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县委大院》的职场,被忽视,被抢功、被诬陷、那么新人还要坚持吗

2022-12-14 16:05 作者:为好优姐姐-说  | 我要投稿

真实的故事,才有生命力。一位在北京郊县工作的朋友和我介绍《县委大院》这部剧。

她说:别看《县委大院》讲的是贫困县,但是真的太真实了,就是开会的茶杯水杯,桌牌都和我们一样,大家穿的衬衫和我们一样,文件字体也是一样的,以及办公桌这些,全国统一呀。我看这电视剧,那感觉就好像看自己上班一样。

这么高的评价,我也开始看,几集看下来,印象最深的是新人林志为,遭遇了被忽视,被抢工、被诬陷,三大职场陋习。

首先,这三种问题,是职场陋习,不是什么磨炼主角的试金石。不能因为林志为逐一克服就认为“世界本来如此”。错的会存在,同时应该被抨击被遏制。

其次,这三大职场陋习,换到现实中,很多人遇到后,会留下来打通关,还是想着离开呢?

第一,新员工被忽视。

林志为上班第一天,大家都忙着自己的事情,没有人为林志为解释,他的工作职责是什么。这是比较广泛的职场问题,在个案辅导中,我也遇到不少同学,入职新公司,前两天有些莫名其妙,不清楚自己的定位和角色。

我认为,这不是大家忙,而是单位内,没人重视新人,这才是本质。

因为任何有正常工作经验的人都清楚,帮助新人尽快适应工作,是对团队和部门有利的。而且后面也看出来,这个部门有人忙有人不那么忙,所以忙到没空介绍一下,不成立。

在机制欠缺中,大家都有意或无意的忽视了。这其实是一种麻木,就好像反正我当初也是这么过来的,所以我不会在意你。

因此,只要在个案辅导中,遇到那种会给新同事当中自我介绍,会介绍部门分工的公司,都值得表扬。

这件事,职场新人小林表现的很主动,没有失落,而是主动的请教同事要学习,去仓库搬来理念领导发言稿自己学习。这份主动,其实在职场,就已经凤毛麟角了。



第二,功劳被抢。

在部门老员工江霞需要帮忙的时候,林志为立即上前,主动帮江霞录入数据。林志为彻夜加班,一直忙到第二天上班的时间。其实录入数据本身就是脏活累活了。


可是就在他吃早饭的功夫,同事中的老油条直接抢了功劳,得到领导的一句“你搞得,熬夜了吧”。


这件事,我在个案辅导中也遇到过,那么我的建议也是,没必要到领导面前澄清“这件事是我熬夜做的”。如果能早点避免这种问题会更好,但是如果已经发生了,那么去争执,就算领导最后相信你,其实你损失更大。因为领导不是包青天,他要的是工作成果,通常不想给你明断是非。

这里职场新人小林的处理方式也很好,默默的认了,没有大吵大闹。

这里我再强调一遍,被同事坑害这种,如果不涉及到奖金,那么大吵大闹的,只会让自己更难看,只能先忍下,伺机而动。

那么什么情况下涉及到奖金,你真的要争夺呢?我还真个案辅导过。这位同学是做奢侈品销售的,就是一单生意5万以上,一位客户她通过活动认识,跟了一个多月,来门店下单。而这个时候,客户要最后挑选几种颜色,他去了躺厕所,而一位同事钻了空子,直接和这位客户走完了付费流程。其实客户不懂谁的订单谁拿提成的规矩,既然有销售来服务走流程,就跟着走了。那么这位同学看到这种情况,先不声张,而是和同事一起帮助客户包好商品,送了出去。

而转身就找店长说明情况了,有和客户的聊天记录、有店内监控,这个客户是自己一直跟一指谈的。

那位钻孔子的销售也是脸皮厚,“我看你离开了,担心冷落了客户,就过去服务的”。

最后店长做主,这笔订单的提升二八分,这位钻孔的同事还是拿了提成中的两成。

以上,是涉及到真金白银且商业领域的案例,而《县委大院》中林志为被强攻,要闹起来,就都难看了。

第三,被诬陷。

明明是同事告诉自己,三点半开会,而自己发布通知后,同事来了大发雷霆,将错误推到小林身上,而且说出“教都教不会”的严厉批评。


那么我看知乎上有人出主意,说这种情况要录音,就是个证据,或者要清楚的记在本子上和他确认,不是自己的锅,就不要背。我认为这种建议其实不现实——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我们是没有办法和谁说话都录音的,而记在本子上,别人也未必会承认。

总之,《县委大院》中的职场,因为太多的文案工作和协调转述,出现这种职场陋习,也容易进入糊涂账,算明白可以,只是成本太大。

新人林志为都一一承担了,而且体现出更多优质职场精神——

我看林志为,颇有热血漫中的男一号气质,目标坚定+心胸宽广。

当领导布置,你和我一起去一个招商活动时,林志为会跟上一句“需要我准备什么”。这让领导开始重视这个年轻人。

面对录入数据这么枯燥的任务,林志为很快发现数据的异常,只是被老同事劝解不需要提这种问题。


以上就是《县委大院》中的职场问题,按照开头我朋友说的,这部剧好真实,那么以上职场问题,也是真实的。

最后,我有三个职场问题。

第一,林志为在这些问题中,呈现出了的努力、思考和主动的优秀品质。那么这些品质能帮助他在体制内,得到晋升和重用吗?

我会比较乐观,我相信世界总归是平的吧。林志为同志的品质素养非常卓越(这孩子怎么长大的?)。那么体制内也是有职场逻辑在的,所以林志平这样的新人,会得到晋升与重用。

但是说来惭愧,我从来没真的在体制内工作过,所以欢迎有相关经验的朋友补充讨论。

第二,如果我们在职场遇到这种委屈,要不要离职呢?

首先,我并不推荐任何人都学习林志为这种默默忍受并继续热爱工作的坚韧。如果这份工作,你不够热爱,那么可以离职。至于离职理由,我组织好了语言:这个单位对新员工没有入职培训,所以入职后我迟迟不清楚自己的角色,主动沟通后,工作分工不清,我的工作量较大,经常彻夜加班,而且当我对工作有疑问的时候,老同事会警告我不要提问干活就行。基于以上体验,我会渴望更人性化的平台发展,比如允许员工提出问题,会给新员工一个入职介绍,那么我并不排斥加班和工作压力,所以我选择跳槽。

其次,如果这份工作是你的梦想所在,或者你不能离职,那么林志为的作为就值得参考——不要变成老油条,那是生命的下滑。如果你也因为身在体制内,或者因为对这份事业有很深的热爱(就想为人民服务),而不能离职,那么就要适应。不是消极适应的变成老油条,比如我不再主动思考、不再主动帮忙,而是要用更多的成绩争取生存空间。一份工作,再怎么说都一天8小时,好好做,是对自己的温柔。

第三,“体制”是这些职场陋习存在的合理理由吗?

在各种网上分析中,我看到很多“体制内就是这样的”,“好多这种老油条”,“你就得适应”的观点。似乎上述问题,成为体制内的一种自然特征,是一位年轻人入职体制内应该承受、有所准备,不要质疑的事情。你同意吗?

我认为体制内,不应该是这种陋习存在的合理化理由。年轻人也好,这些陋习的受害者也好,都应该努力,改变它。

我是为好优姐姐,提供有温度能操作的职业辅导。


《县委大院》的职场,被忽视,被抢功、被诬陷、那么新人还要坚持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