁 4.明母元韵
mén
汶濛,玷辱也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渔父》 5.《集韵》武粉切,音吻
wěn
同2
1用作唾沫,还有古地名。4意肮脏。正常不应用于人名。235专指地名,正常也不会用于人名。后来得知,起名时候父母因为孩子五行缺水,文字加上三点水,没有仔细考虑汶的意义,甚至只是知道“文”字意义就把“有文化、文静”代入。从这一点考虑,人名的读音就没那么重要了,选择一个顺口“
wén
”就够了。
23按形声字造字法,岷用于山,汶用于水。而且两字通时仅仅指四川。指山东只能用汶水而不能用岷水。所以应该读
汶mín川大地震
。“汶”用于四川是假借意。
注意,假借字和通假字不同。
假借字是以不造新字来表达新义的用字法。许慎“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通假字是某些词原先已为它造过专用字,但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使用本字,而是另找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它。
简明来说,假借字可以丰富字意,而通假字不能。如拟声词的产生基本是假借字,而通假字可能因为避讳等原因而使用替代。 至于今天读汶wèn川当为审音讹传。但错误已经流传开了所以不再追究。但我们一定要知道他的历史渊源。
篆书中岷(崏)如下(《说文》等书左上“氏”疑误也,或许以“昏”误为声符)
网上有一个回答总结了其字音字形的来源,但是他对“汶”古音入声读的说法漏洞百出。请合理看待其观点。(下附网址) https://page.sm.cn/blm/midpage-317/index?uc_param_str=dnntnwvepffrbijbprsvchgputdemennosstodcaaagidsdieini&q=%E2%80%9C%E6%AC%A0%5C%22%E5%92%8C%E2%80%9C%E6%96%87%E2%80%9D%E4%B8%8D%E6%98%AF%E4%B8%80%E4%B8%AA%E5%AD%97%EF%BC%8C%E6%80%8E%E4%B9%88%E5%B0%B1%E8%81%94%E7%B3%BB%E8%B5%B7%E6%9D%A5%E4%BA%86%E5%91%A2%EF%BC%9F%E8%BF%99%E5%B0%B1%E6%98%AF%E5%BD%A2%E8%BF%91%E7%9A%84%E5%8E%9F%E5%9B%A0%E3%80%82%E5%9C%A8%E6%89%8B%E4%B9%A6%E4%B8%AD%EF%BC%8C%E2%80%9C&from=kkframenew&title=%E2%80%9C%E6%B1%B6%E2%80%9D%E7%9A%84%E8%AF%BB%E9%9F%B3_%E8%8A%9D%E5%A3%AB%E5%9B%9E%E7%AD%94&h=m.jingyanlib.com&id=12_d6c1cd377cbc48a1e6aa753414087c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