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
一小碟廉价饼干,一大缸浓茶,这便是外公下午的点心。
这个习惯也不知是外公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反正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趁外公不注意的时候偷拿他两三块饼干,再躲到一旁吃下去。
虽然每次外公都会给我买高级许多的点心,但现在回味起来,还是那廉价的小饼干吃起来更加香甜。
不过,至于那茶,我倒是只尝过一次。
原因就在于那看起来令人舒心的深绿色液体喝起来很苦。
记得小时候听大人说,喝茶要慢慢品,品到最后,苦尽甘来,自然就有那感觉了。但实际上去细细品的也并没有几个,大都是习惯了茶叶的味道,喝水的时候总爱放一点罢了,虽然说他们的茶叶都是上等的茶叶,但是在那时我的口中不过是苦与更苦的区别。
外公也曾劝我再尝几口,他的说辞和那些我听到的说法大都差不多,但不过他没让我去在喝的时候品,而是喝完再去品,叫回味。
“细细回味,总能发现一丝甜的。”他说。
但不过那个时候我并没有回味出什么甜,还是苦,一如既往的苦,便认定他是在骗我。
于是乎,鉴于这些,茶在我的整个童年时期就成了一个阴影,但凡是觉察了水中有什么叶子一样的东西,我绝对不会再尝一口。
可偏偏家乡是极富盛名的茶叶产地,眼见着周围的人都喝那干燥叶子泡出来的绿色液体,我的抗争没有坚持多久就直接被放弃了,最大的结果也仅仅是外婆每天放茶叶进水壶的时候会减少一些。
那就喝吧,也不过就是比味道水苦涩了些,颜色比水深重了些,以及,意蕴比水凝重了些。
我喝茶的习惯也就是自那时起开始养成的,以至于后来单喝水都会觉得寡然无味,感觉少了些什么。
最开始喝茶的时候还在家里,喝些绿茶,有时也会有红茶,但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同,后来从家里去了外地,常在一些餐馆里喝到大麦茶,茉莉花茶之类,再后来和同学渐渐熟络,像什么铁观音与六安瓜片也有人和我换着喝——不过这都是一些时候,最常喝的还是什么“冰红茶”“茶Π”“东方树叶”之类能在货架上直接买到就喝而不用冲泡的,尽管它们都是些饮料。
但茶成为方便的饮料的同时也就没了花时间泡出来的茶所具有最大特点——回味。
饮料从入口开始就能够带来甜蜜的感受,但后来回味的时候却感觉一切都是苦涩的,还不如不回味。
而自己用茶叶冲泡的茶水,虽然刚入口的时候苦涩了些,可再回味时就有了那种清冽的感觉,尤其是在夏日,从燥热进入清爽的绝妙方法莫过于一杯茶水,虽然那些冰镇的饮料也能够让人凉快下来,但心灵上的燥热却是去不掉的。
总爱择一个午后,趁阳光刚好流入屋内时从茶筒内取些许茶叶,倒入热水,看茶叶在水中翻腾,打转。
拿一册史书,看过去的风云变幻,看历史上的宏伟辉煌,等一旁茶杯上的白烟散尽,抿一口淡茶,有些放不下的,浮躁的东西,也就和那茶叶一样,都沉入水底,散出苦涩了,但不多时,口中的苦涩,也就缓缓在一次次的回味中变作了甘甜。
大抵人生百味中的苦涩也是需同品茶一样回味的,年岁越长,回味越多,曾经那些放不下的东西也就沉入了心底,也就有了甘甜,和宁静。
“细细回味,总能发现一丝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