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概述-于怀宇
尽管近年来眼科医务工作者做了大量白内障的科普,但还是有许多人不知道什么是白内障、得了白内障怎样治疗等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些问题:
所谓白内障是眼球晶状体发生混浊变性,导致视力下降的一种眼病。其致病原因很多,如晶状体自身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最常见的老年白内障就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2016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约有6000万白内障病人,致盲人数占500万盲人的50%,是世界范围内占首位的致盲性眼病。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50~60岁为6.83%,70岁以上59.95%,80岁以上83%,90岁以上达90%。早期白内障一般不影响视力,视力呈无痛性、渐进性减退,最终导致失明。
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变焦镜头,有聚汇光线(20D凸透镜)和调节(变焦)作用。如图:


正常眼 白内障眼
人眼球的晶状体就像生的鸡蛋清,是非常通透的,而得了白内障之后,晶状体就变成了煮熟的鸡蛋清,不再透明了,也就看不见东西了。既然蛋清变性凝固了,也就不可能恢复原来的透明度,所以至少目前药物对白内障来说,几乎没有任何治疗效果。请勿听信宣传,盲目用药。
手术是白内障治疗的唯一有效手段
白内障的手术方式历经囊外摘除、囊内摘除、现代囊外摘除等各种术式演变,改进,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近年来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大医院又加入了飞秒激光,使白内障手术越来越安全、简单。但做的最多的还是超声乳化手术。通过超声乳化吸除白内障,再植入一枚人工晶体,整个手术几分钟即可完成,绝大部分患者可以获得正常或接近正常视力,而且可以不住院,非常简单,大可不必恐惧害怕。让我们看几张手术模式图

早期的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由于人工晶体是硬质的,所以手术切口要6mm长,需要缝合。近年来由于软性可折叠人工晶体的应用,切口只要2~3mm,不需缝合。切口只需用三角刀瞬间即可完成;然后用一撕囊镊将晶状体前囊膜撕去直径5~6mm的圆片;超乳头进入眼内一次性完成切割、粉碎、吸除混浊的晶状体;最后植入一枚已选好的人工晶体,手术即告完成。
最新的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原理是:先用飞秒激光在前囊膜上制作一个理想直径的圆孔,然后用飞秒激光把变性、变硬的晶状体核切割成小块,再用超乳把晶体核粉碎吸出,然后植入人工晶体。
与传统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相比,飞秒激光改善了术中的三个问题:
一是与手工撕囊相比,更精确居中,前囊膜切开的直径和深度更准确;
二是减少了碎核中使用的超乳能量,减少手术创伤;
三是术后散光更小。在飞秒激光手术系统下,医生可以在有图像引导的情况下进行可视化手术,保证可控性和微米级精度,同时用最短脉冲的飞秒激光,将白内障手术中大部分手动的、不稳定的操作置换为精确的计算机操作,制作完美的撕囊,减少了超声乳化能量的应用。从而,大大提高了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加快了术后恢复,进一步降低了手术风险。在尚未开展这一手术的地区,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也是很不错的。
手术时机的选择:在超声乳化前为了减少后发白内障,手术选择在成熟期(即已视物不见),有了超乳后手术时机也提前了,只要患者感到已经影响到学习、工作、生活,即可手术,一般选择在矫正视力在0.3左右手术,以免因晶状体核随着成熟期而变硬,使碎核困难,手术时间延长,能量使用多,加重对眼的损伤。
人工晶体的选择 :前述已经提到人的晶状体有相当于+20D凸透镜的聚汇光线的能力,手术将其摘出后,眼球就变成了无晶体眼,看不远。在人工晶体发明前,靠戴一副高度数的远视镜解决这一问题。随着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实施,人工晶体也问世了。人工晶体俗称眼内眼镜,即将高度远视镜植入眼内。
人工晶体也由硬性发展到软性,可折叠等多种多样。
刚开始使用的是由聚丙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制成的硬质人工晶体,其光学部分直径为6mm,所以手术切口要达到6mm,既需要缝合,术后散光又大,随着超声乳化的应用,手术切口已大大缩小。由硅胶或水凝胶制成的、可折叠的软性人工晶体也逐渐应用于白内障手术,它被折叠装入植入器中,到眼内后再展开。摘除白内障的2~3mm的切口完全够用,且不需缝合,术后散光小。因此很受医生和患者的欢迎,硬质人工晶体的应用也逐渐减少。其价格虽比硬质人工晶体高,但绝大部分患者均可以承受,临床应用较多。
以上均为后房型人工晶体。早期被应用的前房型及虹膜固定型人工晶体,除特殊需要的情况下还少有应用外,已基本淘汰 ,在此不做介绍。
目前应用的人工晶体绝大部分是单焦点的,即不具备调节功能的人工晶体,所以患者就需要根据自身需要与医生沟通:是选择术后远视力好(主要从事远距离工作者),还是近视力更好的人工晶体(读写等近距离工作较多者),并于术后三个月经过验光,佩戴适当的眼镜。为解决这些问题,现在已研究出了多焦点人工晶体、可调节人工晶体、非球面等多种人工晶体。除非球面人工晶体和可调节人工晶体效果较好外,目前多焦点人工晶体仍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甚至存有无法克服重影和眩光等问题,有待改进。


还有的人工晶体被设计成可以滤过蓝光,可以有效地减少蓝光进入眼内,从而有效的保护黄斑免受蓝光的损害,保护视功能。
常有一些人询问白内障摘除术后是否还会复发?这其实是对“后发障”的误解。晶状体是不能再生的。所谓“后发障”是指外伤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外伤性白内障或并发白内障的晶状体后囊膜混浊,并非白内障复发。一旦白内障术后发现后发障,只要用YAG激光将混浊的后囊膜打出一小孔即可,并不需再手术。
后记:若我白发苍苍,纵然白内障模糊了双眼,容颜已改,雪花的飘舞是否飘动记忆的波澜,风的呐喊是否波动了你的心弦。你会不会,在人群中一眼认出来我,轻轻地抚摸我那满是皱纹的双眼,依然十指相扣牵我双手,给我一世温柔。
作者:于怀宇(原赤峰医院眼科主任)
转载https://www.sohu.com/a/206063076_654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