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现代性三篇之一
打算好好说一下“现代性”,想了半天,还是得从语言开始说。很难写,就以问答的形式逐渐展开吧。
【千叶秦风】语言就是说话吧?
【水源地喵】姑且可以这么认为。那么,人是怎么会说话的?
【千叶秦风】不知道。
【水源地喵】好吧,换一种问法,会说话之前,婴儿有没有语言?
【千叶秦风】应该是有的,几个不会说话的孩子之间似乎真的可以交流。
【水源地喵】但是,成年人和他们无法交流。
【千叶秦风】不对,孩子一哭,家长总能知道点什么,这也是交流。
【水源地喵】这就对了,语言不一定非得有固定的形式,说的话是语言,哭声也是语言,旋律是语言,书法也是语言。
【千叶秦风】那么,语言是用来交流的?
【水源地喵】这么说也行。关键是,交流的主体是什么?
【千叶秦风】当然是人了,人与人之间才能交流。
【水源地喵】精神病人呢?
【千叶秦风】好像也有交流?记得有艺术家请精神病人作画,还出了书。
【水源地喵】是啊,精神病人,可以认为是某一种“婴儿”。
【千叶秦风】也是哦,,那,为什么有的人成了精神病人,而大多数人不是呢?
【水源地喵】也许来了个只说英语的外国人,你也会觉得他是“精神病人”?
【千叶秦风】不对啊,我起码可以和他比划,可以用音调、表情和他交流,这没问题啊!
【水源地喵】很好,你意识到了,你起码和他共享了其他几套语言。
【千叶秦风】对,我们讨论过了,说的话是语言,但语言不只有说的话这一种。
【水源地喵】嗯,既然语言被“拓展”了,交流的主体也可以拓展。
【千叶秦风】不只是人?
【水源地喵】当然。人和动物能不能交流?
【千叶秦风】呃,确实,人和动物也是可以交流的。
【水源地喵】人和身体呢?
【千叶秦风】当然了,通过神经系统嘛,大自然也给我和身体的互动编了一套语言,通过神经系统来交流。
【水源地喵】emmm,没错,但是我说的不是这个。比如说,你有没有办法主动让你的右脚第三个脚趾动一下?
【千叶秦风】当然可以了~
【水源地喵】我是说,不要通过语言。
【千叶秦风】什么,,啊?!
【水源地喵】这个例子,是未明子给我的震撼。
【水何秦风】至此,我们基本知道了,语言是用来交流的:不限于有主观意识的主体之间的交流,还包括主体对外物的感知和操纵。而且,没有语言,我们什么也做不了。这个意义上,语言像极了操作系统,我们不能直接感知计算机底层在干什么,必须通过操作系统的翻译、符号化、可视化才能知道;我们也不能直接改变计算机,必须通过操作系统的读取、调用来完成。如果我们想感知、改变这个社会,同样需要一个操作系统,这就是通用语言,,和。。。文化。
【水何秦风】有些人整天貌似关注一个名字带文化的历史事件,却始终不理解这个词的分量,也是,很魔幻。这么说吧,书同文只是一个方面,而科举取士真正统一了思想:教科书的影响是深远的。我们的教科书已经是标准化的字库印刷了,里面充满了理性和科学。
【千叶秦风】这话说的,理性和科学难道这不好吗?
【水源地喵】好是好,起码比以前好吧,但,这已经是新时代了啊!
【千叶秦风】你好像又想展开什么?
【水源地喵】嗯。。你想啊,就拿你说的神经系统好了,如果你的感觉敏感一百倍,会怎么样?
【千叶秦风】呃,,又痒又痛而死?
【水源地喵】是的。那么,你为什么还活着?
【千叶秦风】哦,这个“操作系统”屏蔽掉了噪音。
【水源地喵】真的是噪音吗?谁定义的?
【千叶秦风】嘿嘿嘿确实。
【水何秦风】但也不要沮丧,每一种话语体系在遮蔽掉大部分“噪音”时,还是定向地呈现了一定的真实的。其实之前已经说了,不同的话语体系之间的碰撞,正是开眼看世界的时机。正如你光用眼睛看是不够的,同时配合耳朵听、手去摸,就有更加全面的理解。而那些试图说“我这个操作系统世界第一”“我的眼睛全知全能”的,多半就有点疯狂的信徒的症状了。
【千叶秦风】等下,语言、话语体系、操作系统、人体感官,你混着用啊?
【水何秦风】你发现啦?在我们讨论的这个语境下,有问题吗?
【水源地喵】当然没有问题。同一个内涵本来就可以用不同的话语来表述,关键是在当时的语境下会不会产生误会。你看,大家一直都聊得很好,不是吗?
【水何秦风】不,就在刚刚,你,剧!透!了!!(好吧,这才是真正的剧透,其实我之前也已经剧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