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1.5.3 意识——人脑的特性

2023-10-04 13:43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三联书店1960年 仅供学习参考】


3、意识——人脑的特性


  意识是跟错综复杂的感觉器官相联系的人脑的活动的产物。意识,按它的本质来说,是物质世界的反映。意识是一个多方面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人的各种不同的心理活动:感觉,知觉,表象,借助于概念的思维,情感和意志。如果大脑不起调整作用,就不能有意识的正常活动。因酒醉或生病而使大脑活动受到破坏,结果就会不能正常地思维。人作梦        这是大脑皮质活动的部分的、暂时的抑止;它的表现是思维停止,意识模糊。但是,不应该根据这一正确的唯物主义的原理就得出结论说,思想是大脑的某种分泌物。19世纪德国资产阶级唯物主义者卡·福格特断定,思想是大脑的特殊分泌物,正像液腺分泌唾液或脾脏分泌胆汁一样。这是对思维本性的庸俗化的了解。心理、意识、思维是物质的特殊属性,但它们决不是特殊的分泌物。

  当我们解决哲学中的基本问题时,我们把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对立起来。物质    这是不以意识为转移,存在于意识之外的一切东西。因此,谁要把意识也包括在物质当中,谁就犯了严重的错误。列宁指出:“把思想叫作物质的,这就是向混淆唯物主义和能心主义方面迈了错误的一步。”[1]实际上,如果说思想也就是物质,这就取消了物质和思维之间的差别,物质和思维成为同一个东西了。

  马克思主义的敌人    唯心主义者硬把这种断定意识是某种物质的东西的观点,强加在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头上。他们这样做,是为了更容易“推翻”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这是一个老办法:先给敌人扣上一顶荒谬的帽子,然后再对他展开“胜利的”批判。

  实际上,把意识和物质等同起来,这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而是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哲学过去和现在都反对这种观点。它彻底划清了作为物质世界的反映的意识和物质自身之间的界限。

  但是,不能夸大意识和物质之间的差别,不能把它们绝对割裂开来。意识和物质的这种割裂,是心理生理平行主义的特征。这一学派的拥护者断定说,思维、意识就是跟人脑中发生的物质过程平行产生的并且和它毫无关系的一种过程。科学推翻了这一观点。科学证明:人的心理生活只是人的有机体的生命活动的一个特殊方面,是大脑的特殊机能。

  辩证唯物主义反对把意识和物质割裂开来。这种割裂实质上就是人类历史早期的原始愚昧的观点的复活,当时人们用特殊灵魂的作用来解释生命现象,这种灵魂据说是寄居在身体内部并支配身体的。

  当我们解决心理生理问题时,也就是说,当我们解决人的心理和心理器官即大脑(它是物质器官,肉体)的关系时,既要看到它们之间的差别也要看到它们的联系。不能忘记它们之间的差别,因为把意识和物质等同起来,就会得出荒谬的结论。但是,也不能把意识和人脑割裂开来,因为意识是大脑        按特殊方式组织成的物质        的机能。


注:

[1] 《列宁全集》1957年人民出版社版,第14卷第256页。

《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1.5.3 意识——人脑的特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