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
护患关系
基本模式:
1.主动-被动模式:主要适用于昏迷状态、全麻手术过程中或婴幼儿
2.指导-合作型模式:主要适用于病人病情较重但神智清醒的情况下
3.共同参与型模式:主要适用于患慢性病和受过良好教育的病人
分期:
1.初始期:护患之间建立信任关系
2.工作期:护理人员通过实施护理措施来帮助病人解决健康问题
3.结束期:圆满的结束护患关系
沟通
基本要素:信息:是沟通得以进行最基本的要素,包括语言和非语言行为
基本层次:
1.一般性沟通:表面性的社交性话题
2.陈述事实的沟通:是一种客观性沟通
3.分享个人的看法:病人对护士表达自己的看法
4.一致性沟通:是沟通的最高层次
基本类型:
1.语言性:语言或文字
2.非语言性:通过躯体姿势和运动、面部表情、空间、声音和触觉等(除了语言和文字的其他沟通方式)
影响有效沟通的因素:
不适当的沟通方式:突然改变话题、急于陈述自己的观点、匆忙下结论、或表达个人的判断、虚假或不恰当的安慰、针对性不强的解释、应用事实不当等
常用的沟通技巧:
1.倾听:注意力集中,全神贯注;不随意打断病人的谈话;不急于做判断;关注病人的非语言信息;与病人经常保持眼神交流;采用适当的非语言信息时常给病人以响应
2.提问:开放式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可获得较多信息,但时间较长
封闭式问题:答案限定,省时,效率高
3.触摸:与视觉或听觉有障碍的病人进行有效沟通的方式
空间效应:
亲密区:小于50cm,进行查体,治疗,安慰,爱抚时的距离
个人区:50~100cm,护患之间交谈主要使用此距离
社会区:1.1~1.4m,工作单位和社会活动常用
公众区:一般正式讲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