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2.3.24 霍尔巴赫

2023-04-30 09:22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24、霍尔巴赫(公元1723—1789年)


  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出身于普鲁士的商人家庭。曾积极参加《百科全书》的编写工作。

  他政治上主张推翻封建贵族、僧侣的特权,建立“开明专制”政体。他从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出发,认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愿望,这是普遍的人性,国家的目的就是保障人的“自然权利”[1]。在他看来,人民的苦难是因为国家的政治立法不好,只要立法者和执政者消除宗教迷信的毒害,理性清醒起来,立法公正,人民就可享受幸福生活。这显然是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

  他的主要功绩是:把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观点作了系统的阐述。他力图在自然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和宗教神学、唯心主义体系针锋相对的唯物主义体系    自然体系。他认为自然就是由不同的物质、不同的运动集合而产生的一个大整体,是唯一的客观存在。他强调物质和运动的联系,提出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他说:“运动乃是存在的一种形式,它是必然地从物质的本质中产生的”[2]。他认为自然界存在着因果联系,即使一时找不到事物的原因,这只是说明自然中有些奥妙我们还不认识,绝不可用“超自然的”原因去说明它。这种坚持从世界本身说明世界的观点,是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共有的优点,受到恩格斯的极大赞扬,认为这是“当时哲学的最高荣誉”。[3]

  他坚持精神是从物质中派生出来的观点。他在《自然的体系》中说:人的“一切观念、意欲、活动,都是这个自然所赋予我们的本质和特性的必然产物”[4]。他还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断言由于外物作用于人的感官从而产生感觉、知觉和观念。他把感官看作是人和客观世界沟通的一座桥梁,认为真理就是人的观念和外界对象之间的“符合性”。但是,他不懂得自然界发展的辩证规律,把一切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强调物质运动的必然性而否定了偶然性,这说明他的唯物主义仍然没有摆脱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局限性。

  他以坚定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向一切宗教神学、唯心主义开火。他说,自然中不可能有奇异和神迹,上帝创世、灵魂不死、主观幻想等都是一些毫无意义的空话和诡辩,是无知的结果。他的思想反映了当时法国新兴资产阶级的革命要求,马克思和恩格斯说:“霍尔巴赫的理论是关于当时法国的新兴资产阶级的有正当历史根据的哲学幻想”。[5]

  主要著作有《袖珍神学》、《自然的体系》、《社会的体系》等。


注:

[1] 即自由、平等及财产私有等。

[2] 《自然的体系》上册26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449页。

[4] 《自然的体系》上册11页。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480页。

《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2.3.24 霍尔巴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