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王会英精神科医生:总是睡不好怎么办? 10招让你拥有好睡眠

2022-07-26 09:49 作者:太原科大心理  | 我要投稿

  

王会英


  王会英个人简介

  毕业于牡丹江医学院,原大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大庆市精神卫生中心)科主任、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专家,从事精神科工作近4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

  擅长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躁狂症、强迫症、恐惧症等精神心理疾病。

  行医格言:

  医书不熟则医理不明,医理不明则医识不精,医识不精则临证游移。

  睡眠时间太长或太短都不好!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本想利用周末“补觉”,没想到越睡越困。睡眠过少则会让人感觉疲惫,无法集中精力、抑郁、焦虑,如果这种状态持续,最终会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压和肥胖症的风险。

  到底该睡多久才合适?因人而异。

  美国全国睡眠基金会最新版的睡眠指南,针对不同年龄层给出了不同的睡眠指导建议。

  比如出生至3个月龄的小婴儿,每天主要任务就是睡,需要长达14至17小时的睡眠。

  1岁至2岁的幼儿每天需要11至14小时睡眠。

  6岁到13岁的学龄儿童,建议每日保持9到11小时睡眠。

  14岁至17岁的青少年每天应当睡8至10小时,处于青春期的人需要更多睡眠。但即便如此,一天超过11小时的睡眠时间也会对健康不利。

  对于18岁至64岁的成年人来说,每天7至9小时的睡眠最佳,6小时或10小时也行,但少于6小时或多于10小时都不推荐。

  而对于65岁以上的人来说,新指南提供了7至8小时的睡眠时长建议。有些老年人只睡5小时,通常他们起得很早,但白天一直在犯困。

  有些人的睡眠时间虽然长期低于建议睡眠时长,但他们却拥有更高质量的睡眠。个体差异的确存在,衡量睡眠是否充足的一个标准就是看第二天你是否感觉很清醒,精力充沛。

  

图片


  那么问题来了,要想一夜好眠,有什么好法子吗?睡眠专家给出了几条建议:

  一、坚决别睡懒觉

  每天最好在大致相同的时间起床和睡觉,这样才能保证一个稳定的内部生物钟。周末“补觉”只能让你的生物钟紊乱。

  二、睡前别看电子设备

  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屏幕发射出蓝光,会抑制身体产生助眠的褪黑激素,所以把睡前读物换成纸质书吧。

  三、卧室温度要降下来

  身体核心温度下降是帮助人体睡眠的机制之一,一个凉爽的卧室有助入睡。至少要在睡前一个半小时洗完澡,用温水就好,千万别太热。

  四、晚饭早点吃

  身体需要时间代谢晚餐食物,否则易出现肠胃不适等,影响睡眠。下午3点后最好别碰咖啡。睡前喝一杯热饮,如热牛奶也可助眠。

  五、定期运动

  运动有助于睡眠,最好在睡前6小时运动,以防运动后身体过热,适得其反。

  六、不要数羊

  专家说,与其无聊数羊,不如关灯历数一天中发生的好事。如果半夜醒来,不要过分关注当时几点、已经睡了多久,只需默默努力重新回到睡眠中。

  七、听音乐

  舒缓的音乐,特别是古典音乐有助于睡眠。

  八、定期换床垫

  床垫的软硬度与人的睡眠变化、压力等息息相关。一张床垫使用到7年时,就要考虑换床垫了。

  九、慎用助眠药物

  各类助眠处方药物虽有助快速入睡,但会有各种副作用。尽量避免使用助眠药物,即便要用,也要控制在短期内,以免长期服用产生依赖性。

  十、吃早餐,沐浴早晨的阳光

  光线和食物可让身体和大脑迅速从睡眠模式转入清醒模式。

王会英精神科医生:总是睡不好怎么办? 10招让你拥有好睡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