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初试攻略丨22考研什么时候开始复习?战线不宜拉太长是真的嘛?

2021-01-14 22:18 作者:苏世考研  | 我要投稿


苏世学社,有深度的学习分享社区


【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严禁转载和抄袭,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 写在前面的话 /

初试攻略,考研初试方法论都在这里。


公主号:苏世学社考研  苏世计算机考研

2020开局就是“大逆风”,但从目前的形式来看,2021的开局可能也会出现“小逆风”。由于疫情的关系,许多高校早些时候已经开始放寒假了。今年的寒假预计超越暑假要成为近些年最长的寒假!作为一个刚刚经历完或正在经历考试周,准备在寒假大玩特玩的22考研人,在这个寒假中应该如何准备呢?



1

寒假开始准备考研太早了?


最近小苏在给22级考研同学答疑的时候,有许多同学问到:“寒假复习?太早了吧!看到网上不少的经验贴说到前期考研不宜复习太早。考研战线拉的太长会导致后期复习疲倦。”小苏想起自己当年也是信了这样的“鬼话”,导致到了暑假,数学的复习进度还不是很好,直接影响了暑假期间专业课的复习。


虽然身边也能看到部分从3月份开始备考也成功上岸的同学,但小苏建议大伙有条件的话,尽量从寒假开始复习,给自己留下比较充足的复习时间,毕竟考研是一门选拔性的考试。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决定你是否能成功上岸的不是客观上你对知识点的掌握有多好,而是你是否比你的竞争对手掌握的更好。今天小苏想和大伙相对客观地探讨一下这个问题,考研到底要不要从寒假开始复习?


小苏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和以下几个因素相关:人、目标院校、目标专业。


 


这个人指的就是正在犹豫要不要考研,或者刚刚开始准备考研的你。


情况A:你是一个智力超群,并且有着极强的自制力和执行力以及对未来规划的人。在曾经经历过的比较严苛的选拔性考试中,你也有过在复习时间比常规复习时间短的情况下成绩碾压众人,成功反杀的经历。


情况B:你是一个有潜力,也有对自己未来大致的规划,但是缺乏详细规划以及超强执行力的人。临近考试时,总是会因为准备不够充分给你带来巨大的焦虑,曾经成功的考试有不少运气的成分。


情况C:你是二战生或准备二战,有备考经历,但是之前复习情况不太好,目前距离目标学校的要求有比较大的差距。


如果你的情况和A比较相近,那恭喜你,你是天选之子。即使在时间不是非常充裕的情况下,你也可以凭借自己过人的天资弥补时间上比别人的缺失。只要在寒假过后回来认真复习,也能够保证较大的上岸概率。


如果你的情况和B比较接近,那请你从寒假开始,好好着手考研复习的准备叭~毕竟考研的淘汰率接近70%!100个人中,总可以找到30个甚至更多,天赋和你差不多,但是从寒假就开始复习的人。很简单的道理,学习能力差不多,但是别人复习时间比你充分,自然他考上的几率就更大啦。


如果你的情况和C比较接近,小苏也建议你从寒假开始复习,而且如果你是大四,开学后还是有毕业论文和毕业事情需要处理,开学以后学习时间并不多。在现在人均二战的时候,二战并不少见,但是请在二战备考尽量做足准备,毕竟你的对手也有一半是二战生,希望你不要三战了。


 

目标院校


目标院校指的是你考虑要考的院校。


情况A:你打算考本校,本专业的研究生。并且你的学校非985,211中的热门院校。从过往的情况来看,考本校的师兄师姐成功率很高,初试分数线不高,学校方面对本校生源有一定的照顾。


情况B:你打算考外校,并且是比自己本科院校要高一个或多个档次的学校。学校本身就比较热门,竞争比较大。


小苏建议自身情况更像B的同学更要早一点开始准备复习,因为热门高校的竞争是非常非常激烈的,而且优秀的学校通常也会更多的保研名额,统招人数相对较少。所以初试要考得越高分越好,初试刚刚压线进复试的同学,不好好准备很大概率还是会被刷掉的。


 

目标专业


情况A:你要考的学校不属于热门院校,目标专业是本专业,且不需要考数学,并且根据可靠的消息,业务课一的难度不高,考试给分相近,没有区分度。


情况B:你考的专业是热门专业,并且需要考数学。(如果还是跨专业就更需要充足的复习时间了。)或者虽然不用考数学,但是业务课一的难度有区分度。


如果在这三个因素上,你都是属于情况A,那么可以考虑在寒假之后再投入复习。但如果这三个因素中,你有一个属于B,或者和B类似,那么小苏则建议你越早准备越好,至少从寒假开始投入考研备考当中。要知道2019考研人数是290万,2020考研人数是341万,2021考研人数是377万,现在考研的难度已经不能和早几年相提并论了。“考研不宜太早复习”、“考研前期不宜太投入”、“留好力量后期发力”这种论调已经逐渐被时代淘汰,现在成功上岸的考研人哪一个不是铆足力气,使劲干的。


所以,小苏建议同学们尽快调整心态,意识到考研不是很简单的事情,认真对待,利用好寒假这一片完整的学习时间,尽早进入备考状态。还没进入备考状态的同学们也别怕,从现在跟着小苏,一起来了解一下考研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过程叭~


2

考研准备过程

先了解考研常识


每个领域都有自身独自的名词,考研也不例外。小苏有一个习惯,当小苏想要了解一个领域的时候,就会从与之相关的专有名词入手。考研中经常涉及到的专有名词有:学硕与专硕、英语一和英语二、数学一二三、公共课、专业课、统考、国家线、院校线、复试线、34所、A区和B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报录比等等


当你了解清楚这些名词是什么意思的时候,脑子里对于考研就会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这个时候在和同学,师兄师姐交流以及查看考研经验贴的时候,获取有价值信息的效率就变高了。多关注小苏的文章,就很快了解啦。


 

掌握考研信息获取的渠道


考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场信息战,非常考验考生的信息收集能力。这些信息包括考研政策的变化、专业历年分数线和报录比等情况。这些信息一般可以从目标院校研究生院官网、研招网、考研QQ交流群、考研相关公众号、考研帮等app等渠道获得。


小苏之后会专门推出一篇文章,教大家如何收集资料!


小苏建议大家互相抱团分享考研相关的最新资讯,以免错过重要信息。也可以关注小苏,往后小苏会持续给大家带来最新的考研资讯~


 

选定目标院校及专业


择校以及专业是考研前期最耗时耗力的一件事情了。


先考虑自己是否已经有理想的院校,是否考自己本专业。院校上,城市方面是北京上海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中西部;院校方面是高校还是研究所、是top2、top3还是中等985、211、双非。


专业相对来说是比较好确定的,想想自己在未来是否想从事这个专业相关的职业。先确定大方向,理科、工科、文科;统考专业还是自命题专业;热门专业还是冷门专业。


最后结合教育部的院校学科评估、各机构的大学排名等结果选择符合自己能力学校和专业。


 

资料准备和着手复习


在确定好目标院校及专业后,就可以根据学校要求进行相关资料的准备了。小苏想分为两个方面来谈。一是公共课,公共课有政治、英语、部分同学还有数学。另外一部分就是专业课了。在寒假期间,小苏知道大家多多少少还要和朋友聚餐,过年也要拜访各种亲戚。所以小苏建议大家在寒假期间将复习的焦点集中在英语和数学上。


英语


小苏建议在寒假期间可以把重点放在单词的背诵,以及长难句的分析方法上。


因此小苏推荐的英语方面的学习资料:


1. 墨墨背单词APP、知米背单词app或单词书

2. 长难句分析专项书籍

3. 英语考研名师的长难句专网课(如唐迟)

4. 英语历年真题


数学


数学方面在寒假期间的学习主要是打好基础,把本科忘掉的数学捡起来,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可以从课本开始,基础相对较好的可以从全书开始。


推荐的数学资料:


1. 同济版数学教材

2. 张宇高数18讲或数学全书及配套视频



小苏希望大家能够珍惜寒假这一整片的复习时间,先把数学和英语的基础打好,不考数学的同学可以开始阅读专业课书籍。等到开学后,上课,学生活动等种种事情会侵占你的学习时间,使你信心受挫。但如果你在寒假就已经快人一步进入复习状态,你在接下来的复习中就能够更好地应对风险~


最后祝大家寒假快乐!期末顺利!别忘了寒假也要好好学习~



初试攻略丨22考研什么时候开始复习?战线不宜拉太长是真的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