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在家就能做!适合0-3岁宝宝的感统游戏 ,千万别错过

2022-01-06 11:36 作者:天使育儿愈康  | 我要投稿

◆ 宝宝下楼梯容易摔跤;

◆ 语言发展迟缓;

◆ 胆小、爱发脾气;

◆ 做事情时窗外一只小鸟就能破坏专注力;

◆ ……

有没有想过宝宝的种种不当行为和奇怪表现,并不仅仅是性格不好,也有可能是“感觉统合”出了问题。

感觉除了我们平时知道的视、听、嗅、味、触,还包括前庭觉和本体觉,这些感觉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们以信号的形式被传输回大脑,大脑经过统合处理,发出适当的行动指令;如果这些人合作得不顺畅,就会出现感统失调。

感统失调的孩子可能会有这样的表现:

任性,自控能力差,情绪不稳定;

常把数或字写颠倒;

吃手、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

有冒险行为、自伤自残,不懂总结经验教训;

……

为此,很多家长都知道给孩子进行感统训练,但对于感统,往往存在一些错误认知。

关于感统的误区

1.感统活动只针对于感统失调的孩子

感统活动分为3个层次

▶第一层:感统治疗,主要针对中重度感统失调的孩子;

▶第二层:感统训练,主要针对轻度失调的孩子,一般是每周一次的训练强度;

▶第三层:感统游戏,针对所有孩子,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有一定强度的感统刺激的活动,来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

2.孩子很聪明,不可能存在感统问题

智力和感知觉统合是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有些孩子虽然重度感统失调,但在某一方面,又做得非常突出,所以智力跟感统是两件事儿。

感统失调的问题随着孩子长大就会改变

错过感统发展关键期的孩子,只能通过游戏缓解症状,而不能替代专业治疗。

0-3岁是初级感统统合阶段,是感统能力发展的关键期,通过感统游戏就可以正向加强孩子的感统能力,而如果3岁之后出现了感统问题,这时候就需要进行专门的感统训练和治疗,但效果比起3岁前的游戏也是事倍功半,需要长时间、高强度的重复训练,枯燥且难坚持。

3.使用感统专业训练器材才有训练效果

活就是感统,我们的感知觉统合是在每天实实在在的生活当中发展起来的,有很多简单易操作的动作都是在家也能完成的。

方法和游戏

下面就介绍一些在家里就可以实现地促进孩子感统发展的方法和游戏。

1、给孩子提供尽量大的活动空间。

同时把活动空间里不安全的物品移开,让孩子每天都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自由地翻身、爬行、走动等大运动的练习。

2、每天有固定的时间和孩子做高质量的亲子互动。

“陪着”和“陪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高质量陪伴的意思是:和孩子在一起时彼此都能感知到对方的联结。

因此,在高质量陪伴孩子时,投入专注和热情,和宝宝共同注意一件事然后积极回应孩子。这个高质量的陪伴时间不需要太长,可以是15分钟,20分钟。

3、和孩子玩起来给孩子丰富的游戏体验。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连接着丰富的神经系统,因此和皮肤相关的触觉游戏好处非常多。

抚触、洗澡、玩水游戏,玩沙子,用梳子梳理头皮都是很好的触觉游戏。

同时天气允许时,可以尽量让孩子光着脚丫在家里爬行、走路,足底与地板直接接触时不仅刺激足部皮肤,还有利于孩子感知肢体与学习控制肢体的平衡。

荡秋千、滑梯、爬楼梯是很好的综合感统的运动,此外家长还可以把孩子趴在瑜伽球上,轻轻地前后摇动瑜伽球;

或者把宝宝放在小毛毯上,等宝宝趴好/躺好/或者是坐好时,慢慢地前后移动毯子,让孩子感受位置移动的变化;

同时上下斜坡的攀爬运动,例如公园,或者是小区绿化区的一些斜坡,可以让孩子尝试走上下斜坡的感受,看看孩子是怎么控制身体平衡的。

此外,任何一种感知和能力都不是单独工作的,因此每一种游戏和互动都不会只促进某一个能力的发展,而是大脑综合输入的信息经过处理加工后的输出反应。

大脑是一个通力合作的系统,所以,提高陪伴质量、增加游戏互动以及游戏种类,高质量的感统训练,在家里就可以实现。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在家就能做!适合0-3岁宝宝的感统游戏 ,千万别错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