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神人、神曲、神人畅

2022-06-12 10:13 作者:华夏古乐团  | 我要投稿

清庙穆兮承予宗,百僚肃兮予寝堂。

醊祷进福求丰年,有响在坐,敕予为害在玄中。

钦哉昊天德不隆,承命任禹写中宫。

                        

——《乐府诗集·琴曲歌辞—神人畅》


《神人畅》是象征着神与人共欢畅的乐曲。在有关《神人畅》的传说中,尧带领子民祭祀天地,亲自抚琴一首,琴声感动上天,天神降临,人们不禁欢歌笑舞,以庆盛世。


乐曲原为古琴名曲,相传是上古时期君王唐尧所作,六朝时期谢希逸《琴论》所载:“尧弹琴,神降其室,故有此弄。”现存琴谱最早出自明代汪芝编撰的《西麓堂琴统》。此曲音调古朴粗狂,节奏铿锵。描述了神对人的感情,博大而宽宏。畅,原是古代琴曲体裁之一(另外三种分别为:操、引、弄),两汉时期已盛行,但遗憾的是,畅这种体裁的琴曲现流传下来只有两首,分别为《南风畅》和今日分享的这首《神人畅》。


华夏古乐团演奏的《神人畅》是一首合奏曲,乐曲用到了古琴、瑟两种乐器。古琴与瑟均是中国音乐史中历史悠久的丝弦乐器,琴瑟和鸣的配合使得乐曲整体气韵灵动、层次分明。古琴大量的泛音,十三徽全用,甚至还用到了徽外,这种非常规的的使用也使得旋律更加缥缈,象征神的无处不在。瑟的演奏特色也在此曲中有所体现。不同于现代古筝的演奏姿势,瑟在演奏时需演奏者两掌心向下,大指屈向掌心,食指内勾,两指呈环状,作勾弦之式,左右手一前一后,交替弹弦。人对于神的敬畏,神对于人的宽宏便在古琴与瑟两者的配合间充分体现了出来。


另外,《神人畅》这首乐曲中还有着“不走寻常路”的两大特点:一是乐曲中变宫和变徵两个音的使用,一改我们认为的中国古代音乐多为五声音阶的传统观念,非常缥缈与玄幻。二是这首乐曲具有非常淳朴自然的原始乐舞节奏风格。上古时期,人们常用歌声来赞颂神灵,用音乐来体现世间万物的和谐和睦,用带有韵律的舞动来表达对上天的虔诚。由此“歌乐舞”合而为一,成为神人沟通的重要工具。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乐舞在“以德配天”的观念下不断淡化其娱乐性质,向礼仪性质上延伸,因此,乐舞作为祭祀的一个部分是历朝历代不变的“仪式感”。在上古乐舞早已失传的今天,我们便借这曲《神人畅》一窥其舞韵的幽深吧!


神人、神曲、神人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