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区各大广播电视台列表

省委直属事业单位
新疆广播电视台
新疆广播电视台(Xinjiang Radio and Television Station,英文简称:XRATS)下设34个中心和处室,为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正厅级事业单位,归口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领导。
1949年12月21日,迪化人民广播电台成立。1951年3月20日,“迪化人民广播电台”改名为“新疆人民广播电台”。2018年12月12日,新疆广播电视台正式挂牌成立。
2021年1月20日,新疆广播电视台汉语综合广播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评为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先进集体。

新疆卫视
新疆卫视是新疆广播电视台旗下的卫星频道,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个卫星电视台,建在乌鲁木齐市团结路,于1970年10月1日开播。

新疆广播电视台维吾尔语新闻综合频道
新疆广播电视台维语新闻综合频道以新闻为主的综合频道,于1988年开播,是一个服务于全疆乃至周边国家懂维吾尔语的众多观众的上星频道。

新疆广播电视台哈萨克语新闻综合频道
新疆哈萨克语新闻综合频道(XJTV-3)于2002年元月组建,下设三个部门和两个科室,即:哈语编辑部、社教部、文艺部、综合管理科、技术管理科,频道共有78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11人、中级职称32人,中级以上人员占56%,频道哈语编辑部译制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国际时讯”等五档新闻、专题类节目,平均日译播量83分钟,频道开办《夏乐哈尔》、《夏热法特》、《农牧天地》等7档社教、文艺类栏目;频道译制、自办栏目年年获全国、自治区各类奖项,该频道是积极向上、团结奋搏的集体。

新疆教育电视台
新疆教育电视台是全国第一家国家批准建立的省(区)级教育电视台。1980年8月正式开播。采用米波10频道开路播出,发射功率为5千瓦,传播半径70公里,节目信号同时进入新疆有线传输网络系统,落地范围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及昌吉、吐鲁番、阿克苏、喀什、伊犁、阿勒泰等12个地州中心城市。

兵团卫视
新疆兵团电视台是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的省级电视台。2005年,兵团电视台通过区网络和市网络公司传输,覆盖新疆乌鲁木齐60多万用户,在乌鲁木齐地区全面覆盖,收视覆盖到乌市五区一县,并扩大到昌吉、米泉、阜康等地区,覆盖人口达280余万;同时,兵团电视台独有的政治地位,使该台覆盖了全疆十四个师、170多个团场,200多万用户,550余万人口,整体收视人口达800多万。
2016年7月1日,兵团卫视标清频道的画幅比例改为16:9格式播出。
2021年3月24日,兵团卫视标清频道的台标比例改为16:9格式播出。


地级市/州电视台
乌鲁木齐市
乌鲁木齐广播电视台,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的《乌鲁木齐市机构改革方案》(新党厅字〔2019〕2号)和市委、市人民政府印发的《乌鲁木齐市机构改革实施方案》(乌党发〔2019〕1号),乌鲁木齐广播电视台(乌鲁木齐广播电视集团)是市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为正县级,归口市委宣传部领导。
乌鲁木齐广播电视台(乌鲁木齐广播电视集团)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以及市委工作要求,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舆论宣传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昌吉回族自治州
昌吉回族自治州广播电视台是昌吉回族自治州广播电视机构。
昌吉电视台前身为1983年4月6日自治区广播电视厅批准建立的昌吉电视录像转播台,1985年2月,经国家广电部批准正式成立昌吉电视台。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广播电视台是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电视台广播电视机构。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电视台,隶属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管理。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电视台相当于副县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于自治州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管理。内设办公室、新闻部、专题部、播出部、节目部、技术部、蒙古语编辑部、维吾尔语编辑部8个科室。列全额事业编制87名,其中:领导职数6名(台长1名、副县级总工程师1名、副台长4名),内设机构科级领导职数12名。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广播电视台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广播电视机构。
伊犁电视台,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伊宁市,是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于1982年12月正式建成开播的副省级电视台,是伊犁州影响最大的传播媒体。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
塔城地区广播电视台是塔城地区广播电视机构。
塔城地区电视台办有四个播出频道,即汉语新闻综合频道、哈语新闻综合频道、综艺频道、影视剧频道。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
阿勒泰地区广播电视台是阿勒泰地区广播电视机构。

克拉玛依市
克拉玛依市广播电视台是克拉玛依市广播电视机构。

吐鲁番市
吐鲁番市广播电视台是吐鲁番市广播电视机构。
吐鲁番电视台筹建于1981年,1982年正式挂牌建台,现有职工80人,男职工52人,女职工28人,少数民族职工45人,党员16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52人,副高职称3人,中级职称15人,初级职称23人。吐鲁番电视台下设办公室、总编室、新闻部、社教部、技术部、播出部、广告部。开办有维汉语四套节目,即:汉语综合频道(无线)、汉语影视剧频道(有线)、维语综合频道(无线)、维语影视剧频道(有线),信号覆盖全地区95%以上的人口。

哈密市
哈密市广播电视台是哈密市广播电视机构。
2010年,哈密电视台设有新闻部、社教部、经济广告部、总编室、技术部、制作部、办公室等部门。有两个自办无线发射频道和一个有线频道,其中一套为汉语新闻综合频道,二套为维语新闻综合频道,三套为影视频道。自办频道全天平均播出46小时。通过无线发射、完整转播的节目有: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一套),对农节目、军事频道(七套),新疆卫视(二套)。全台拥有DV、DVCAM摄像机15台、非线性编辑系统5套、对编系统2套,基本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广播电视台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广播电视机构。

阿克苏地区
阿克苏地区广播电视台是阿克苏地区广播电视机构。
阿克苏地区电视台于1982年10月1日建成开播,级别为电视录象转播台,1985年2月经国家广电部292号文件批准升级为阿克苏地区电视台。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克州电视台成立于1982年8月,属于克孜勒苏地区的主流权威媒体,担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担。我们坚持政治家办台的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奋力为克州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贡献。

喀什地区
喀什地区广播电视台是一个集体。
2021年3月7日,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和田地区
和田地区广播电视台是和田地区广播电视机构。


直辖县级行政单位(兵团各师)电视台
阿拉尔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
阿拉尔电视台,原名阿拉尔电视录像转播台,1983年农一师筹建。1992年2月升格后改现名。
使用汉语语种,自办2个频道,每天播出25小时。覆盖阿拉尔市及垦区10个团场。台址在阿拉尔市军垦路。

铁门关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
第二师铁门关市融媒体中心,是一家集广播、电视、报刊、APP、微信公众号于一体的综合性新闻单位,构建“新闻 政务 服务”综合移动平台和主流媒体矩阵,拥有兵团一流的采编播专业设备及工作环境。根据工作需要,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
第二师电视台始终秉持“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的宗旨,努力打造一个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提升的新型主流媒体。开设《第二师铁门关市新闻》栏目,摄制各类专题片、短视频及晚会。
第二师铁门关市广播电台FM88.5,以“懂得生活,懂得你”为口号,以快乐、轻松、伴随性的节目风格,在覆盖地区深受听众喜爱,开设《早安885》、《生活享乐派》、《风尚车生活》等各类直播节目。

图木舒克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
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广播电视台是经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于2004年批准设立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党委重要的宣传媒体。

可克达拉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
四师可克达拉市融媒体中心平台以兵团广播电视台师市融媒体省级技术平台为依托,集数据汇集、数据监测、数据分析、视频连线、记者指挥调度、H5制作、团场大喇叭、应急广播、电视广播监听监看等功能为一体。成立后的四师可克达拉市融媒体中心,整合各类媒体资源、生产要素,重构采编发流程,统筹运用各类传播平台、信息技术,实现新闻“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全媒传播”的工作格局,报纸、电视、广播、微信、手机客户端、网页同时上线,协同作战、相互借力,达到“报屏声微网端”全流程深度融合。

四师可克达拉广播电视台已发展成为伊犁区域内一家集广播、电视节目传输、有线电视网络和文化活动运营合一的文化传播实体。

双河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
五师双河市广播电视台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双河市广播电视机构。
心为众,行为众,身上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几分真情。五师双河市广播电视台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担负起新形势下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奋力开创五师新闻宣传工作新局面。新闻每一天在这里发生,我们用镜头记录正在发生的历史事件,汇聚力量,传播文明!

五家渠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
六师五家渠广播电视台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广播电视机构。
五家渠电视台,建于1982年,原为五家渠电视差转台,升格为录转台,五家渠有线电视台1993年2月批准筹建,同年10月批准为地级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台,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2000年初审核后改现名。
用汉语语种,自办电视节目3套,每天播出42小时。覆盖五家渠市及农六师所属7个团场。台址在五家渠市军垦南路。

胡杨河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广播电视台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广播电视机构。
七师胡杨河市融媒体中心的成立揭牌,标志着七师推进媒体融合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对不断做大做强师市主流舆论,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凝聚起干部群众更好发挥兵团特殊作用、服务新疆工作总目标的磅礴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七师胡杨河市融媒体中心要自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更好地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时代重任;要坚持守正创新,主动作为,突出七师特色,切实提升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要不断加强融媒体中心平台建设,进一步整合师市区域内媒体资源,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要强化资源集聚,全面构筑起“统筹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全媒传播”的高效传播模式;要积极拓展“媒体+政务”“媒体+服务”“媒体+民生”等服务功能,更好地服务于七师改革发展稳定等各项工作。

石河子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
5月26日上午,八师石河子市融媒体中心揭牌成立,这标志着师市新闻宣传工作开始迈向“融合发展、多元传播”的全新阶段。
为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师市党委顺应时代要求,推动XX日报社、石河子电视台、石河子广播电台深度整合,建成师市融媒体中心,开启全媒体融合发展新征程。
通过整合各类媒介资源、媒体平台,加快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从传播模式上转型成为一个集“APP、微信、微博、网站、报纸、电视和电台”等多个媒介平台为一体的区域新型媒体,媒介资源的集聚带来了传播效果提升,针对市民关注点和兴趣点,将推出更多有思想、有品质、有情怀、有温度的融媒体精品力作,为师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汇聚更多正能量、注入更强新动能,展现更真实、立体、全面的石河子。
石河子电视台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系统第一家电视台。在20年的发展历程中,石河子电视台新老电视工作者发扬“艰苦创业、开拓前进、团结奉献、争创一流”的石河子精神,积极推进事业建设和宣传工作。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广播电视台 3032008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文化广播电视局
1、广播节目(无线和有线)2、电视节目(有线)

北屯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
北屯广播电视台,1982年开播,原名北屯电视录转台,1996年经自治区广播电视厅和兵团广播电视局联合验收,并报国家广电总局。
用汉语语种,自办2套节目,每天播出15小时以上。覆盖福海县、阿勒泰市部分乡镇、北屯市及垦区7个团场。台址在阿勒泰地区北屯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一师
无广播电视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广播电视台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广播电视机构。

新星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广播电视台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广播电视机构。

昆玉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广播电视台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广播电视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