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终南捷径

2021-05-28 03:39 作者:平平静静哒  | 我要投稿

终南捷径


      《新唐书·卢藏用传》



【原文】

卢藏用始隐于终南山中,中宗朝累居要职。


有道士司马承祯者,睿宗迎至京,将还,藏用指终南山谓之曰:“此中大有佳处,何必在远!”


承祯徐答曰:“以仆所观,乃仕宦捷径耳。”


藏用有惭色。




【今译】

(卢藏用,字子潜。幽州范阳(今北京市)人。早年曾与哥哥卢征明一起隐居在京城长安附近的终南、少室二山,并游历各处名山。

长安(701-704年)授左拾遗,神龙(705-707年)为中书舍人。 )


唐朝时的读书人卢藏用,在科考中考中了进士,之后便隐居在京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里,但实际上他心里时时都想着做官,急切希望得到皇上的诏见,被皇帝征召。


到了唐中宗时,卢藏用(果然因此被长安城里的公卿们所注意)被朝廷召去做了大官。


当时有位叫司马承祯的茅山派道士也曾隐居在终南山,后被睿宗诏见迎至京城取得官位。


(司马承祯是个真正淡泊的人,他不肯接受官爵)一次,司马承祯被皇帝诏见完毕将返还山里,卢藏用送他出城,指着终南山对他说:“此中大有嘉处(这里大有好去处),何必到远地去!”


司马承祯则慢慢地说道:“在我看来,终南山只不过是做官的捷径罢了(终南山的确是通向官场的捷径啊“终南捷径。)”


卢藏用知道这话是讥讽他,听后面露愧色。


【赏析】

古人认为隐者一定是高士,不慕名利而有学问的人。


古人隐居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想凭借隐居之举抬高自身声望,提升身价,以此来谋求官职。


卢藏用通过隐居之举,取得了贤名,因此而声名显赫,后来果然被唐中宗请入朝中做官,先后担任左拾遗、修文馆学士、工部侍郎等职。时人因为卢藏用曾隐居多年,将其称为“随驾隐士”。


终南:终南山,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

后以“终南捷径”比喻达到做官目的谋取官职的最方便的门径shortcut to high office,或取得名利最近便的门路royal road to fame,又作“终南径捷”、“南山捷径”。


现在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shortcut to success,


终南捷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