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简谈美国战略战术空运力量的现状与将来

2019-08-02 16:59 作者:帝国苍穹fw190  | 我要投稿

本文所谈的主要对象为广义上的美国空军,即额外包括

ANG 空军国民警卫队 Air National Guard

AFRC 空军预备役司令部 Air Force Reserve Command


美国空军在战略运输方面主要依仗的C-5MC-17,在战术运输方面主要依靠C-17C-130系列。值得一提的是C-17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战术双重任务运输机,简单点来说,C-17=C-5+C-130。

那么美国当下战略战术空运力量的现状如何呢?

根据AIR FORCE 杂志发布的美国空军年鉴2019的数据(截止至2018年9月30日,到现在的话只会更多

美国空军的战略战术空运力量共包含


C-5M   52架  平均机龄   31.7年



C-5M在120000磅(约54.4吨)的时候为5250海里 (9723km)

最大载荷接近130吨,最大起飞重量超过381吨。(我在贴吧有具体帖子,未来在b站应该会补充一个改进版)


C-17A     222架   平均机龄  15年



C-17的货最大载重能力高于74797kg(波音官网),(77500kg)。

其又分早期或是晚期型号(晚期型号又可以称为C-17ER,在原型基础上加装了油箱)

原型无载荷航程约为9100km(设计指标),C-17-ER为6230海里,11538km(波音官网数据)

又有C-17/C-17ER在73吨载荷时航程为4400km/5200km (巡航高度28000ft,8500米,0,74马赫)// 45360kg/8334km

而C-17A在载荷164900磅/74879kg,可以在7000ft长的跑道起飞,并有2400海里/4445km航程,并可以在3000feet长的简易机场降落。

(我在贴吧有具体帖子,未来在b站应该会补充一个改进版)


C-130J   125架  平均机龄    9.8年


C-130J

C-130J系列最大载荷为22670kg(可以更高的载荷,需要机翼减少燃料)

载荷航程为40000磅/18.14吨  4425km


C-130H   176架   平均机龄   28.9年

C-130H

C-130H已经年岁已高了,美国空军已经在不断退役它们。另外给出的数量仅仅是是C开头的,不包括一堆XC的品种。

   

现状分析

现在美国的运输机体系依然是保持着三级体系,同时也是世界第一大战略战术空运力量保持者。但是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认为问题主要存在于金字塔的顶端和底端。

一是C-5M寿命不足及数量不足的问题。这个使得C-5M的使用愈发的受到限制和逼着空军精打细算的谋划,影响了空运的弹性,近几年也比较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二是C-130H仍然有接近180架在役,C-130J的换装压力依旧长期存在。且整个C-130虽然最大载荷高达近23吨,载荷航程为40000磅/18.14吨  4425km,数据已经十分的出色;但是由于货舱体积及最大载重仍然稍显不足,造成运载大型物品是仍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比如:斯崔克为了能用C-130运输做出的妥协)。而比起曾经的自己的替代者AMST(先进中型短距起降运输机),虽然在载荷航程上17.2吨/4800km(AMST设计值)上差距不大,但是在最大载荷方面差距甚远。YC-15可以运载30吨级步兵战车和155mm自行榴弹炮,YC-14甚至可以运载M60主战坦克。毫无疑问,客观上的差距还是巨大的。

三则是C-17A虽然数量达到了222架,但是相比曾经的高峰期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且现在和将来要转接担负大量原本C-5的相关任务,C-17A的未来恐怕也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考虑。


将来的展望

从C-5A/B选取了情况最好的一批升级到C-5M,可以说将C-5最后的寿命都榨干了。未来C-5M恐怕难以也不值得进行进一步的延寿和升级。一款替代机的必不可少。


笔者认为的替代方案1---先进飞翼布局

洛马方案
波音飞翼方案

方案1也是最先进和激进的方案,采用飞翼布局。毫无疑问比现役的运输机能力将会有飞跃式的提升,也无客机使用飞翼的客户体验的顾虑。但是毫无疑问这种做技术和成本风险都是巨大的。而且一开始就从C-5M/C-17级别做起更是会给整个项目加上更大的一层不明朗因素。因此这个方案的可能性反而是最小的。


笔者认为的方案2---新的传统常规布局飞机

一是可以重头开始重新研制一款新的传统常规布局飞机,类似C-5的诞生。但是使用新的气动技术、工艺机体制造技术和最新的航空发动机,可以说这是造就出一款新的新世纪的“C-5”。这样的话,风险较低,性能也将会相当优异;但是研发投入资金仍然会较高,性价比也会偏低,特别在大型飞机用途单一、市场疲软及军费始终不足的21世纪,这样从头进行的大规模研制活动是否恰当也是个未知数。


二则是以波音“空客女皇”747-8为蓝本进行对应的军用化修改

747-8

747-8,作为波音最新一代的747;整个研发工作已经完全结束,生产工作已经成熟。作为专用的748F(货机)改性不仅畅销也十分成熟,久经考验,性能也相当优异。如果以此为蓝本进行军用化改型的话,因为较为成熟的缘故,研发和制造成本也会大幅度降低。同时因为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和商业性,维护成本也会比C-5M更低,升级也会更加更方便,更具有经济性。相比之下,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


笔者认为的方案三----C-17改进版

前文也曾提到过C-17兼具战略战术运输双重能力,能力相当出色。波音也曾提出过C-17的改进方案,但因为采购量和需求的问题搁置。而在历史上,C-X项目(C-17前身)前,也曾采购过一批新的C-5进行过度。而如今重启C-17生产线,并对C-17进行改进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C-17

而使用了新的制造技术,航空发动机技术,新的设计技术改进的C-17。性能相比会有重大的飞跃,也足以取代C-5M留下的空缺焕发出新一春。

C-17

而C-17的上下兼容性,也可以使得美国空军具有更大程度的灵活性,进一步提升美国战略战术空运能力。


C-130J的替代机

笔者认为,现在C-130J尚且年轻,且替换130系列已经错过了最佳黄金时期(AMST不换,以后机会真的不多了);或许很长一段时间C-130J的替代机将难以出现,甚至130J就是绝唱


A400M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而对于美国来说美版400,恐怕将会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不如不搞

当然笔者也认为,如果飞翼布局在C-130J替代上开始进行,说不定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而未来究竟会怎么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这一篇“简谈美国战略战术空运力量的现状与将来”到这里就接近尾声了,我们下一篇再见。

祝各位夏天愉快

简谈美国战略战术空运力量的现状与将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