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零开始学中医:闻诊的原理

2023-03-22 04:55 作者:从零开始学中医  | 我要投稿


9.1 闻诊-原理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中医闻诊。


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来诊察疾病的方法。

闻诊,涉及到两个感官,

一个用耳朵听声音。听声音,主要听病人的声音、呼吸音、语言、咳嗽、心音、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呵欠和肠鸣等各种声响来诊病的方法;

另外一个,就是用鼻子去嗅气味。嗅气味,主要是嗅病体发出的异常气味、排出物的气味和病室的气味等来诊病的方法。

 

一 听声音

我们首先来学习听声音的内容。

【含义】

听声音,是指听辨病人的言语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的变化,以及咳嗽、呕吐、肠鸣等脏腑病理变化的异常声响,来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性质的诊病方法。

【内容】

听声音,主要听病人的语声、语言、呼吸、咳嗽、心音、胃肠异常声响(包括呕吐、呃逆、嗳气、肠鸣等)。

【原理】

为什么听声音可以来诊病呢?

它的原理,可以5个字概括,就是“气动则有声”。

因为五脏都有气。五脏气运动,可以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和气机调畅。

如果,五脏之气发生病变,就会产生出相应的声响。

比如:

肺主气,司呼吸,肾主纳气。如果肺肾出现病变,就会表现出来咳嗽、气喘,或声音的异常病变。

心主血藏神,言为心声。如果心出现病变,就会因为心不藏神,而表现言语异常,或者心脏跳动所发出的心音的异常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机升降之枢纽。如果脾胃病变,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就会表现出胃肠道异常的声响。比如:呕吐、呃逆、嗳气、或者肠鸣等。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如果肝疏泄失常,则气机失调,就会表现出来太息等异常声音。

 

所以听声音的变化,可以诊察发音器官的病变,从而推断脏腑和整体的变化。

比如:

当听到咳嗽,就可以判定是肺或者肾的病变。

当听到呕吐、呃逆、嗳气的声音,就可以判定是脾胃的病变。

如果听到叹息的声音,就可以判定为肝的病变。

如果听到言语的异常,比如神昏谵语,说胡话,就可以判定为心神的病变。

 

【正常声音】

 

下面我们来学习正常声音的特点和意义。

 

正常的声音,它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发声自然,声调和谐,柔和圆润;语言流畅,应答自如,言与意符

这种正常的声音,通常预示着:气血充盈,宗气充沛,气机调畅

 

但是,由于年龄、性别和禀赋个体的差异,正常的声音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

男性的声音低而浊。女性的声音高亢而清晰。

儿童的声音尖利而清脆,老人的声音深厚而低沉。

 

此外,语声的变化情志变化有关。

比如

喜时发声多愉悦;怒时发声多急厉;悲时发声多悲惨而断续;快乐时发声多舒畅而缓和,敬则发声多正直而严肃,爱则发声温柔等等。

这些因一时感情触动而发出的声音都是属于正常的范围,与疾病无关。

 

异常的声音,我们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分别学习,包括异常的声音、语言、呼吸、咳嗽以及胃肠道的异常声音等。

 

具体内容,我们将在下节课开始学习。

本节课就上到这里。

 

各位同道,本人自学中医并取得了行医资格,其中走了很多弯路,这是暨南大学孙立老师讲的课程,我认为这个课程非常优秀,我整理制作,同道共修。  

从零开始学中医:闻诊的原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