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电气的这几年(3)——专业课学的稀里糊涂
到了大三上半年,其实我们的成绩已经拉开了一段距离,但是大多数同学还是难以接受自己不能保研的这个事实,还在玩命的学习。
同时,大三也是我们正式开始学习专业课的日子。工科往往都是这样,第一年打基础学数学,第二年学专业基础课,第三年才能学懂专业课。
电气专业的专业课不是很简单,是非常讲究系统性的,《电磁场》没学懂,《电机学》就不会,就会导致《发电厂电气部分》理解的不深,进一步会导致《电力系统分析》学不会,以后的《继电保护原理》也别想听懂。
而且我们大三上课的老师都很有特点,一句话概括就是“能力不足”。
我没有不尊重老师,各位老师都很认真负责,这一点和教《电气工程制图》的那个老师不同。但是讲的课确实很难理解,而且跳跃度太大了,导致全班同学根本没有几个人能听懂,大多数人只能在课下自学。而且在课堂上提问的频率也十分的高,我不害怕老师提问上节课的内容,因为这些我可以通过课下自学搞懂,我就怕老师提问刚刚讲过的内容,因为十有八九是听不懂啊。
有的老师的要求真的很严,他会让你看文献,看完之后把文献上传到QQ群上,这一部分会计入到平时分中,这无疑给我们这个内卷严重的班级添了一把火,在一年之内,同学们上传的文件填满了三个QQ群,我们不得不建了第四个QQ群供我们上传文献。
而且期末考试的卷子上会有一道开放题,是老师在群文件中随机抽选几篇文献,让你谈谈看法。这道题真的不简单,光是那些专业名词就很折磨人,比如HVDC,FACTS,SVG。你如果没读过这些文献,真的是一脸懵逼。而且很多问题都是带着立场的,比如“谈谈你对新能源发电的看法”。就这种题,立场一定要站在新能源的一面,你可以说新能源发电的缺点,但是你的大方向一定要说新能源好才可以,因为我们学院的老师大多数都是搞新能源并网的,他们是真心爱自己的事业。
最让我不可接受的是,培养方案上的那些课,有的根本就上不了。按理来说专业选修课应该是可以自己选,但是很遗憾,我们学院根本不开设那些课,实际上的培养方案只有一套,你只能选预定好的那些课,真是太绝了。
一句话总结,大三的专业课我是真没学好。虽然我承认,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学习不够刻苦,但就专业课的学习环境来说,我认为我的母校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