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与法治》——知识清单
第一单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原因( )
2.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
3. 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
4. 如何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政治意义)( )
6.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改革开放、新时代等内容结合必修一( )
7. 党的性质、根本宗旨、根本立场( )
8. 党的 执政理念内涵、原因、如何践行党的执政理念( )
9. 党的奋斗目标( )
10.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11. 中国共产党如何做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12.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
1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重要性及具体内涵( )
14.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含义、原因、内容、新时代的要求( )
15. 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 )
16. 党的领导方式( )
17. 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及意义( )
18. 为什么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
19. 如何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
20. 党的执政方式含义、关系、坚持的目的( )
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
1. 我国的国体是什么、意义( )
2. 我国的国家政权的特点( )
3. 民主的含义( )
4. 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
5. 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 )
6. 为什么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
7. 坚持专政的原因( )
8. 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民主与专制的关系( )
9. 国家的职能、意义( )
10. 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
11.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 )
12. 人大的性质、职权、地位、组成、常设机关、专门委员会( )
13. 人大代表的产生、地位、职权、义务( )
1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功能、地位( )
1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
16. 我国的政党制度、形式( )
17. 各民主党派的性质( )
18. 我国政党制度的地位( )
19. 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方针、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政治地位、根本活动准则、重要机构( )
20. 我国政党制度的特色、优越性( )
21. 人民政协的性质、组成、主题、职能、作用、要求( )
22. 我国民族格局特点( )
23. 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 )
24. 我国行政区域的特色( )
25. 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
26.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原因、内容、地位、意义作用( )
27. 民族自治机关有哪些、权力( )
28. 怎样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29. 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
30. 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 )
31.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性质、职能、产生、内容及意义( )
32. 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具体内容( )
33. 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 )
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
1. 法制与法治( )
2. 法律的产生、本质、作用( )
3. 法律的发展历程( )
4. 我国古代法律的发展历程( )
5. 中华法系( )
6. 我国近代法律的发展( )
7. 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地位、内容、类型、基本特征( )
8. 法治的决定因素( )
9. 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
10. 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的启示( )
11. 如何理解“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
1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因( )
1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
14.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 )
15.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原因、要求等)( )
16. 法治国家的内涵、具体表现(特征)( )
17. 建设法治国家的 总要求、具体要求( )
18. 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 )
19. 法治政府的内涵、特征(原因、要求、意义等内容)( )
20. 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
21. 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 )
22. 法治社会、具体表现( )
23. 建设法治社会的总要求、具体措施( )
24. 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意义( )
25. 科学立法的内涵、原则( )
26. 如何推进科学立法( )
27. 严格执法的内涵及主体( )
28. 严格执法的意义( )
29. 推进严格执法的要求( )
30. 公正司法的含义、意义、表现( )
31. 如何推进公正司法( )
32. 全民守法含义、原因( )
33. 全民守法的具体要求( )
34. 如何推进推进全民守法( )
(基于2022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