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魔法本质(2) 吠城科学院量子小辐出品

关键词:天马 γ魔力子 γ魔力场
概述:本文简要介绍了天马飞行原理及γ魔力子与其γ魔力场的作用原理。
1. γ魔力子
1.1 天马的γ魔力子
正如上篇文章所述,独角兽可以从其松果体产生魔力子,并于角上将魔力子射出。所以,我们将魔法器官分为两类,一类叫魔法发生器官(Magical Occurrence Organ),如松果体,其作用为产生魔力子,另一类则是魔法效应器官(Magical Effector Organ),如独角等,其作用为将魔力子赋予魔法效应,或者说完成“施法”的过程。天马也与独角兽相似,天马如此弱瘦小的翅膀明显无法为其提供飞行的升力,这说明天马的飞行本质上也是一个“施法”的过程。独角兽的施法器官是独角,天马的施法器官则是其翅膀。
我们发现,独角兽的独角是一种魔法外放器官(Magical Emitter Organ),而天马没有外放器官,但天马可以在松果体内产生一种 γ魔力子(γMagicon),并将其由体内魔力输送途径将魔力子传输到自己的双翼上,完成对双翼羽毛的“附魔”工作。因此,翅膀便成为了其魔法效应器官,可以与外界进行魔法相互作用。
1.2 γ魔力子的基本性质
γ魔力子不同于α与β魔力子,后两者半衰期很短,不论是否与其他粒子结合都会发生衰变;而γ魔力子则有一个神奇的特性就是游离态的γ魔力子很容易衰变,会以不可见波段的光子释放其能量。但当其与其他分子相结合,则会形成稳定的复合粒子。大气中的各种气体都是这种魔力子-分子复合体,以此产生了供天马飞行的必要条件。
2. γ魔力场
2.1 影响γ魔力场的相关因素
正如前文所说,γ魔力子一旦与实物粒子稳定结合,则不会发生衰变因而能够稳定存在。在漫长的演化中,整个小马国的空气里都逐渐充满了这种稳定存在的γ魔力子复合粒子(始祖魔力子的产生原因还待进一步研究,但既然水晶帝国能够自发地富集硅元素并生成水晶,可能相似的有其他特殊环境能自发产生γ魔力子)。γ魔力子间存在γ魔力场(γMagic field),用字母M表示,魔力子间会通过γ魔力场进行力度相互作用。
每个γ魔力子带有一个单位的魔荷(Magic charge),我们称之为元魔荷,我们用mq来表示一个物体所带魔荷量(Magic charging),其单位为黛西(Dash),简写为D。
带有魔力子γ的两物体间的作用力符合
F=Kmq1mq2lnR/R
其中K为γ魔力常量,mq1与mq2分别为两物体所带的魔荷,R为两物体间距。由此我们发现两物体间的魔力作用力与距离成y=lnX/X的关系。其中,负力表示斥力,正力表示吸引力。这就解释了为什么γ魔力子无法与固体或液体稳定结合-这两种状态下物质拥有极小的分子间距,使得γ魔力子间产生极强的斥力,因而无法与固体或液体稳定结合。相应的,两个带有魔荷的物体间会产生γ魔力场,该场场强可用M=KMqlnR/R,同γ魔力场会对其内的γ魔力子产生力的作用,力的作用可用用F=Mmq表示,同样的,正力表示斥力,负力表示吸引力。
F-R图如下所示

所以,在无外力干扰情况下,空气粒子因相互作用而呈近似等距分布,并且因其较大的分子间距,魔力不会影响其正常的物理性质(如热运动等。)
2.2 天马的飞行原理及场与魔力子的相互作用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天马飞行的原理。带有γ魔力子的翅膀击打空气时会暂时压缩翼面下方的空气,也包括其中的魔力子。然后,被压缩的空气中魔力子密度大于上方魔力子密度,因而产生由下及上的魔力场。

我们将上方空气中含有的魔荷记作mq1,下方空气(相同体积下)含有的魔荷记作mq2,按照矢量求和,其间魔力场大小可表示为
M=K(mq2-mq1)lnR/R
方向为由下到上
由此我们会发现,天马的翅膀会在魔力场力产生可观的作用力,即
F=K(mq2-mq1)mq3lnR/R
其中mq3为天马翅膀中含有的魔荷量。
这个作用力便可带动天马进行飞行。
3.展望与相关后续研究
以上便是γ魔力子及其魔力场的性质及天马的飞行原理,在拥有了相关理论后,我们将会利用吠城中央实验室(黛西空气动力实验室)与吠城研究员量子物理实验室进行对该理论的验证,并进行相关技术的研发工作。届时,我们有可能以此开发出更为先进的飞行器,制作出能耗更低的运输设备,该方案已移交(非战时)科技部进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