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接受与处理
近日有双胞胎清华考生两名出现在公众银幕上,他们互相努力互相支持。
我从小就有一种想法,就是我如果在大家面前表现很勤快,经常看书做作业,主动做一些学习相关的事情,就觉得别人也会跟我一样,别人就会赶超我。而现在的我却不这么认为了,现在这个环境我更需要有人跟我竞争,竞争是中国教育的传统,教育家说中国如果不通过勤快和竞争来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就不可能实现脱贫走向小康社会。不要做井底之蛙,我要努力,不要自欺欺人,也许身边的人会赶超我,也许一起学习就一两个月都行,我不这样做,别人却在这样做,比我年轻的人早跑在我前面了,我还在想来想去停留在原地。
人永远不要活到自己的世界里,觉得自己已经很优秀了,当然也不要觉得自己很差,自信是一切动力的源泉。
呀,可能里标题越来越远了。
有两名双胞胎考生,高考成绩分别是698和696分,他们在上大学前为了与家人联系才购买了手机,在这之前是没有手机的,也就是说除了学习没有受过任何外界的干扰。
手机带来了便利也添加了负担。随着年龄的增大,太多的信息来源于手机、消息。你安排了很多计划,一旦接受了一条新的消息,马上就要进入分配选项。这条信息是需要紧急处理的?还是不紧急却重要的?还是不重要也不急的?连续工作时间特别重要,一旦有外界的干扰信息来了,你的计划会随之破坏,尤其是接到了一条又紧急又重要的信息,随着社会工作经验的增多,接到紧急、重要的信息可能性就越大,生活将会被信息所填满,大脑也是装满了信息。
也许有人已经在用完成法来代替计划法,今天我一定要完成哪些工作就行了不限制时间。其实各有各的优缺点,需求也是因人而异。
我一直相信重要的话慢点说,重要的信息考虑了回,重要的事情谨慎的做。对于长辈、领导都要保持尊敬的态度,不论他们是否对错。因为可能在我的现阶段还考虑不到那些问题,总有一些局限性,这个局限性在于时间,有一天你会想明白会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是处于那种环境生长的、原来他们受过那样的挫折或打击、原来以前他们也被骗过,你会随着年龄增长对以前认为绝对真确的事情,会有一定的改变。
不要随意决定任何事情,一旦决定了就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处理。不论是生活中的小事、琐事,还是人生中的大事。小到柴米油盐,大到结婚生子购房购车。每件事情都要考虑清楚,并且为之负责。因为人生无小事,每一件是都代表一个信息,信息量的不论大小都会花费一定的时间去处理,每个人有24个小时,而只有24个小时。
要知道,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一个CFA高级经济顾问家说到,你可以说你喜欢做一件事情,但是没有东西来证明,在招聘会上凭你口头说的天花乱坠也是毫无意义。你喜欢建筑,你去考建造师、建筑师,说明你花费了时间在这上面有这个证明,考取了CFA证件只是证明了300个小时的努力,比起MBA工商管理硕士来说来得简单,一切事物都有一定的价值对比,不可能做出一点点的努力就能赶超一直在努力的人。作为博士生的他考取CFA这个证件只用了300个小时,对于一个普通的人来说,也许学术水平、考试能力没有那么强,考过CFA可能是3-5年的事情,大多数人只是停留在了表面,大部分考试的人都没有通过考试。这就是强者与弱者的最大差别,对于事物的理解不一样。
清华大学的学子进了大学后,说自己活得像狗一样,而他们的教授表示活得比狗都不如。为什么出生不平凡的他们还这么努力?他们知道时间能带来什么,长期的时间价值能带来更高级的享受。而不是沉溺在一场LOL、DOTA的快乐,也不是沉溺在魔兽世界等虚拟世界里。也许我们有人会沉溺在电影里,也许我们心中早就塞满了七七八八的杂事,但是我相信想要让生活更好,早点儿付出努力,在有能力改变的时候尽量做出改变,只要你在这条路上并为此做出努力,在拼搏在奋斗,想方设法往这个方向走,少接受点不良信息,就能离成功更进一步。
一个拼命奋斗的小羚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