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画中有话》栏目图文版来咯!


猴哥经常给小伙伴们讲一些知识点的时候为什么都会拿唐代的建筑设计来讲呢?
首先我们是华夏子孙,其次猴哥认为唐朝从某种意义来说是代表我们中国文化的时代,因为唐朝的建筑是中国的整个文化时期中最高潮最鼎盛的时期,我们经常有个说法:秦汉属于初创时期,隋唐属于鼎盛时期,明清是停滞时期。中国文化的初始阶段,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统一了文字,统一了文化,带来了丰厚的文化积淀。让所有人都知道了中华的文化,文化的改变。宋朝处于延续时期,明清处于停滞时期 ,基本上意味着我们的文化处于停滞没有前进的状态。
今天呢,猴哥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大中华的唐朝文化,他能给大家带来哪些新的了解呢?
大家在平时创作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的题材。当我们在游戏或者电影中看到这样的建筑以为式日式建筑,其实是仿唐建筑。(如下图):

那大唐建筑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唐朝是中国古代封建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潮时期,隋唐年间是中国的鼎盛时期,当时的唐朝是世界的金融载体,绝大数的文化、政治、礼仪、贸易全部都在中国的大片土地上延续的,所以从隋朝开辟了丝绸之路,大唐的文化得以盛世。
去年有一部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有很多好看很出彩的设计,今天来听我们分享的朋友们,相信都是要从事这个行业,或者说是可能从事这个行业的,画场景的话,比如说猴哥画的画,都会给这张画设置一个时代背景,设置某个文化和感觉,最后组合在画的这个场景中,做出一些相关,有趣,混搭的设计理念,有个人风格的设计。但是不论怎么做设计,都是会结合一些建筑文化在里面。


话不多说,来看下查询资料后我们已知的唐代建筑有这几个:





其实还有很多的建筑,我们现在搜到的这些寺庙,会发现这些寺庙都失去了原始的味道了,因为很多都是重建加破环,所以基本上没有当年的样子了。
那唐代的建筑有哪些特点呢?
一、屋顶,常见的几种屋顶
攒尖顶(日本叫宝形造)有方攒尖、圆攒尖、六角 八角 的形式,言而总之,就是顶部收成一个尖儿,(如图)唐朝常见的是四角攒尖顶。

歇山顶日本名字叫:入母屋造

庑殿顶,高级别的形状,和日式的区分为:日式的比较高,唐朝的是比较扁

悬山顶:民宅建筑,像书扣在,日本叫切妻造

二、山花结构
唐式抱厦(又名**屋)为正檐另出,日式“唐破风”为正檐当体卷檐式;
(中式屋顶山花处的“博风板”在日本则变成了对整个山花处的称呼,叫“破风”。把中国的悬山式屋顶和卷棚式屋顶山墙端部加上日本式的装饰,分别称之为“千鸟破风”和“唐破风” )


日式建筑中有个典型建筑,天守阁,里面有一个这样的建筑结构就是千鸟破风

举折结构
唐式举折

日式的举折

由于日本雨水量比较大,建筑需要坡度大所以弃用了举折结构,转换了小屋组结构。
悬鱼
中式装饰多用悬鱼:单项结构

日式叫惹草:三项结构兼包镶金属博风板

三、颜色
唐代建筑颜色:白色、红色、青绿色

日本大部分是原木色

四、窗户
唐代是一条一条的,菱形条

日本是田字格型的窗户

五、地基不同
唐式下边多为石砌台基(又叫台明)

日式为吊脚式高床木台

卷杀
唐式柱子无卷杀或稍作卷杀,日式柱加大卷杀力度甚至上下卷杀;
卷杀是中国古人在做建筑时,将构件或部位的端部做成缓和的曲线或折线形式,使得构件或部位的外观显得丰满柔和,此为卷杀,使柱子外形称为梭柱。

日式卷杀比较阔开的(如下图)

六、椽子:用来支撑屋顶的
中式:飞椽和檐椽,是压在屋顶下的

日式:是飞椽和化妆椽
椽的变革主要是由于日本后期气候变化,降雨量大增,唐代建筑中的举高已经不能胜任屋顶排水工作了,所以日本发明了野小屋来调整屋檐曲线,就是在中国式出檐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层椽子

七、勾栏(也叫寻仗)
中式的是平的

日式的角头很翘

八、鸱尾
唐风脊饰多为尖头鸱尾,像鹰嘴;日式多用造型是圆滑靴形鸱尾金具(贴金或铜制鸱尾);


屋顶上的这个叫做鸱尾是唐朝代表形象之一,屋顶有这个基本可以断定是唐朝建筑例:唐招提寺

想要做一个好的场景就要打造一个有文化的底蕴元素,结合已知的一些造型、文化、样式,穿插或者组合搭配,会得到一些不一样的想法,做出符合时代或者脱离时代的设计,这就是猴哥最初学习这些东西的根本。所以我们在做建筑设计的时候,需要了解相应的文化根基在,这样才能做出相对比较有意思的设计。
希望看了这篇文章可以让大家好好了解一下仿唐建筑和日式建筑的区别
欢迎关注艺数绘,不定时分享各种原画小知识哦!
备注:文章多图,来自百度。