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是让人奋起还是让人躺平?
心理咨询是让人奋起还是让人躺平?
现在因为厌学导致抑郁,在家休学的孩子很多,如何让孩子康复,回归学校正常上学,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解决,但很多孩子做完咨询以后,不但不能复学,反而更严重了,离着学校的距离越来越远。
常见的咨询模式有,告诉孩子,要活出自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不上学就不去,怎么舒服怎么来。告诉孩子,接受成绩下降的事实,成绩不好无所谓,不用担心饿着,还有父母呢。告诉孩子,你的原生家庭有问题,你的痛苦都是父母造成的。告诉孩子,游戏想玩就玩,何必和自己过不去,为什么要为难自己。告诉孩子,学不进去没关系,等玩够了,躺腻了,就知道学习了。实际类似的还有很多,如果是责任心强,上进心强的孩子,听到这些会更加焦虑,如果是溺爱严重,没有责任心的孩子,就找到了理论依据,抓住了救命稻草,彻底心安理得的躺平摆烂。
从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教材对心理咨询的定义看,心理咨询的出现,主要是两个作用,一是消除症状,二是开发潜能(包含优化个性),但现在可惜的是,能做到第一步的都不多,第二步更是少得可怜。
心理咨询想存活下去,必须做到消除症状,开发潜能,如果天天让人家接纳症状,带着症状生活,和坏情绪拥抱之类的,结果只能是关门改行。
高效科学的心理咨询,就是帮来访者消除症状,恢复社会功能,并不断变得更加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