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表演想到的
最近都在家做我自己的产品,搞设计找工厂忙的晕头转向焦头烂额,快有点身心俱疲了,但一有时间我还是停下来看点电影和剧还有节目补充下精神食粮。分享三个我近期看的最有感触的表演吧。
首先是碧莉(Billie Eilish)上周在英国一个颁奖礼上表演的《My Future》,听得我如痴如醉,感觉她又进化了,驾驭歌曲和表演的能力都更自如了。这是一个年仅20岁就享誉世界的女孩向大师级音乐人迈进的重要节点。

不久前Vanity Fair放出了连续第六年对她的采访,我也有同感,区别以前还有点小孩子气的一面,这次整个过程都显得十分成熟甚至超龄。碧莉说她从未如此快乐,并且对未来充满希望。

记者问她“2022年是你迄今最重大的一年吗?”这个问题容易到我都能替她回答:完成了“Happier Than Ever”世界巡演,领衔科切拉音乐节压轴出场,找到心仪已久的恋人丰富了情感阅历,还以歌手身份拿下一座奥斯卡奖杯。人生能有几个如此意义重大的年,可以说是在最美好的年纪发生了生命中最弥足珍贵的值得一辈子去怀念的事情。

碧莉说Vanity Fair这个采访以后不会每年更新了,但依旧会坚持接受采访,从年更改成几年一播。对此我一点都不意外,就像一些名利双收的大演员、或者某位功成名就的世界级大导演,他们已经无需外界的评价来证明自己,名利奖项于他们也变得索然无味。唯一能让他们提起兴趣的,就是内心的自我完善,以及缓和地、从容地、四平八稳胸有成竹地去做事业上的突破与实现。当其他人还停留在浅尝辄止的“表层”,大师们已经在引领行业的基础上探索行业前景与未来了。要达到那样的境界,光年少成名远远不够,还要有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大环境的支持,碧莉无疑是这个时代的幸运儿,但谁也不能保证,她是不是欧美流行乐坛短期内的最后一个?

第二个表演是周深在《时光音乐会2》上唱的《光亮》,我这几天反反复复听了几十遍,也挑不出来一丝一毫的毛病,空灵柔美又富有力量的氛围,把人拉回一个仿佛能感应到彼此但又隔着无法触及的遥远时空,充满了普世性的抚慰与深入人心。一位歌手只有在唱符合自己意识层次与审美的作品时候才有真正的生命力,我想不到有谁能比周深更适合演唱这首歌。毫无疑问,他已经是内娱年轻一辈的唱功教科书了。很多人看完后用“牛逼、碾压”来形容,我觉得是“感人和回味”。
通过国内这几年的整顿,想必业界已经形成共识,只有真正的人才才能让ta出人头地,拒绝一切的侥幸和投机。我们不能永远只学习韩娱最糟粕的那套追星法则,而忽视让他们影视歌全面飞升的精华。拿出敬业与实力,想要在内地混歌手这个行当的年轻人,看看周深吧,请以此为标准。

第三个表演是来自三周前郭富城在“tvb万千星辉贺台庆2022”上表演的组曲,看的我目瞪口呆,起鸡皮疙瘩。对很多内地年轻观众来说,曲风可能有些老土,舞美也显得寒酸和过时。但对我这个从小看tvb长大、听四大天王的歌的观众来说,这就是我眼中的唱跳天王。无需高难度的舞蹈姿态,他只需站在那里,动作举重若轻,潇洒手到擒来,风采如空中的囊中取物。全开麦甚至不值一提,57岁依然能完全豁出去,把自己交给舞台,这才是巨星风范。很多内娱爱豆喜欢学韩国学欧美,我想说,不必眼睛看那么远,真正的榜样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最后我想顺便再提一嘴本周即将首播的浙江卫视、优酷和tvb联合制作的演员训练真人秀《无限超越班》。我一直有种猜想,国家想让港娱重现当年的辉煌。而不同的是,它将不再以单独的流行文化而存在,而是融入全国大环境或者华语流行的发展和腾飞,就像英加澳等英语世界的娱乐圈以好莱坞为中心一样。今年的《声生不息》不仅是香港回归25周年的献礼节目而已,而是港娱复兴的起点。随之而来的会是一波又一波香港与内地演艺界的交流与合作。

我始终坚信一个相对自由的创作环境下,文化产业才会得以创新与繁荣。内地因为有厚重的历史进程限制而无法放开束缚,而香港则没有那么多的包袱,有了内地的资金和市场,在多年积累的人才与曾经缔造出粤语流行辉煌的成绩下,都为将来的“东山再起”铺平道路。或许用不了几年,我们回过头会发现,当初香港乐坛在内地掀起的时代影响力,在当下中国的发展背景下,会演变成华语流行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上的最佳助益。
所以,包括刘耀文、周柯宇、荣梓杉在内的新生代偶像艺人们,好好把握跟成龙、惠英红、吴镇宇、邓萃雯等香港老戏骨学习的机会吧,这些曾经到达过行业顶端的大前辈们的任何手把手提点,都将使你终身受用,帮助你一路飞速成长。


本来只想推荐几个近期我觉得精彩的表演的,没想到一写就一大篇。感谢所有这些歌手演员和创作人,有你们的存在我们的娱乐生活才会更有希望。
更多欧美资讯,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