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初阶试炼】忆回年初——记念闻一多

2020-10-25 00:07 作者:诗书画唱  | 我要投稿

1946年7月18日,烈阳当照,在云南大学召开的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上,国民党分子在李公朴的夫人张曼筠血泪控诉的时候,有说有笑,扰乱会场,阳光明媚。而主持这次大会的闻一多先生和参加大会的其他爱国人士,看到这一幕,他们心中压抑已久的怒火燃烧得越来越烈,爱国之心如此滚烫,却寒风刺骨。



李、闻二先生追悼大会现场
李公朴(1902年11月26日-1946年7月12日),谱名永祥,字晋祥,号仆如,原籍武进县湖塘桥,在淮安出生。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杰出的社会教育家。1946年7月11日在昆明市遭国民党特务开枪暗杀,次日凌晨因伤重、流血过多牺牲。



一些爱国人士想要举起拳头狠狠地揍这些丢失了做人之根本的畜生,但是这群反动派有刀,有枪,人多,跟他们作对的基本都会被暗杀,李公朴先生就是在昆明遇害的…… 


爱国人士们想到了自己牵挂的家人:嗷嗷待哺的儿女,年迈而失去生产力的父母,急需学费的兄弟姐妹,……  


他们之中有些人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是独子……

现在不可冲动……

隐忍……  

一有机会一定要让这群畜生付出相应的代价……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着火。”闻一多心想着,“就让我点起能够焚烧一切黑暗的火焰吧!”


闻一多拍案而起,这时一大块乌云开始吞掉这表面光鲜亮丽,背地却无比黑暗的烈阳,天暗了下来……




闻一多满腔悲愤地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


风吹得越来越猛烈,闻一多的声音也开始越来越愤慨,沙哑,悲愤……


怒吼声控诉着与撕扯着,甚至撕裂着一切的无耻,不公,黑暗,丧失人性……



“这算是昆明无限的光荣!”


“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

“我们有这个信心!”

“凭什么要杀害李先生?”

“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

闻一多先生的每一句话都铿锵有力,直击灵魂。


当闻一多先生说完最后一句话“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足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后,台下爆发出了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同时,乌云竟然渐渐地散去了一些,而且太阳变得不是之前那样的刺眼,而是十分的光明与温暖……


下午,风在不停地哭泣,仿佛早已知道闻一多之后的命运,不知道是幻觉,还是真是存在的奇异现象,当闻一多和长子闻立鹤穿过狭窄又阴暗的街道,准备返回西南联大西仓坡宿舍的途中,突然下起了鹅毛大雪……


树叶与雪被风吹动发出的声音仿佛在叫闻一多快跑,而那逐渐逼近的脚步声,仿佛是一把把刀渐渐逼近闻一多的脖子,但闻一多面不改色。


闻一多,只是回忆起了年初,似乎时间倒流到了年初:妻子高真,13岁的长女闻铭,才9岁的小女儿闻,长子闻立鹤,次子闻立雕……一切他都珍惜与爱的人似乎都聚在一桌,其乐融融地品尝着桌上美味的食物,互相为对方夹菜……




假如回到了年初,这些就是他最想看到的光景吧……


闻一多心想着:那是年初吧…… 


或许就是新中国未来的年初……   


或许以后的新中国的人民都能经历这样的年初……


而我或许……

不能了……

不能再感受这样的快乐了……

不能亲眼看到了……


罪恶的枪声终于还是响起了……


就在枪声响起的瞬间,闻一多前面似乎出现了一道门,那是跨出大门后就是通往新中国革命的门,是通往新中国未来光明的门,闻一多和其他伟大的先烈等先驱革命者们一同打开了这扇门,而闻一多的前足跨出了大门……


当长子听到枪声后,迅速转过身来时,父亲已扑倒在地上,长子想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好父亲,结果自己身上连中5弹,右腿被打伤,肺部被打穿,其中一颗子弹从他背部穿过,离心脏仅半寸……


闻一多的后脚始终还是没有再跨进大门……


他的血滚烫地流着,融化与染红了地上的积雪……


仿佛在一种虚实结合的景象中,血液变成火焰,在雪中开始猛烈地燃烧……


人民冰封已久的心似乎也被解冻了,以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开始猛烈地燃烧……




多年以后,闻一多的妻子高真在某个年初的夜晚,看着她和她丈夫一切珍爱的人聚在一桌,看着邻居等人,万家灯火,一家子聚在一桌其乐融融地为对方夹着菜,她沉默了许久,一种不知是喜还是悲的眼泪忍不住在眼眶上打转……

仿佛在说着:“一多,你看到了吗?你想要的都实现了……  今天的所有美好都是你们用鲜血换来的…… 只是…… 你还能再回来吗…… 你真的…… 还能在某一处亲眼看到吗……  ”


之后似乎很多记得并深深怀念闻一多的人心有灵犀地在同一刻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并且有些人开始嚎啕大哭……



闻家的后代人员众多。每年在闻一多先生的祭日,闻家的后代常常都会聚集在一起,在闻一多先生的遗像前拍上一张珍贵的合影,以此慰藉闻一多先生的在天之灵。闻一多有一句名言:"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闻一多
无论在大陆还是港台,闻一多都被认为是集诗人、学者、民主斗士三重人格于一身的历史人物。但是,如果从职业上说,他几乎一生从事的都是教书育人的事业。他1932年回母校清华大学中文系任教,战火纷飞的年代与流亡师生一起南下,一直到被暗杀去世,都未曾放弃这个事业。





【初阶试炼】忆回年初——记念闻一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