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政治的风向今年会向极右转吗?
最近两个月,大家都在关心俄乌冲突。我看了各种分析,也参加了一些讨论,今天突然意识到有一个重大变量可能大家至今还没有予以充分重视:当今世界政治的潮流有利于谁的问题。
传统的国际关系分析视角,都是“美国的利益和选择是啥,俄罗斯的利益和选择是啥,”都是以主权国家为分析单元,讨论他们之间的博弈。但是如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内部都处于严重的分裂和对抗之中,各个政治派系对自己国内的敌对势力的仇恨和疑惧,超过了对敌对国家的仇恨和疑惧。这是民粹时代的独特政治风景。
新冠疫情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使得各国民生艰难,这意味着世界政治浪潮存在向极右翼猛转的可能性。
法国即将大选,极右翼代表勒庞的选情与马克龙相当胶着,如果能源和粮食价格进一步飙涨,民生艰难,估计马克龙的连任就悬了。如果亲俄的勒庞当选,那么欧洲对俄的制裁统一战线就可能呢出现重大裂痕和漏洞。
美国自己如何呢?特朗普虽然被很多人视为通俄普京粉,但拜登的支持率继续下跌未见反弹。下边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是:假如今年年底的中期选举中,特朗普助选的共和党议员纷纷当选,那就意味着美国政坛将进一步右转。那样就有意思了,普京只要坚持对抗下去,两年半后就能引来他的粉丝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宫,届时鹿死谁手还真未可知。
所以,这场斗争,表面看是俄罗斯与北约的对抗,但是在其背后其实是世界政治舞台上,极右翼政治势力同传统中左翼建制派“全球主义者”之间的斗争。表面上看我们是夹在了俄罗斯和美西方之间,实际上我们可能是夹在了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全球资本支持的建制派和民粹右翼势力之间。
从美国传入的国际关系学科,关注的主要是国家间关系,主权国家是其基本分析单元。但是,近年来我们越来越意识到,真实的世界必须用“世界政治”来解释。什么因素驱动世界政治的波动呢?一是意识形态思潮,二是世界市场结构。前者讨论人的认识问题,后者关乎人的利益问题。理解了世界主要国家内部的流行认知和利益冲突,就能理解世界政治背后的复杂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