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贪心一些吧,拉弥亚
坏消息是,我们的首席战死了;好消息是,我们的首席还活着。 尽管克隆主角或者平行世界这一套路已经不再新鲜,但这次剧情还是让我眼前一亮,准确来说,不是“克隆”让我眼前一亮,而是“首席”又一次让我眼前一亮。
从很多方面来看,首席只是一个普通人。他从来不是拉弥亚口中那个,强运又强大的英雄。首席没有成为构造体的先天条件,也没有阿西莫夫那种科学家的理论头脑。但使他“人类英雄”的称号名不副实的原因,是因为他有一颗比任何人都要强大,比任何人都要包容的心。 无论是帕弥什病毒病入膏肓,还是在战斗过程中变得血肉模糊,都不曾让他崩溃。哪怕是心理防线的重创,临死之际的倒计时,都无法使这名英勇的战士倒下。难道首席的心是钢铁铸成的,无法撼动一毫吗?当然不是,他承受着比任何人都要巨大的精神和肉体的痛苦,自然不是毫无波澜,相反,他比任何人都渴望呐喊,每一刻都增加着倒下的可能。但是,首席能够保证,在每一次重创来临时,他都能让自己的人性占据上风,从不让病毒或他人占据身体的主导权。因为他心理时刻承载着整个世界,当自己倒下的时候,人类的炬火就更微弱一些,克希拉对人类的威胁就会进一步放大。
如果说,首席能够如此战死,不失为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拉弥亚甚至已经把克希拉打败,人类火烧眉毛的威胁也就此消失了。但直到濒死,命运最后一次扔给他了这个最残酷的玩笑。 “今天是几号?” “3月30还是31号?” 首席失踪那天是4月1号,他失踪了一年——不,是“我”被抛弃了,“我”被空中花园抛弃了,“我”被人类抛弃了。空中花园不可能在一年之内毫无动静,对人类英雄的消失毫无反应,这只能说明,“首席”已经回家了。他回到了空中花园,他回到了灰鸦小队,我的希望都将由他来实现了。 你心系人类?人类英雄?那好,此刻,你面临的命题对象强行把人类社会切换成了你自己,那个受苦受难的不是别人了,而是你了。从你去拯救世界,换成了世界抛弃了你。你无法成为被刻在墓碑上的,被历史铭记的英雄,甚至被人们遗忘的英雄和普通人都当不成,因为“你”还活着,没有人知道你其实已经死了。 然而,如此残酷的拷问,依然没有让这位英雄绝望。他没有崩溃,只是怀着更大的悲伤死去了,仿佛是在告诉这个世界:我是战死的,我不曾放下我手中的枪。就如拉弥亚询问这位还活着的首席的问题,他从不后悔,放弃支援得救的可能,而救下一个不相关的人。无论重来几次,无论是克隆还是本体,他都会这么做。至于理由,谁知道呢?会有一种专业的,可以让大部分人信服的理论来诠释其中的原因所在吗?至少首席不知道,首席只是个普通人,他只是偏好这个选择,哪怕完全放弃自己的生命与存在。 这样看来,首席真是一个“不公平”的人。曾经丽芙想要牺牲自己,拯救世界的时候,首席拼了命地帮她挣脱出来,因为丽芙和其他被拯救的人一样,她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可当这个身份,如今转移到他身上时,他还是做出了丽芙的选择,一颗完全无我的内心,以他人优先的内心。
“再贪心一些吧,拉弥亚。” 相比于首席,我们其实更像拉弥亚。先别说是否能像首席一样战斗,光是拥有一颗首席的心,就是常人难以做到的事。我们更像是拉弥亚,更像是柏拉图所说的洞穴中的囚犯,时刻在洞穴与太阳之间徘徊。
我们如拉弥亚一样进入这个世界,感到害怕、恐惧,光是活下去就已经感到压抑痛苦,我们对那些面临的问题避而不谈,寻找一个时刻更能适应环境的方法,在这个闭塞的洞穴里求全,认为或者说骗自己以为,洞穴里的影子就是真实的了。但生活中却会出现偶然,那个偶然驱使我们的欲望不断放大,让我们不经意中走出洞穴,看到刺眼的阳光,原来世界的真实是这个样子的,原来他们苦苦追求的星空是这个样子的。可是,它美吗?它真的要比洞穴,比我现在的处境要好吗?当拉弥亚一个人面对浩瀚星海,当第一个走出洞穴的囚犯直视太阳,他们感到的不是接近真理、真实时的激动或喜悦,而是太阳灼烧眼球和皮肤的刺痛感,而是独自一人被抛掷于宇宙之大的怅然若失。心中的矛盾愈加强烈,我们在洞穴与太阳之间来回徘徊,有的人被洞穴里的人杀死了,有的人试着走出洞穴,却又半途回来了。
而对于拉弥亚来说,太阳正是首席,但这颗太阳并不刺眼,他的光反而更像炬火,亮而温暖。有人将首席比作空花魅魔,但放在剧情中,其实并不能这么武断,只将拉弥亚与首席的感情定义为爱情,他们的关系更像是对薪火的传承,太阳对树苗的孕育。首席对拉弥亚起初的话,是战术多于感情的,因为他并不了解拉弥亚,了解拉弥亚身世的是我们,更多是从战术上拉拢她。但随着相处时间增加,首席对拉弥亚也更加了解,他逐渐发现了拉弥亚那颗摇摆不定的心,而拉弥亚也在被首席所象征的一种“人性的光辉”所吸引着。一直到—— “你有什么愿望吗?” 拉弥亚有自己的愿望,但即使她经历了类似于七实对未来的种种演算,她的愿望相比于首席,显得仍然不那么崇高,她的希望只是来源于自己的欲望,自己的贪心。她对人类的未来而感到绝望,一个摆烂的小鱼陷入了存在主义危机而无法自拔...... “那就再贪心一些吧,拉弥亚。”
在贪心一些吧,让我们这些普通人再贪心一些吧,让我们的愿望能装下更多的人,让我们的愿望装下整个世界。一个人看星星是迷茫的、缺乏意义的,可当所有人坐在一起,陪着我们一起看星星时,我们还会感到空虚吗?没错,当提及所谓“人类”、“文明”时,我们都报以冷酷、客观的态度,人类的文明,对宇宙来说也是渺小的。但当一个真实的、具体的人死在你的面前,他抱着最后一丝的生的希望握住你的手时,你将感受到比任何书本上都要强烈的触动。这只是一个人,一个普通人,宇宙之于人类的渺小,他更甚之,但却比宇宙的发展,比人类的历史都要震撼。因为他是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人,我们所热爱的,在乎的,从不是什么人类文明,正是身边活灵活现的每一个人,是每一个和我们一样匍匐向前的具体的人。我们的愿望中缺少的,也正是他们。是的,首席的所作所为,不在于他“想这么做”,而是他“必须这么做”,他必须以每一个人为出发点,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主体性才得以保障,当我们困守于洞穴,困守于个人生活的利益,那我们自己将被进一步异化,就算我们能生存下来,我们的生活也是痛苦的,更何况,没有他人,我们不可能生存。 所以拉弥亚才有勇气接过战士们的铭牌,她才有勇气更加贪心,去实现一个所有人都能看到的星空。 前进吧,拉弥亚,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当然,这次剧情绝对不只有让人品味的优点,确实不乏改进的地方。首先便是,整个故事太长了,足足四个小时之多,如果故事容量塞得满满的,起承转合就是够四个小时,那也没什么,但明显不是。前中期剧情显得拖沓,把大的全放在后头。虽然故事庞杂,既要描写首席的战斗状况,又要补充惑砂和灰唁的故事背景,但其实也用不到四个多小时。 我能感觉到拉长故事线是想给读者一种宛如玩黑魂游戏那样的无力感,以便我们能更真实地代入首席,感受到首席在一次次绝境中站定的伟大勇气,但又不能让玩家卡关,否则剧情进行不下去了,所以只能在故事本身上使绊子。但这已经影响到故事观感了,大可不必。
乐 以及,战双剧情中穿插的解密还是让人难蚌。尤其是拉弥亚走板子那一关,太痛苦了,跟卡bug一样,以前也有相同的毛病。我觉得还不如干脆直接删了,或者来个激情炫酷的战斗跳过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