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世界末》个人解析

序言
虽然在游戏发售两年后已经无人问津的情况下写这种东西多少令我自己有点尴尬,但对我而言这确实是一款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实在是克制不住自己去写下这些东西的欲望,或许就像游戏中说的那样,爱就是不计较后果的冲动。

推荐攻略顺序:
第八章《2666》的最后一个选项决定了玩家进入哪一条主线,其他选项则决定了在对应路线的结局。
以我对游戏的理解来说,最佳通关体验为“渠道招募”→“社交媒体”→“新闻稿”。
其中,“渠道招募路线”4个结局相关选项全部在自己的路线中。
“社交媒体路线”5个结局相关选项有2个在共同路线中。
“新闻稿路线”3个结局相关选项除了路线内选项外,还包括全游戏的第一个选项。
本游戏三条路线的真结局分别会在ed中展现本路线中的cg图,普通结局则以黑屏结束。
好了,接下来的部分就全是剧透了,不想看剧透内容的观众请自行关闭页面。

文字
讨论一款文字游戏时,文字本身的质量自然是不得不提的部分,但是文字质量这东西以我的水平实在很难有信息量地概括下来,只能在这里摘录一段游戏开头的修饰性的文字来简单展示一下——顺便还能防止不想看剧透的观众一不小心鼠标滑下去看到了剧透内容。
综合来看,我个人玩过的国产galgame中,只有《泡沫冬景》的文字质量比《他人世界末》更为出色,至于日本galgame,由于我并不懂日语,所以我无法对它们原文的文字质量做出评价,在这里就不做对比了。
“我是在眺望点发现神女的,她草帽下陶瓷似的皮肤白的发光,常穿一条柠檬黄的裙子在海岸边散步,或是于小树林间孤独地跳着奇怪的舞蹈。我永远追不上她,无论我以多快的速度下山。”
“距离她最近的一次,是一个阴天的黄昏。我在海边的小卖部买了甜筒出来,刚好看见,她正提着自己的白色凉鞋,光脚走在海边半人多高的岩石上。和之前一样,在我来得及跑过去搭话以前,她的身影已经消失在巨大的石块之间。”
“野菜妹说,这里不会有我说的女孩,那是热浪带给我的幻觉。可我认为,那是神迹。这种时候出现神迹对我来说是积极的昭示,它或许意味着,哥哥的情况会有转机。”
“因为认定了这女孩是神迹,那一天,当她从沙滩缓缓走入大海时,我没想过要采取行动。后来附近的渔民救下了她。当我赶过去时,被大人们层层围住的只是一个虚弱不已的女孩,面孔比海滩上的碎贝壳更为苍白。”
“自那天起,她的身影便消失了,和我认定的神迹一起,从这个夏天消失了。”
“不久,我的哥哥过世了。那个和我长得一模一样,优秀又善良的哥哥,残忍地带走了我的一半生命。”

主题
过去和未来都不可捉摸,人们真正能够把握的只有当下,因此,人们需要放弃对过去的执着、对未来的幻想,把握现在的一分一秒。
这个主题在打完“沙之书”这条路线、也是游戏的真正路线之后理所当然地浮现出来。“未来不可捉摸”这一点在全篇处处展露,而“过去不可捉摸”则由主人公袁季遥的精神疾病来展现。由于精神疾病,袁季遥自认为绝无问题的记忆实际上是错乱的,记忆有问题,那过去自然就不再成立。

爱情观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命中注定”,但确实存在一眼万年。爱情的本质就是“一见钟情”,无论是在相遇的第一眼爱上,还是在相处了很久之后才爱上,这份感情都诞生于“某个瞬间的悸动”,在爱情由0向1转变的过程中,不存在0.5的中间项。
对于主人公袁季遥而言,三位女主角中有两位都符合他心中的“命中注定”,也就是赵诗和木竹樱,她们都和幼时的袁季遥有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或者某种程度上的抱团取暖,属于“天降青梅”,但袁季遥真正爱上的人,却是那个过去从未相见过的沈岩。
陈魏冉认为杨雨晓是他的“命中注定”,但无论那条路线,他和杨雨晓都没有任何的可能性。同理,乔千玫对武伦的感情也是一样,“命中注定”却无疾而终。
袁季遥对三位女主角的爱情全部来自一个瞬间。他在看到沈岩的第一眼就被沈岩的气质所蛊惑,他在陪木竹樱走回家的长路上被她的可爱所吸引,他在和赵诗挥手道别的一刻终于对赵诗产生了心动……相处的时间有一秒、有一个月、有三年,但全部都是一见钟情。

袁季遥:
游戏的主人公,也是游戏真正的重点刻画对象,和其他galgame不同,《他人世界末》真正刻画的对象是玩家控制的男主人公,游戏的进程本质上是对男主角的个人剖析。
由于12岁时弟弟的事故死亡,袁季遥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精神疾病,他将自己错认为双胞胎弟弟,死去的是自己的哥哥。由于袁季遥将弟弟视为“一个没用的人”、“一个远远比不上哥哥的人”,因此,他也不断暗示自己是一个“什么也做不到的人”。
在初中阶段,或许是因为早期症状不稳定,袁季遥尚且能够从自我暗示中摆脱出来,学习成绩优良并考入本市最好的高中,但在高中阶段由于受到学生会工作失败的影响,他“成为弟弟”的症状加重,在自我暗示下自甘堕落并最终考入本市一所水平相当低劣的大学——也就是故事的主要舞台庆知大学(NETA了白色相簿2中峰城大学的原型庆应义塾大学)。
袁季遥实际上是一名相当有天赋的人,在学习和工作上都表现出不错的能力,但是他受到精神疾病的影响,不断自我暗示“自己是一个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的人”,或许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袁季遥有着相当强烈的“自我证明”的倾向。如此一来,便表现出他自大且自卑的一面,他用自大来给自己心灵慰藉,又因为自我定位而感到自卑。
而他对三位女主人公的感情也理所当然地混杂着证明自己的欲望,说实话,我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的,因为所谓的人性就是人身上不纯粹的部分,不纯粹的优点、不纯粹的缺点、不纯粹的爱、不纯粹的恨……但是袁季遥的情况比较特殊,准确来说他并非是在自己的爱意中混杂着自己的欲望,而是在自己的欲望中混杂着对女主角们的爱。他确实是爱着三位女主角的,但是这份爱意比不上他通过追求女主角们来证明自己优秀的渴望。
这份渴望在“沙之书”路线中尤为明显,袁季遥将追求沈岩的过程称作“与华昂之间的一场战争”,将获得美人青睐称为“赢得了这场艰苦卓绝的战役”,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物化女性的行为,这是因为他将沈岩视为展示自我优秀的战利品。而和沈岩一同看电影时因为自己无法忍受电影的冗长(8个小时)和无聊(同一机位画面持续20分钟)而选择在沈岩去厕所时快进、交往后不希望沈岩画太多钱在原版书、蓝光影碟等“可有可无的东西”上,都说明了袁季遥对沈岩的爱的分量是低于他对自我证明的渴望的。
当然,这既然是作者有意刻画的,自然也会在剧情中解决这个问题。
《他人世界末》的故事甚至可以理解为袁季遥的内心故事。

沈岩:
全作的女主角,真正的女一号。代表了袁季遥心中“遥不可及的梦想”,或者说,“只要得到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许愿机”。
在12岁的时候,袁季遥将神女与“哥哥的生命”联系在了一起,当神女出现时、哥哥的病情就会好转,当神女消失后,哥哥也一同死亡。他在那个姓名不知的女孩身上寄托了太多情感,就如同他在沈岩身上做的一样。
沈岩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性格来源于她母亲的往事和她受到的来自母亲的折磨,正如作品中所体现的那样,她是一个既害怕他人、又渴望他人来了解她的人,一个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沙之书”中,当袁季遥帮助她逃避庆功宴时,沈岩主动询问:“你不好奇我在想什么吗?”
沈岩爱上袁季遥的理由是本作最富人性色彩的一个片段,就好像其他绝大多数游戏一样,《他人世界末》也处处显示了“剧本的刻意安排”,但唯独沈岩爱上袁季遥的这个理由,水平极高。理性分析的话,应该是袁季遥面对沈岩时表现出来的窘迫令沈岩感受到了他对自己的爱意,所以她对这个愿意为了追求她而放弃其他一切的男人产生了爱情。

赵诗:
女二,代表了袁季遥认为自己能做到的极限,也就是他给自己设计的上限。
赵诗这个角色是绝对不能单独拉出来看待的,她对袁季遥的感情本质上就是袁季遥对沈岩感情的侧写,她对袁季遥的所有付出,都是袁季遥愿意给沈岩的付出,唯一的区别只是,赵诗有付出的资格,而袁季遥甚至连资格都不具备。
袁季遥始终无法对赵诗产生爱情,本质上展现了袁季遥的自我认知,“沈岩不可能爱上我”。但是这只是一个自我限制,一个错误的、虚假的东西罢了。
在真结局“遥远的告别”中,袁季遥在两人分别的瞬间,真正爱上了赵诗,意识到了这个“上限”不过是人造之物罢了,但他已经没有勇气去戳破这层窗户纸了,因此,在最后的最后,他毅然选择了自我欺骗——“我从来没有爱上过你,一分一秒都没有”。
而在“逃避”路线中,如果在最后选择带走赵诗的名片去找赵诗,或许一切还有转机。两个人开启的故事,终究要由两个人来解决。

木竹樱:
女三,代表了袁季遥对命运的美好幻想。
木竹樱是全游戏最“标签化”、“扁平”的角色,这或许是因为她本身就不是一个实际的人,而是袁季遥的美好幻想。
在木竹樱路线中,所有的故事发展都来自于外界的推动。和木竹樱的第一次交流来源于杨雨晓的请求,和木竹樱关系变得密切的契机是乔千玫安排他去当木竹樱的助手,和木竹樱感情的深化来自木竹樱一次又一次的“命令”,和木竹樱情感的最巅峰是因为狗仔队曝光了他们在深夜里的“约会”不得不去解释……一切都和袁季遥自己的意志无关,全部都来自外界的推动,这就是袁季遥一直以来做的事情,而他希望在这一切的终点,是一段美好的结局。
在真结局“邮差”中,袁季遥意识到了自己跟随命运随波逐流是不可能有美好结局的,因此,他选择了放弃,无论终点那里有什么在等待着他,都不是他这种人能够得到的答案。在我看来,袁季遥放弃时下的大雨和木竹樱等待时飘飞的大雪,这种场景上的冲突,正说明了这一切都是虚幻。
而结局“Stargazer”中,正是因为袁季遥主动改变自我,并没有听从命运的安排,才获得了一个美好的结局,至少暂时美好的结局。这就是一种暗示。

乔千玫:代表了袁季遥的内在驱动力,当袁季遥产生退缩心理时,乔千玫就会站出来鼓励他不断向前。
陈魏冉:代表了袁季遥的自我怀疑,当袁季遥产生情感问题时,陈魏冉就会站出来加剧这一混乱。
这两个人的情感发展和袁季遥的情感发展是完全一致的,当袁季遥感觉和女主角更进一步时,他们也会获得暂时的幸福,而当袁季遥被女主角拒绝时,他们也会失败产生痛苦。

总结
如果我能给沈岩线9分的话,赵诗和木竹樱线说实话,都是勉强及格6分的水平,但是,作为沈岩线的衬托和铺垫,这两条路线的完成度还是不错的。
在我心中,这是一部足以和白色相簿2相提并论的,最好的galgame。
事实上,有游玩过白色相簿2的观众应该都还记得春希考虑要不要参加雪菜的演出时,两个选项,“我不会去”、“我不能去”。

这两个选项中,偏偏是“我不会去”可以增加雪菜的好感。这是因为这个选项代表着春希会如何看待在共同线中的自己的一切抉择。
而在《他人世界末》中,所有选项都是如此。每一个选项都不会对故事产生什么本质的影响,但每一个选项都决定了袁季遥是如何看待这些故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