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系列,甄子丹的胜利,功夫片的倒退!

《叶问4:终极一战》拉下了叶问系列的帷幕,功夫片最后的时代也结束了。

依旧是"中国功夫暴打洋鬼子"的套路,与叶问2本质相同。但叶问2突出的是殖民地人民与殖民者的矛盾,而叶问4是在美华人与本土白人种族主义者的矛盾。这种老套的戏剧冲突,流行于上个世纪70,80年代。
但自从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民族自信心大幅度增加,国富民强,走路都带风。这类题材变得不再能吸引主流人群,已经穷途末路了。甄子丹的《叶问2》,赵文卓的《苏乞儿》等都以此为卖点,都不太成功。

但随着近些年国际冲突加深,中美贸易战、中美疫情舆论战等,叶问4重拾这个题材,在当下反而能调动起观众情绪,给人以情感宣泄。如今看来,选这个题材不再是槽点。
下面就将《叶问4》中几个有意思的点:
1.再现李小龙经典瞬间
在全美空手道大赛上,李小龙进行了那场著名的武术表演,这是他在美国武坛打开局面、一鸣惊人的时刻。后来许多亦师亦友的武术界朋友,大都是看过这场表演才慕名而来。

李小龙与叶问师徒相聚之时,有人找李小龙PK。小巷子里空手道壮汉与李小龙过招。明眼人一看就是在模仿《猛龙过江》中李小龙在小巷子里教训几个收保护费的黑道分子。这个小彩蛋,让人会心一笑。
2.空手道VS传武
电影主要矛盾是军队里的华人小教官,非要将中国功夫引入美国海军陆战队,认为咏春可以提高美国军人的作战能力。【小伙子,你为美军操碎了心呀!】
可是"白人至上"的军官与空手道教练歧视华人,看不上中华武术,并多次去唐人街踢馆。

奇怪的是种族主义者看不上中华武术,但却对日本空手道情有独钟、视如己出。说是白人VS华人,其实全篇都是空手道爆打各派传武,然后被咏春打爆。

3.无限制格斗
有种说法,咏春是目前实战性最强的传武之一。实战不是点到即止的比武,双方为了自保必然会出杀招。无限制格斗是最接近实战的比赛,源于巴西的Vale Tudo,此项运动发源于20世纪初期的南美。如今风头正劲的UFC比赛,就是在创建"巴西柔术"的格雷西家族协助下举办的。而格雷西家族在巴西本土,以及Vale Tudo Japan都曾经称霸一时,UFC前几届冠军也基本被其家族垄断。

电影让叶问与白人军官来一场无限制格斗。在不利条件下,面对敌人招招致命的进攻,叶问最终使出杀招:撩阴腿,抠喉。而这几招也是传武迷最常说的:在撩阴插眼可用时,传武的才能彰显出全部实力。电影叶问4就从侧面证实了这一点。
【叶问系列已经完结,也是时候给出整体评价了】
叶伟信与甄子丹合作多年,这次为咏春宗师叶问立传,意图将其打造成另一个”黄飞鸿“。
但黄飞鸿的武学宗师形象,是前后若干代人几十年的演绎下才竖立起来的,早已深入人心。上个世纪90年代,徐克与李连杰重塑其形象,将黄飞鸿刻画为一位乱世之中的上进者,充满了蓬勃向上的时代气息,成为一代人心目中的经典。

反观"叶问",文艺领域对其着墨不多。此前关于"咏春"的功夫片,大都是集中在开派宗师严咏春、与集大成者"佛山赞先生"身上。叶问系列初期宣传口径也只能集中于"李小龙师傅",并以幼年、少年、青壮年的李小龙出镜作为电影重要彩蛋。
这些年经过甄子丹的叶问系列,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以及若干跟风之作后,咏春叶问与那句“我要打10个”一时间家喻户晓。

四部叶问剧情最好的是第一部,将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演绎的淋漓尽致。当叶问在武道场打完10个之后,提着赢回的米袋走在大街上,面对疾驰来的日本军车,也只能落寞的让路。大时代下,强于叶问,也强不过局势。最后只能落跑香港。
但第一部硬伤就是结局Boss大战水平不够,对面演员根本不会武只学过舞。不在一个级别上的对手交手,自然动作戏就不耐看。其后三部续集,Boss都够级别,无奈剧情太差,一直主打民族情绪这张牌,反而深度、气度上远不如第一部。
动作戏上,叶问走的是咏春拳法的老路,是香港功夫片黄金时代的路数。中规中矩,并无突破。但也正因此,功夫片没了新意,逐渐走向衰落。
甄子丹出道于功夫片的黄金年代,经历了功夫片的各个阶段,从模仿到打出自己的风格,但直到叶问前,未能大红大紫。
一、功夫喜剧时代
甄子丹跟随八爷袁和平出道,是袁家班早期的一员。因其母是著名的太极拳师,从小让他习拳。于是,八爷为其量身定了功夫喜剧《笑太极》,主打民国功夫小子风。

功夫喜剧是八爷袁和平与大哥成龙通过《醉拳》、《蛇形刁手》两部作品新创出来的片种,一改李小龙拳拳到肉的严峻风格,以搞笑的招式与学武过程作为卖点。八爷在动作设计上是把好手,但力推演员上有所欠缺,无论是爱徒甄子丹、还是亲弟弟袁日初。两人拍戏不少,但都没有观众缘。

袁日初曾主演灵幻类功夫喜剧片《奇门遁甲》,将传说中古代法术具象化,脑洞大开。影片票房不错,也为后人津津乐道,但主角远不如两位配角出彩儿。
灵幻功夫片是洪家班开创的,代表作《鬼打鬼》《人吓人》系列,后来林正英的僵尸系列也是此类影片的延伸,九叔林正英也是洪家班出身。
八爷再次结合甄子丹的自身经历,开创了青春歌舞式功夫片《情逢敌手》(本质还是功夫喜剧)。

以舞会友,以舞相搏。武术也是舞术,用霹雳舞来对决。

这个路子,熟不熟悉?后来台湾偶像剧《紫禁之巅》——你们不要再打了,会出人命的。

二、硬桥硬马的功夫片
在《洗黑钱》中,甄子丹请来了两位好友助拳。两人曾跟随其母学过武,都是功夫高手。三人为观众献上了两场劲爆的打斗。此片突显了甄子丹与众不同的风格,性格张扬、杀伐决断、极具侵略性。一段与敌人对拼武士刀的戏,不同于其他动作明星的以进为退,防守反击的大家风范。甄子丹主动劈砍敌人,散发出亦正亦邪之气。片中更是多次展现了他标志性的凌空三踢腿。

但可惜的是整部电影除动作之外,毫无看点,影片质量严重脱了后腿。
作为主角寂寂无名,但作为经典影片的配角与大反派,甄子丹在影迷心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中的纳兰元术与李连杰饰演的黄飞鸿两段棍战,大呼过瘾。特别是最终决斗中以布为棍,柔中带刚。

另外,《新龙门客栈》中的东厂曹公公,活生生被快刀小蛮子削去了半个身子,极其恐怖。
在黄飞鸿系列流行的时代,甄子丹也曾经尝试过演武学宗师《英雄豪杰之苏乞儿》。影片中八爷为其设计了一套与成龙"杂耍式醉拳"完全不一样的"醉八仙"拳法,展现甄子丹的武术功底。但此时的他太年轻,不够沉稳,全无宗师风范,更像是功夫小子。

八爷与甄子丹的力作《铁猴子》是个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典范。当年在香港反响平平,但2001年在美国上映,却意外大火。不同于李连杰吊威压踢出的"佛山无影脚",甄子丹用凌厉的腿法,实打实的踢出了无影脚的感觉,成就了这部经典功夫片。甄子丹也凭借此片打开了国际市场,以武术指导的身份在国际影坛游走。

在《铁马骝》国外爆火之前,甄子丹依旧在徘徊。一两年内,主攻电视剧行业。在电视剧《洪熙官》中主演反清义士洪熙官,与咏春拳创始人严咏春是恋人关系。无独有偶的是同年上映的电影《咏春》中他出演与严咏春定下娃娃亲的丈夫梁博滔。可见他与咏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后出演叶问,也是有渊源的。

1995年甄子丹如愿以偿在《精武门》中饰演陈真,名正言顺的模仿其偶像李小龙。甄子丹与李小龙有着类似海外生活经历,加上争强好胜的性格。此番翻拍李小龙的名篇,更是如鱼得水。无论是虎虎生风的双截棍,硬桥硬马的拳脚,还是连续踢腿的"李三脚"招牌动作,嗷嗷直叫的劲头,都惟妙惟肖。

两部电视剧中大量与人对拳,双拳快速与对方相互搏击,如今看起来,颇有叶问连续快速击打出小碎拳的感觉。为了表现快速下的拳头力度,大量使用粉尘道具,互博之下,尘土飞扬。
三、甄功夫,自成一派
每一个想要自我实现的演员,都有一个导演梦。离开了恩师之后,甄子丹也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甄功夫。
1996年甄子丹自导自演了《战狼传说》,里面大秀凌空三踢腿的功夫,将甄式暴力美学表现的淋漓尽致。甄三脚与李三脚完全不同,甄子丹的空中腿功更多在于表演上,李小龙则更偏实战,多角度连续进行踢击。

这部影片可以说是甄子丹的一次完全释放,此后踏逐渐寻找到自己的功夫定位。
1998年他自导自演了《杀杀人,跳跳舞》,据传曾经一度缺钱无法完成,为此他还借了高利贷才能完成。这也是一部探索式影片,一个闷骚杀手,功夫+枪械,自我耍酷,开开枪,杀杀人,谈谈恋爱,跳跳舞。

新世纪之后,港式功夫片日渐式微。传统的硬桥硬马的功夫片,被各种吊威压与电脑合成的表演所代替。会功夫的演员被偶像明星所代替,功夫片越来越乏味。终于,2003年泰国的《拳霸》一出,让世界震惊。功夫片不再是港片专美。

多番尝试皆不成功的甄子丹,遇到了叶伟信。从此两人成为了固定搭档,一个身为武术指导负责打戏,一个作为导演负责文戏。2005年的《杀破狼》横空出世,为香港功夫片打了一个翻身仗。该片重塑了拳拳到肉的港式功夫片。
甄子丹与吴京的那场窄巷械斗,甩棍VS短刀,极为精彩,犹如教科书一般。用棍棒钝器克制锋利的匕首,可谓一寸长一寸强。据说两人毫无演练,直接开干,中间打断了4根甩棍,吴京手受重伤拿不起刀,直接将短刀绑在手臂上继续拍摄。

片尾甄子丹与洪金宝那场肉搏战,用到大量柔道动作以及地面寝技,其实已经有MMA混合格斗的影子了,只是还没以此作为宣传口号。
两年后的《导火线》以世界最流行的混合格斗作为卖点,甄子丹完全将MMA动作融入到武打设计中。与邹兆龙的那场旷世大战,MMA对泰拳,将功夫片带入了新的境界。混合格斗的动作让此片与众不同,成为了甄功夫的品牌。一时间,功夫片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大有复兴之势。

但《叶问》的到来打破了一切,甄功夫又走回了“宗师”系列的老路。更可怕的是叶问让甄子丹出圈了,使其爆红。从一个功夫明星,变成了新一代功夫天皇,受众被大大的扩大了。
出圈后的甄子丹,凭借着那段时间的人气,接了大量烂片。动作上面不值一提。功夫片的创新,哑然而止。
这之后虽然有《十月围城》,甄子丹将跑酷元素加入到武打动作中,与真实拳王康李一场大战。整部影片也只有他们两人的动作有混合格斗的味道。其他人都是港片传统的武打套路。

陈可辛的新式武侠片《武侠》,试图用现代知识解释武侠中的各种功夫与医术。甄子丹在药材铺子里的打斗也有些混合格斗的影子。但已经离创新太远太远了。

功夫片,不进则退。衰落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各种无武术功底的偶像飞天遁地之时,2013年印尼的一部《奇袭》将印尼功夫片带到了世界。功夫片已经不再是港片的骄傲。

叶问4,终结了叶问系列。也是给港式功夫片,画上了不情愿的句号。自武侠片被淹没之后,功夫片也步其后尘。
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